分享

虎弢

 千夫子 2023-10-21 发布于辽宁

卜伐第五十一

武王问散宜生,曰:“卜伐受,吉乎?”

散宜生曰:“不吉。钻龟,龟不兆。”下占于地,数蓍,交加而折。将行之日,雨轖至轸。行至之日,帜折为三。

散宜生曰:“此凶,四不祥,不可举事。”

太公望进,曰:“退,非子之所知也。圣人生天地之间,承衰乱而起。龟者枯骨,蓍者朽草,不足以辨吉凶。将行之日,雨轖至轸,是洗濯甲兵也。行至之日,帜折为三,是军分为三。如此,斩纣首之象,吉也。”

欲伐大国,行且有期,武王寝疾,十日不行。太公望负之而起,曰:“行已有期,君不发,天子闻之,国亡身死,胡不勉之?”

王允焉,如无病者。乃驾骛冥之车,周且为御,至于孟津。大黄参连弩,大才扶咠车,飞凫雷影,方头铁槌,大柯斧,行马,渡沟飞桥,天船,鹰瓜方凶铁杷。天阵、地阵、人阵,积楹临冲,云梯飞楼,武冲大橹,云火万炬,吹鸣箛。

武王伐殷,乘舟济河,兵车出坏,船于河中。太公望曰:“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所过津梁,皆悉烧之。”

武王伐殷,先出于河。吕尚为后,将以四十七艘船济于河。

军用第五十二

武王问太公望,曰:“王者举兵。三军器用,攻守之具,科品众寡,岂有法乎?”

太公望曰:“大哉!王之问也。夫攻守之具,各有科品,此兵之大威也。”

武王曰:“愿闻之?”

太公望曰:“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

武冲,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一车二十四人推之,以八尺车轮。车上立旗鼓,兵法谓之震骇。陷坚阵,败强敌。

武翼,大橹矛戟扶胥七十二具,材士强弩矛戟为翼。以五尺车轮,绞车连弩自副。陷坚阵,败强敌。

提翼,小橹扶胥一百四十六具。绞车连弩自副,以鹿车轮。陷坚阵,败强敌。

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白羽,以铁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铜为首。昼则以绛缟,长六尺,广六寸,为光耀;夜则以白缟,长六尺,广六寸,为流星。陷坚阵,败步骑。

大扶胥冲车三十六乘,螳蜋武士共载,可以击纵横,可以败强敌。

辎车骑寇,一名电车,兵法谓之电击。陷坚阵,败步骑。

寇夜来前,矛戟扶胥轻车一百六十乘,螳蜋武士三人共载,兵法谓之霆击。陷坚阵,败步骑。

方首铁棓维朌,重十二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棓;大柯斧,刃长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钺;方首铁槌,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槌。败步骑群寇。

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千二百枚。以投其众,三军拒守。

木螳蜋剑刃扶胥,广二丈,百二十具,一名行马。平易地,以步兵败车骑。

木蒺藜,去地二尺五寸,百二十具。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轴旋短冲矛戟扶胥,百二十具,黄帝所以败蚩尤氏。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败走骑。

突瞑来前促战,白刃接,张地罗,铺两镞蒺藜参连织女,芒间相去二尺,万二千具。旷野草中方胸铤矛,千二百具;张铤矛法,高一尺五寸。败走骑,要穷寇遮走北。

狭路微径,地陷铁械锁参连,百二十具。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垒门拒守,矛戟小橹,十二具,绞车连弩自副。

三军拒守,天罗虎落锁连一部,广一丈五尺,高八尺,百二十具;虎落剑刃扶胥,广一丈五尺,高八尺,五百一十具。

渡沟堑,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着转关辘轳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

渡大水,飞江,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天浮铁螳蜋,矩内圆外,径四尺以上,环络自副,三十二具。以天浮张飞江,济大海,谓之天潢,一名天舡。

山林野居,结虎落柴营环利铁锁,长二丈以上,千二百枚;环利大通索,大四寸,长四丈以上,六百枚;环利中通索,大二寸,长四丈以上,二百枚;环利小微缧,长二丈以上,万二千枚。

天雨,盖重车上板结枲鉏铻,广四尺,长四丈以上,车一具,以铁杙张之。

伐木天斧,重八斤,柄长三尺以上,三百枚。

棨镢刃,广六寸,柄长五尺以上,三百枚。

铜筑固为垂,长五尺以上,三百枚。

鹰爪方胸铁耙,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

方胸铁叉,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

方胸两枝铁叉,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

芟草木大镰,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

大橹刃,重八斤,柄长六尺,三百枚。

委环铁杙,长三尺以上,三百枚。

椓杙大锤,重五斤,柄长二尺以上,百二十具。

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橹二千,矛楯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为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之大数也。”

武王曰:“允哉!”

三陈第五十三

武王问太公望,曰:“凡用兵为天陈、地陈、人陈,奈何?”

太公望曰:“日月、星辰斗杓,一左一右,一迎一背,此谓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陈。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陈。

春以长矛在前,夏以大戟在前,秋以弓弩在前,冬以刀楯在前,此四时应天之法也。”

武王曰:“善哉!”

疾战第五十四

武王问太公望,曰:“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吾欲徐以为陈,以败为胜,奈何?”

太公望曰:“不可。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冲陈。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

武王曰:“若已出围地,欲困以为胜,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左军疾左,右军疾右,无与敌人争道;中军迭前迭后,往敌之空。吾军疾击,鼓呼而当;敌人虽众,其将可走。”

武王曰:“敌疏其陈,又远其后,挑我流矢,以弱我弓弩、劳我士卒,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发我锐士,先击其前,车骑猎其左右。引而分队,以随其后,三军疾战。

凡以少击众,避之于易,要之于险;避之于昼,取之于夜。故曰,以一击十,莫善于呃;以十击百,莫善于险;以千击万,莫善于阻。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呃也。”

必出第五十五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食;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必出之道,器械为宝,勇力为首,审知敌人空虚之地、无人之处,可以必出。

将士人持玄旗,操器械设,衔枚夜出。勇力飞足,冒将之士居前,平垒为军开道;材士强弩,为伏兵居后;弱卒车骑居中。陈必徐行,慎无惊骇。

以武冲扶胥,前后拒守;武翼大橹,以蔽左右。敌人若惊,勇力、冒将之士,疾击而前;弱卒车骑,以属其后;材士强弩,隐伏而处。

审候敌人追我,伏兵疾击其后,多其火鼓,若从地出,若从天下。三军勇斗,莫我能御。”

武王曰:“前有大水,广堑深坑,我欲踰渡,无舟楫之备;敌人屯垒,限我军前,塞我归道,坼候常戒,险塞尽守,车骑要我前,勇士击我后。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大水,广堑,深坑,敌人所不守。或能守之,其卒必寡。若此者,以飞江转关与天潢,以济吾军。勇力、材士从我所指,冲敌绝陈,皆致其死。

先燔吾辎重,烧吾粮食,明告吏士,勇斗则生,不勇则死。

已出令,我踵军,设云火远候。必依草木、丘墓、险阻,敌人车骑必不敢远追长驱。因以火为记,先出者至火而止,为四武冲陈。

如此,则吾三军皆精锐勇斗,莫我能止。”

武王曰:“善哉。”

军略第五十六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溪大谷、险阻之水,吾三军未得毕济,而天暴雨,流水大至,后不得属于前。无有舟梁之备,又无水草之资,吾欲毕济,使三军不稽留,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精信,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为王者之兵也。

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若攻城围邑,则有轒辒临冲;视城中,则有云梯飞楼。

三军行止,则有武冲大橹,前后拒守;绝道遮街,则有材士强弩,卫其两傍。设营垒,则有无罗武落。

行马蒺藜,昼则登云梯远望,立五色旌旗;夜则设火云万炬,击雷鼓,振鼙铎,吹鸣笳。

越沟堑,则有飞桥转关,辘轳鉏铻;济大水,则有天潢飞江。逆波上流,则有浮海绝江。

三军用备,主将何忧!大人之兵,如虎如狼,如雨如风。如雷如庭,振振冥冥,天下(745)尽惊,然后乃成。”

临境第五十七

武王问太公望,曰:“吾与敌人临境相拒,彼可以来,我可以往,阵皆坚固,莫敢先举。我欲往而袭之,彼亦可以来,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分兵三处。令我前军深沟增垒而无出,列旌旗,击鼙鼓,完为守备;令我后军多积粮食,无使敌人知我意;发我锐士潜袭其中,击其不意,攻其无备。敌人不知我情,则止不来矣。”

武王曰:“敌人知我之情、通我之机,动则得我。使其锐士伏于深草,要我隘路,击我便处。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令我前军日出挑战,以劳其意;令我老弱曳柴,扬尘鼓呼,而往来。或出其左,或出其右,去敌无过百步,其将必劳,其卒必骇。

如此,则敌人不敢来。吾往者不止,或袭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敌人必败。”

动静第五十八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之军相当,两阵相望,众寡强弱相等,未敢先举。吾欲令敌人将帅恐惧、士卒心伤,行阵不固。后阵欲走,前阵数顾,鼓噪而乘之,敌人遂走。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如此者,发我兵去寇十里,而伏其两旁;车骑百里,而越其前后。多其旌旗,益其金鼓,战合鼓噪而俱起。敌将必恐,其军惊骇,众寡不相救,贵贱不相待,敌人必败。”

武王曰:“敌人地势,不可以伏其两旁,车骑又无以越其前后。敌知我虑,先施其备。吾士卒心伤,将帅恐惧,战则不胜。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诚哉!王之问也。如此者,先战五日,发我远候,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而待之,必于死地。

与敌相避,远我旌旗,疏我行阵,必奔其前。与敌相当,战合而走,击金而止。三里而还,伏兵乃起,或陷其两旁,或击其前后。三军疾战,敌人必走。”

武王曰:“善哉!”

金鼓第五十九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当,而天大寒甚暑,日夜霖雨,旬日不止。沟垒悉坏,隘塞不守,斥堠懈怠,士卒不戒。敌人夜来,三军无备,上下惑乱。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令我垒上,谁何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令;勿令乏音,而皆外向。

三千人为一屯,诫而约之,各慎其处。敌人若来,视我军之警戒,至而必还,力尽气怠。发我锐士,随而击之。”

武王曰:“敌人知我随之,而伏其锐士。佯北不止,遇伏而还,或击我前,或击我后,或薄我垒。吾三军大恐,扰乱失次,离其处所。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分为三队,随而追之,勿越其伏。三队俱至,或击其前后,或陷其两旁,明号审令,疾击而前,敌人必败。”

武王曰:“敌人先至,已据便地形,势又强,则如之何?”

太公望曰,“当示怯弱,设伏佯走,自投死地。敌见之,必疾速而赴,扰乱失次,必离故所,入我伏兵。齐起急击前后,冲其两旁。”

绝道第六十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守。敌人绝我粮道,又越我前后。吾欲战则不可胜,欲守则不可久。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凡深入敌人之境,必察地之形势,务求利便。依山林险阻、水泉林木,而为之固。谨守关梁,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如是,则我军坚固,敌人不能绝我粮道,又不能越我前后。”

武王曰:“吾三军过大林、广泽、平易之地,吾候望误失卒,与敌人相薄,以战则不胜,以守则不固。敌人翼我两旁,越我前后,三军大恐。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凡帅师之法,常先发远候,去敌二十里。审知敌人所在、地势不利,则以武冲为垒。而前又置两踵军于后,远者百里,近者五十里。即有警急,前后相知,吾三军常完坚,必无毁伤。”

武王曰:“善哉!”

略地第六十一

武王问太公望,曰:“战胜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别军守险阻,与我相拒。我欲攻城围邑,恐其别军卒至而薄我。中外相合,击我表里,三军大乱,上下恐骇。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凡攻城围邑,车骑必远,屯卫警戒,阻其外内。中人绝粮,外不得输,城人恐怖,其将必降。”

武王曰:“中人绝粮,外不得输,阴为约誓,相与密谋。夜出穷寇死战,其车骑锐士,或冲我内,或击我外。士卒迷惑,三军败乱。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如此者,当分军为三军,谨视地形而处。

审知敌人别军所在,及其大城别堡,为之置遗缺之道,以利其心,谨备勿失。

敌人恐惧,不入山林,即归大邑。

走其別军,车骑远要其前,勿令遗脱。

中人以为先出者,得其径道,其练卒材士必出,其老弱独在。

车骑深入长驱,敌人之军必莫敢至。

慎勿与战,绝其粮道,围而守之,必久其日。

无燔人积聚,无坏人宫室,冢树社丛勿伐。降者勿杀,得而勿戮。示之以仁义,施之以厚德。令其士民,曰辜在一人。如此,则天下和服。”

武王曰:“善哉!”

火战第六十二

武王问太公望,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草蓊秽,周吾军前后左右。三军行数百里,人马疲倦休止。敌人因天燥疾风之利,燔吾上风,车骑锐士坚伏吾后。吾三军恐怖,散乱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若此者,则以云梯飞楼,远望左右,谨察前后。见火起,即燔吾前而广延之,又燔吾后。敌人苟至,即引军而却,按黑地而坚处。

敌人之来,犹在吾后,见火起必远走。吾按黑地而处,强弩材士,卫吾左右,又燔吾前后。若此,则敌人不能害我。”

武王曰:“敌人燔吾左右,又燔吾前后。烟覆吾军,其大兵按黑地而起。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若此者,为四武冲阵,强弩翼吾左右,其法无胜亦无负。”

垒虚第六十三

武王问太公望,曰:“何以知敌垒之虚实、自来自去?”

太公望曰:“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观敌之变动。望其垒,即知其虚实;望其士卒,即知其来去。”

武王曰:“何以知之?”

太公望曰:“听其鼓无音、铎无声,望其垒上多飞鸟而不惊,上无氛气,必知敌诈而为偶人也。

敌人卒去不远,未定而复反者,彼用其士卒太疾也。太疾则前后不相次,不相次则行阵必乱。如此者,急出兵击之,以少击众,则必败矣。”

武王曰:“何以击之?”

太公望曰:“从孤击虚,高人无徐,一女子当百夫。

风鸣气者贼存在十里,鸣条百里,摇枝四百里。

雨霑衣裳者谓润兵,不霑者谓泣兵。金气自鸣及焦气,军疲也。”

民安第六十四

武王(713)平殷还,召太公望,曰:“于乎(758)!今殷民不安其处,奈何使天下安乎?”

太公望曰:“无,如天如地。食也,衣也,住也,名曰三机。

民之所于利也,譬之如冬日之(714)阳 、夏日之阴。冬日之从阳,夏日之从阴,不召自来。

冬之必夏也,思之如大暑之于(718)冬也;夏之必冬也,如大冬(719)之于暑也。

冬夏风行,天下迎之,迎之而会,会(720)之而安。故生民之道,先定其所利,而民自至。

民有三机,不可数动,动之有凶。明赏则不足,不足则民怨生;明罚则民(715)慑畏,民慑畏则变。故出明察则民扰,民扰则不安其处,易以成变。故明王之民,不知所好,不知所恶;不知所从,不知所去。使民各得其生,天下静矣。

乐才(716)!圣人与天下之人,皆安乐也。”

武王曰:“为之奈何?”

太公望曰:“圣人守无穷之府,用无穷之财,而天下仰之。天下仰之,而天下治矣。

神农之禁,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谨修地利,以成万物。无夺民之所利,而农顺其时矣。

称贤使能而官有才,则贤者归之。故赏于民生,而罚于毋罪。是以,刑(717)德施而天下化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