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腥风血雨的两次接班人之争

 昵称21405352 2023-10-21 发布于湖南

图片

01

一个王朝要长治久安,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首先是太祖高皇帝一统四海建立基业,其次是选择接班人保证第二代平稳过渡,形成历史惯性。

这道题,秦始皇没做好,刘邦也没有做好。

做了汉王以后,刘邦便立了刘盈为太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越来越觉得,太子刘盈懦弱无刚,和自己一点都不像。反而是三子刘如意英武果敢,是个接班人的好苗子。

太子刘盈得到了汉朝的开国老臣们的普遍支持,他们不同意换太子,但刘邦还是做了一些安排,给将来的废立做些准备。

公元前200年左右,刘邦将代、赵两个封国给了三子刘如意。不过,那时刘如意刚满十岁,还是常年留在刘邦身边。刘邦任命了周昌、陈豨两个人,一个帮刘如意去监国,一个监军。

刘邦的意思很明显,留在长安的刘如意不离开权力中心,周昌做刘如意的臣属,帮他处理行政事务;陈豨监管军务,能为刘如意掌握一支精锐兵马。

陈豨在楚汉战争中曾立下战功,成为刘邦的亲信将领,算是汉朝开国功臣中的后起之秀,和老功臣们没有任何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邦选刘如意做接班人,未尝不是察觉到老功臣们尾大不掉,想用刘如意和韩信、陈豨等后起之秀组成新的利益集团,和老功臣们互相制衡。

如果刘邦的布局能够成功,就足以制衡那些开国老臣们。

然而,公元前197年的陈豨叛乱,导致刘邦的计划彻底崩盘。

陈豨镇守赵、代之后,便效仿信陵君招纳门客;门客们借陈豨的权势做出很多不法的事。刘邦命人追查,陈豨害怕身死族灭,直接起兵造反。

陈豨造反,起码造成三个严重的后果。

首先,陈豨管理的赵代精锐兵马是刘邦给刘如意准备的,现在成了叛军,那就是必须剿灭的对象,不可能再做刘如意的臂膀。

其次,汉初的异姓诸侯王纷纷落马。

陈豨造反前和韩信联系过,吕后和萧何联手,处死了韩信;刘邦平叛时曾向梁王彭越征兵,彭越不积极,刘邦大怒,将其废为庶人;淮南王英布看到韩信、彭越都死了,为了自保也起兵造反;而燕王卢绾在去平叛路上,和匈奴勾结在一起,最终死在匈奴。

也就是说,陈豨的造反行动,把四个异姓诸侯王都卷进去。

这一切就导致,太子刘盈的地位彻底巩固。

因为刘邦出发征讨叛军前,让张良留在长安辅佐刘盈。张良建议刘邦,授予太子“监关中兵”的权力,刘邦同意了。等刘邦出发以后,张良直接征发陇西、巴蜀、北地的三万精锐,做为刘盈的护卫。

这意味着,太子刘盈有了直属武装力量,地位很难动摇。

这三个严重的后果,对汉朝影响是巨大的。

刘如意没有了基本盘,便失去接班的可能,后起功臣没有拥护的对象,也不可能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只能依附于老的功臣。而老功臣们一家独大,便只会支持渊源极深的太子刘盈。

刘盈是吕后的儿子,刘盈又很弱。也就是说,刘邦留下的汉朝江山,只能寄托在吕后、刘盈这对孤儿寡母身上。

在一个王朝的初期,这是很危险的。

公元前195年,刘邦放弃改立刘如意的念头,对于刘如意和戚夫人(刘如意之母、刘邦宠妃)的前途,刘邦很无奈:

我死之后,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02

刘邦驾崩后,年仅16岁的刘盈继位。

由于年纪小,刘盈根本没有治国能力,汉朝的大小事务都由监护人吕后决定。

吕后的压力很大,她知道孤儿寡母是在走钢丝,不能出任何差错,唯一的办法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赢得二十年的时间。

等刘盈成年,逐渐培养处理军政事务的能力;等开国功臣们老死,等关东的同姓诸侯王长大,汉朝才能真正完成权力交接,吕后才能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刘邦驾崩之后的七年时间,汉朝几乎波澜不惊,《资治通鉴》只用十页就写完了,其中值得重点记录的只有两件事。

其一,是吕后毒杀刘如意,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这件事是刘邦年间接班人之争的延续,虐杀戚夫人的目的是报吕后的私仇,毒杀刘如意是清除刘盈的潜在竞争对手。没什么可说的,历朝历代都这样,不论谁成功接班都要斩草除根。

其二,是吕后准备毒杀齐王刘肥,被刘盈给拦下了。齐王献了一座城池,才得到吕后的欢心,平安回到齐国。

吕后想杀刘肥的目的,也很明确。刘肥是刘邦早年生的儿子,论亲疏、论实力都在诸侯王里一枝独秀,是个威胁。好在后来看到刘肥献城池的表态,吕后便放下戒心,把齐国纳入统战的范围。

除此之外,刘盈在位期间,再没有大事发生。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自从刘盈看到“人彘”戚夫人之后,便大受刺激,从此沉溺酒色,不到七年就掏空身体,驾崩于未央宫,留下几个幼子。

好了,现在问题出现了。

当初刘邦要传位给刘如意,你们非要争,好,江山留给你们孤儿寡母了。现在刘盈追随刘邦去了,孤儿寡母变成孤孙寡奶,你吕后该怎么办?

而且,刘盈是吕后唯一的儿子,刘盈就是吕后掌权的合法性所在,刘盈不在了,吕后的后代能不能继续做皇帝,吕后能不能继续掌权乃至安度晚年,都是未知数。

想到这些问题,吕后的压力就特别大,在刘盈的葬礼上,吕后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

张良的儿子、第二代留侯张辟疆发现了吕后的心思,便给左丞相陈平提建议:

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

这个建议,其实就是让吕后的人来掌南北军的军权,它还有两层意思。

功臣们让出南北军的军权,意味着向吕后纳上投名状,以后继续拥护吕后和刘盈幼子,请吕后放心。而吕氏族人统领南北军,意味着吕后的权力扩张,自己和孙子的安全得到保证。

所以吕后松了一口气,放声大哭,一肚子的委屈心酸都在哭声里了。

03

刘盈做皇帝的时候,吕后可以在幕后决定军政事务。现在皇位上是更年幼的汉少帝刘恭,他连正常行动能力都没有,那么吕后就必须走到朝堂,临朝称制,成为没有举行登基仪式的代理皇帝。

这就决定了吕后必须梳理朝堂人事,她要对关东诸侯国重新布局。

然而,右丞相王陵不同意,吕后就削了他的权。左丞相陈平举手同意吕后的意见,再次纳上投名状,升迁为右丞相。左丞相职位,吕后交给沛县时的老相好审食其。

就这样,汉朝的行政大权就落到了吕后的亲信之手。

然后,就是在关东地区封诸侯王。

吕后分封诸侯王虽然眼花缭乱,但其实有一条主线脉络,那就是新封到关东的诸侯王,都是和吕后血缘关系最亲近的,而且以山川形胜、水陆要冲的地方为封国。

其实,直到临朝称制很多年后,吕后还是没有撕破脸,也没有血腥屠戮刘姓诸侯王。

吕后要的无非是一种优势,即吕氏外戚和亲信功臣执掌长安朝堂,刘盈亲子和吕后外孙、侄子的封国制衡刘姓远宗大国。

而为了团结这些远宗大国诸侯王,吕后都给他们安排了吕氏女子,希望他们生下兼有刘、吕血统的继承人,成为吕后整体布局的一环。

按照吕后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氏诸侯王、吕氏外戚、开国功臣们能结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刘邦留下的汉朝江山就稳固了,吕后和刘盈的后代也不会遭到清算。

04

在吕后的“刘吕一体”布局中,最需要的依然是时间。并且,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最需要的是吕后作为核心人物,亲自操持“刘吕一体”的大盘

但是很不幸,吕后没能等到亲孙子们长大成年,于公元前180年驾崩。

驾崩前,吕后也为身后事做了安排。她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兼领北军,梁王吕产为相国,兼领南军。这样一来,吕禄和吕产是自家人,不仅掌握了长安禁军,还分掌汉朝的军政大权。

就这,吕后还觉得不放心,叮嘱道:

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为人所制。

吕后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长安的开国功臣们,都是追随刘邦打天下出身的,不知在死人堆里滚过多少次。从沛县起兵开始算起,他们的工龄已经三十年了,对政局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非常敏感。

而表面上掌握军政大权的吕氏外戚,都是靠着吕后提拔崛起的后生晚辈,镇守关东的诸侯王,虽然已经掌握巨大的实力,但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二十来岁。

这些刘、吕晚辈能不能斗过开国功臣们?吕后抱有怀疑的态度。

所以吕后遗言的意思是,按照既定方针办,不要折腾,慢慢来。

站在吕后的角度来看,她的话是正确的。

但吕后万万没想到,她担忧的是“大臣恐为变”,事实上最先发难的,却是她视为亲信并寄予厚望的刘姓宗室。

公元前180年,吕后刚去世不久,朱虚侯刘章便通知哥哥齐王刘襄起兵进长安,自己和弟弟东牟侯刘兴居做内应,“以诛诸吕,立齐王为帝”。

按照《资治通鉴》和《史记》的说法,是刘章和刘兴居发现吕产、吕禄要篡权夺位,这才通知齐王刘襄起兵,保卫汉室江山。

这种说法可能是对的,但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是吕后驾崩了,刘章和刘兴居发现长安出现权力真空,以及开国功臣和吕氏外戚的巨大矛盾,便和哥哥刘襄串联起来,准备夺取皇位。

一旦夺位成功,齐王刘襄便是汉朝的皇帝,“诛杀诸吕”不过是一个借口。

就这样,齐王刘襄不仅自己起兵,还一路号召关东诸侯王共同起兵。

听闻齐王刘襄起兵,吕产和吕禄慌了。亲自统领大军作战,他们是不行的,要抵御齐王刘襄,他们必须借助开国功臣的力量。思来想去,便派颍阴侯灌婴统领汉军东征。

好,这个时候,开国功臣们就要做出选择了。

到底是追随势力单薄的吕氏外戚,和地盘大兵力多的刘姓诸侯王作战,还是和刘姓诸侯王统一战线,诛杀蜗居长安的吕氏外戚?

这道选择题并不难做。

如果追随吕氏外戚,从法统和道义上来说名不正言不顺。而且要爆发旷日持久的大战,打输了是败军之将,要面临刘姓诸侯王的清算,打赢了依然是功臣将相,要对吕氏外戚俯首称臣。

风险极大,收益极小。

可如果和刘姓诸侯王统一战线,开国功臣们就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不仅避免了刘姓诸侯王的清算,还能洗白向吕后纳投名状的政治污点,更能剥夺吕氏外戚的权力,独享长安朝廷。

风险极小,收益极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灌婴刚便和刘襄结盟

而就在灌婴和刘襄结盟的时候,长安城里的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曲周侯郦商、平阳侯曹窋、襄平侯纪通结盟,通过私下串联、哄骗等手段,夺取北军的军权。

周勃在北军要求将士们当众表态,就像开会时要求不同意的举手一样。在这种环境下,谁都会站在政治正确的一边,于是周勃成功统领北军。

朱虚侯刘章见大势不可违,立即和陈平、周勃合作,在开国功臣诛杀诸吕的行动中,投下自己的筹码。结果,刘章在厕所诛杀梁王吕产,随后各路兵马到处捕杀吕氏族人。

等处理完长安的事情,开国功臣们派朱虚侯刘章出关,告诉齐王刘襄:“诛杀诸吕的事,我们都办完了,你罢兵回齐国吧。”

刘襄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被开过功臣们耍了一把,什么都没捞到。

至此,吕后驾崩不到两个月,“刘吕一体”的布局彻底崩盘。

05

既然丰沛功臣们诛杀了吕氏外戚,那么长安的汉少帝刘义,自然也不能留了,否则的话,身怀吕氏血统的汉少帝长大以后,极有可能打着“为高皇后复仇”的旗号,清算这些功臣们,并以此重整皇权。

于是他们决定,换个没有吕氏血统的皇帝。

有人说,齐王刘襄不错,诛诸吕的时候有功,可以做皇帝。

结果“大臣皆曰”,吕氏外戚差点毁了宗庙社稷,教训太深刻了,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名声不佳,立齐王,可能会重蹈吕氏的覆辙。

所谓“大臣皆曰”,说明他们的意见非常统一,不愿意立齐王刘襄为帝。

为什么呢?

真正的原因是,齐王刘襄兵强马壮,又有齐国的原始班底,一旦做了皇帝,肯定要重新清理朝堂的人事,开国功臣们就白忙活了。

而且齐王刘襄率先起兵,原本就准备进长安做皇帝,结果被开国功臣们截胡,什么都没捞到,心里能没有怨气?现在再把刘襄请回来做皇帝,这不是把头伸过去让刘襄砍么?

所以,刘襄在帝位人选中出局,开国功臣们最终选了代王刘恒。

原因很简单,代王刘恒向来默默无闻,开国功臣们认为他没有威胁,而且刘恒没有参与诛杀诸吕的斗争,历史很清白,完全可以按照开国功臣们的意见,重新书写历史。

就这样,公元前180年闰9月,刘恒经过数次试探,终于到了长安,三劝三让之后,登上汉朝皇帝的宝座,随即杀掉吕氏王后和亲子,向开国功臣们纳上投名状。

而就在代王刘恒接受劝进的那天,东牟侯刘兴居和汝阴侯夏侯婴,进入皇宫请汉少帝刘义搬家。

坐在出宫的车里,汉少帝问夏侯婴:

欲将我安之乎?

意思是,你要把我送到哪里去?夏侯婴回答说,到宫外的房子里住。

当天夜晚,汉少帝刘义和他的兄弟们,就死于宫外府邸。

刘盈的后代,一个都没留下。

吕后执政十五年后,一切风云都落下帷幕,皇位终究回到代王的手中,汉朝也终于稳定下来,即将开启光耀千古的文景盛世。

走到这一步,汉朝经历了两次接班人之争,腥风血雨之下,杀的人头滚滚。

这个过程,既不是刘邦想要的,也不是吕后想要的,但最终的客观结果,却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理想。

到底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尤其是如何评价吕后,相信读懂的人们,会公允而论的。

关注这个传达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