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说明书》(运用经方,了解经方必看)!

 愚公移山之志 2023-10-21 发布于河北

第一节:经方与经方医学简介

一:何为经方?

D:近2000年来,中医界尊张仲景为“医圣”,举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为“经书”,称其方中所载方剂为“经方”。经方即经典方、经验方的一种略称。

经方是经过了古代数千年中华民族亲身试验的经验结晶,被历代及中日两国医家证明是真实有效、严谨客观、能广泛运用在临床各科的方剂。经方组方精纯、药味简便、结构严谨、配伍合理、主治明确、效如桴鼓为千古良方!

二:中医用经方之外还有用什么方?

D:中医流派从处方用药风格来看有经方派与时方派之分。

经方

时方

是古方,主要指汉唐以前的方剂。

时方是后世方,主要指宋元以后的方剂。

以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方为代表。

时方多是宋元以后的某位医家,根据当时的医学理论或哲学思想,再结合地区的用药习惯和医生的用药经验创制的。

形成历时久远,经过千锤百炼,包含了古人的实践经验,形成过程相当缓慢,决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可以说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心血。

形成的过程较短,尚有待实践的检验。

经方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高潮,江阴曹颖甫先生是代表,近年来经方派开始复兴,黄煌教授是当代经方派代表人物。

三:为何现在经方医生少?

D:1经方难学不会用;

   2 经方厚重不敢用;

3.经方便宜不愿用。

所以,现在用经方的医生少,而在网络上寻求经方医生的患友却很多!

四:中医的类型:

中医可分为江湖型、商贾型、文化型、学者型四型。

经方医生是不折不扣的学者型,他们不顾个人得失,为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传承默默奉献着。

五:经方医学及其特点:

经方是汉代以前经过亿万人次治疗经验的总结。实践至今,仍不失为治疗疾病之大法,不仅为中医临床之经典及古代医学之大成,且启发后世之医学思想,奠定中医学独特之体系!经方诊疗体系发展至今,经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的博采精研,直究医圣精髓,重方证研究、明药证本源、创体质辩证之法门,融日本汉方医之精华,采纳现代医学的科学内涵,在“以人为本,以不变应万变”的医学思想指导下对经方诊疗体系进行了体系重建,紧扣“方-人-病”方证三角模式,初步奠定了经方的现代体系——经方医学!

经方医学具有以下特点:

1整体思想:西医治人的病,中医治病的人!西医对病故分科细致;经方医学对人,有灵与肉的活人,具有全科理念;

2治疗目标:经方医学不在病名上寻找枝叶,而在病人身上探求选方用药的客观依据!疾病是生长在特定情况的人体身上的,经方医学的诊疗靶点始终是人。经方医学为中医治疗疑难病症打开了一条大道,具有可靠的远期疗效和根治可能,还具有执简驭繁的应用与规范传承传播的优势。

3经方医学是现代中医学的典范,融合了现代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潮流与方向。经方医学具有诊断现代化、用药天然化、观念全科化以及药味少而疗效高的鲜明特征。

第二节:不同医学体系的交汇

一、中医与西医:

中西医两种医疗体系是和谐统一优势互补的!西医医疗是以病为中心,病若同,治疗原则相一致。特长是精研病症、治疗已病。中医诊疗是以人为中心,人不同,调治方法就各异。优势是调治病人、防治未病。也可以说:“西医是在治疗人的病,而中医是在调整病的人。”

二、经方医学的病:

临床病证有显证有隐证,有前症有现症有后症。即患者的表现有显现的也有隐匿着的,医生不易全面把握。而疾病相对来说是客观清晰的,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可循。人是疾病的载体和生存的土壤,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什么样的病,其发生、发展、预后、转归是比较清楚的。所以疾病有时候在经方医学中是重要而可靠的方证,有时候就是针对疾病来选方用药的。

三、经方医学的人(判定疾病发生发展的体质背景)

体质或体质状态,其实就是个体差异。抓住个体差异,就能让教科书上的东西变得简单起来。抓体质,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清代伤寒家钱潢说:“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发,就是人体的个体反应方式,感受何种病因,古人是无法弄清的,有时也没有必要弄清,但古人可以根据这个人“发”病的状态或特征来确定其治疗方案。

第三节:经方临床举例

一、甘草泻心汤:古代狐惑病的专方,适用于以消化道、生殖道、眼睛等黏膜充血、糜烂、溃疡为特征的疾病。现代的粘膜修复剂,尤适合伴有消化道粘膜的糜烂、溃疡类疾病者。

【常用处方】:炙甘草20g、制半夏10g、党参15g、黄连5g、黄芩15g、干姜10g、大枣20g。

【适用病症】

1)复发性口腔溃疡。本方可作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常规用方,专方治病。

2)白塞病。可先用原方,如烦躁不安,舌红脉数,可以合黄连解毒汤。

3)扁平苔癣。对体瘦,肌肉坚紧的柴胡体质者,可加柴胡15g、白芍30g、生地30g。

【体质倾向】

1)营养状况较好,嘴唇舌红,大多数为青壮年患者;

2)大多有焦虑、紧张、睡眠障碍等,月经期加重;

3)容易有粘膜溃疡,容易有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不适、疼痛、腹泻等。

4)肥胖的,或营养状况差的,谨用本方。

【应用说明】:甘草多用可能导致反酸、腹胀及浮肿等副反应,一般在20g以下。甘草亦可用生或生熟两用。

【经典方证】

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满,干呕心烦不得安。(158)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三)

【常用疾病】

黏膜组织的病损性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癣、白塞病、红斑狼疮、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溃疡、直肠炎、胃溃疡、手足口病、结膜炎等。

附方:半夏泻心汤:甘草三两,甘草泻心汤甘草四两。

古代治疗痞病的专方,有止呕消痞的功效,适于表现为呕、利、烦、痞的疾病。

【常用剂量】姜制半夏12g,黄芩10g,干姜6g,党参 12g,炙甘草6g,黄连3g,大枣20g。

【经典方证】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十七)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149)

【体质倾向】多见于体质较好的中青年男子,其唇舌红, 多伴有睡眠障碍及腹泻倾向。舌苔多见黄腻。

【适用疾病】

1、 各种胃肠病症;

2、伴有胃肠不适的失眠、神经症、快速型心律不齐、饮酒过量、口臭等。

【加味变化】:两方均同。

1、消化道出血,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不畅者,加制大黄;

2、胃病日久,舌质不红,面色黄,消瘦者,加肉桂;

3、咽痛充血、胸闷身热者,加山梔、连翘。

4、胸腹胀满加厚朴;还有一个指针:厚朴舌(厚腻而潮润、舌质不红)。

二、炙甘草汤

古代的止血强心强壮剂和急症用方,为传统的滋阴补气方。适合于形瘦体枯、乏力食少、贫血外貌。尤其是有心悸、脉律不齐者。

【常用处方】:炙甘草10g、人参10g或党参15g、麦门冬15g、生地黄15g、阿胶10g、肉桂5g、生姜15g或干姜5g、火麻仁10g或枸杞15g、红枣30g。以水1500毫升,加入黄酒或米酒50毫升,煮沸后文火再煎煮50分钟,取汤液300毫升,化入阿胶,分2~3次温服。

【适用病症】

1)体质虚弱者的口腔溃疡。局部粘膜大多暗淡不红,或有轻度贫血等。配合服用薯蓣丸。

2)扁平苔藓以及口腔癌晚期的体质调理。贫血或白细胞低下者,加入枸杞、山药、二至丸。

3)老人以及放疗后的口腔干燥。

【体质倾向】

1)羸瘦,憔悴,皮肤干枯,贫血貌;

2)大便干结;

3)心律失常:房颤、早搏。

【应用说明】:

1)要注意甘草的副作用。

2)服用本方的同时应加强营养,特别是增加胶质类食物的摄入。

3)食欲不振者宜减少服药量,一剂药服用 2?3天。

【经典方证】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177)

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曰,危急者十一日死。(六)

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七)

【广谱病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肿瘤恶液质、低血压、各种出血性疾病、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便秘、失眠、口腔溃疡、老年性皮肤瘙痒、崩漏、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老年性阴道炎、高龄老人营养不良等。

【加味变化】

1、 心悸、动则气促,加龙骨、牡蛎;

2、 食欲减退, 加山药、砂仁;

3、 消瘦乏力,加天冬;恶心呕吐,加制半夏。

三、泻心汤

经典的止血方,有泻火解毒、除痞、通便、止血等功效,适用于以出血、心烦悸、心下痞为特征的疾病。

【常用处方】:大黄10g、黄连5g、黄芩10g。水煎服或沸水泡服。

【适用病症】

1)扁平苔藓见粘膜充血、疼痛剧烈者,合栀子柏皮汤成黄连解毒汤合大黄甘草汤。

2)口腔溃疡服用甘草泻心汤无效者。伴有口臭便秘,局部溃疡红肿疼痛剧烈者。

3)老年人舌乳头炎。

【体质倾向】

1)体型壮实,面色潮红而有油光;

2)腹部充实有力,大便干结或便秘;

3)头痛头昏,易于鼻衄,或上腹部不适;

4)舌质暗红。体检血压、血脂、血液粘度高者。

5)也有体型中等偏瘦,但平时大便干结,容易口舌生疮。

【经典方证】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十六)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154)

【广谱病症】

1、各种出血;

2、各种感染性病症;

3、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心律不齐、脑卒中、脑梗死;

4、精神神经类疾病:精神分裂症、失眠、焦躁症、抑郁症、癫痫、癔症、三叉神经痛等。

【常用合方】上腹部不适疼痛者,合大柴胡汤;烦躁、神昏、舌红苔黄腻,合黄连解毒汤,再加连翘;心下痞、呕吐、肠鸣,合半夏泻心汤;高血压、颈项强痛,合葛根芩连汤。

【不良反应】恶心、腹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结膜充血、头晕等。

四、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古代治疗热病的常用方,传统的清热泻火方,适用于以神昏错语、烦躁失眠、心悸、舌红口燥、脉滑数等为特征的疾病。

【常用处方】: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山梔子10g

【经典方证】时疾三日已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

【体质倾向】体格较强健,面有油光, 目睛充血多眵,口唇暗红或紫红,舌质暗红坚老,舌苔薄黄或黄腻,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肌肉较紧张,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易烦躁、焦虑,好动,易失眠多梦, 平时喜凉恶热,喜凉饮,皮肤常有疮疖,或易于腹泻,口干 口苦,常有口腔溃疡、咽痛,尿黄短,有脚气与黄带。

【适用病症】

1、急性传染病及临床各科急性感染性疾病;

2、表现为亢奋的脑病:中毒性脑病、原发性高血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损伤、痴呆;

3、神经精神亢奋性病症:精分、焦虑症、心动过速、更年期综合征、甲亢、失眠、多汗症;4、表现为亢奋的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友病、扁平苔藓、白塞病、掌足脓疱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加味合方】腹胀、呕吐、反流、心下按之满痛者合大柴胡汤;出血便秘者合三黄泻心汤;皮肤发红发干、脱屑者,合桂枝茯苓丸。

【注意事项】平素精神萎靡、喜热怕冷者,食欲不振的,贫血或心脏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均禁忌使用。

五、 葛根芩连汤

古代的解酒止利方,有清热止泻的功效,适用于以下利、心中烦闷而悸、心下痞、项背强急、身困酸重、汗出、口渴、舌红、脉滑数或促为特征的疾病。

【常用处方】:葛根40g,黄连10g,黄芩10g,生甘草10g

【体质倾向】体格偏胖而壮实,肌肉厚实,唇舌暗红,满面油腻,大便不成形。全身困重,尤其以项背强痛不舒为特征。应酬多、工作压力大且伴有代谢紊乱的中年、中老年男性。

【适用病症】

1、肠道感染性疾病:急性肠炎、痢疾、小儿中毒性肠炎;

2、 感染性疾病表现为下利的:肠伤寒、麻疹、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

3、代谢紊乱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脑中风;

4、 颈椎病与醉酒后;

5、 口腔溃疡、牙周 炎、牙周脓肿。

【合方变化】烦躁、头痛、便秘或大便黏臭者,或高血压、出血倾向,或牙周脓肿、牙痛者,加制大黄;糖尿病导致腰腿无力、下肢皮肤变色者,或性功能障碍者,加怀牛膝;心下痞、恶心呕吐者,合半夏泻心汤。

六、荆芥连翘汤《万病回春》

近代日本汉方流派一贯堂医学的经验方,是青年人腺病体质的调理方,有散风理气和血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以红、肿、热、痛为特征的头面部炎性疾病和热性体质的调理。

【常用处方】荆芥10g,连翘15g,防风10g,薄荷5g,桔梗10g,白芷10g,柴胡10,,白芍10g,枳壳10g,生甘草5g,黄连 5g,黄芩10g,黄柏10g,山栀子10g,生地黄15g,当归 10g,川芎10g。

【体质倾向】火柴胡、青年期腺病体质。---四逆散、温清饮(黄连解毒汤合四物汤)结构

多见于年轻人。

形貌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面色潮红或红黑,或浅黑色,也有白里透红者,一般面有油光。

好发病症(火热熏蒸窍道):易发痤疮,疮体色红易化脓。目睛充血或多眵,唇红,咽喉充血,舌红;容易皮肤瘙痒,容易晨僵,容易鼻赃,容易鼻塞流浊涕,容易耳聋耳鸣,容易咽痛扁桃体肿大,容易口腔溃疡,容易淋巴结肿大。

腹诊特点:胸胁部有抵抗感或压痛,腹肌较紧张;

心理行为与神经精神特征:多易烦躁、焦虑或抑郁,容易失眠,容易头痛头昏;入冬手足易冷,人夏手心热。

女性月经周期多缩短,量易偏多,黏稠有块,易痛经。易有宫颈炎、宫颈糜烂、阴道炎等妇科炎症。

【适用病症】

1、皮肤感染、过敏性病症;

2、五官科炎症性病症;

3、自身免疫性疾病;

4、妇科感染性病症。

【注意事项】食欲不振者、年老体弱、脸色发青、眼圈发黑者、肝肾功能不良者禁忌。

七、大柴胡汤:古代治疗宿食病的专方,有止痛、除胀、通便、降逆、清热的功效。适于以上腹部按之满痛为特征的疾病治疗和实热性体质的调理。

【常用处方】:柴胡20g,黄芩10g,制半夏15g,枳壳 30g,白芍20g,制大黄10g,干姜5g,红枣20g。

其人体格壮实、脉腹有力、易便秘。常伴有胰胆疾病、代谢紊乱综合征。

【体质倾向】与【适用病症】

黄煌教授称大柴胡汤是天然的胃肠动力药、是治疗胆囊炎、胰腺炎的特效专方,对于相应体质者降脂减肥来说是天然的脂类代谢调节剂,对紧张型体质者来说是良好的解痉镇痛剂。现代研究证实:大柴胡汤有良好的利胆排石、抗炎解热、解痉止痛、镇吐通便、降脂降压作用。

关于大柴胡汤体质:

1、形体证:形体壮实、肤色偏暗、肌肉坚紧,脸大而方、嘴阔唇厚、唇色暗红,颈项粗短、肩膀宽厚、胸围膨大、肋弓角宽。

2、上腹证:腹上部充实、腹肌紧张。胃脘区易胀饱不适、按之尤甚,剑突下按压有抵抗和不适感,或压痛。

3、心性证:多为A型性格、脾气急躁而易怒、情绪易紧张焦虑,。

4、病谱证:临床以中老年女性较多。成人期多有过肝胆胰的感染性疾病史或现在罹患大柴胡主治病症-对应疾病谱有:

1)消化系统的腺体、腺管疾病(肝胆胰);

2)其他内、外分泌腺体疾病(甲状腺、垂体、乳腺、卵巢、皮脂腺);

3)代谢疾病;

4)平滑肌痉挛性病症;

5)疼痛性病症。

如: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炎性胆囊息肉、脂肪肝,食道裂孔疝、胃-食道反流病、胃切除后综合征、胃窦炎、消化道溃疡穿孔、糖尿病胃轻瘫、肠梗阻,支气管炎、哮喘、尿石症,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痛风,甲状腺疾病、座疮、乳腺癌术后调理、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肿、溢乳、子宫肌腺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痛经,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

【合方变化】

1、 烦躁、心下痞者,加黄连即合了三黄泻心汤;

2、脸红、少腹有压痛、小腿皮肤干燥、舌暗等瘀血证候者,合桂枝茯苓丸;

3、焦虑、心烦失眠而腹满胀气者,合梔子厚朴汤;

4、还有合用半夏厚朴汤、黄连解毒汤、合排脓散、小陷胸汤、桃核承气汤等方的时候。

八、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扁平苔藓

较适合于形体胖壮、体毛偏重、大便干结,常伴有皮肤扁平苔藓者。

古代的通治方,有表里双解、清热散风的功效,适用于以头昏胸闷、身痒红疹、口苦舌干、涕唾稠黏、小便黄短、大便不汤为特征的疾病和表里俱实性体质的调理。

【常用处方】生麻黄10g,生大黄10g,防风10g,连翘 15g,薄荷10g,芒硝5g,山栀10g,黄芩10g,石膏15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荆芥10g,桔梗 5g,滑石10g,甘草5g,干姜5g。

【煎服方法】方中芒硝另包分次冲服。也可以原方用量比例制成丸药,每次5g,每日2次。

【原书方证】治风热壅滞,筋脉拘挛,肢体焦萎,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黏,肠胃燥热,便溺淋闭;或夜卧寝汗,咬牙睡语,筋惕惊悸;或肠胃怫郁,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而但为小便多出者;或湿热内郁,而时有汗泄者;或因亡液而成燥淋闭者,或因肠胃燥郁,水液不能宣行于外,反以停湿而泄;或燥湿往来,而时结时泄者;或表之阳中正气与邪热相合,并人于里,阳极似阴而战,烦渴者;或虚气久不已者;或风热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肾水真阴衰虚,心火邪热暴甚而僵仆。

【体质倾向】

体型壮实肥胖,精力旺盛,面色黄黯、黯黑或黯红、有油光,眼结膜易充血,眉毛头发浓密、体毛明显,较少出汗。食量大且以肉食为主,性格开朗或偏急躁,胆量大,腹部充实,易大便秘结,皮肤易生痤疮、毛囊炎,易发生过敏而出红疹、瘙痒,四肢皮肤干燥、粗糙,唇红或黯红,舌红或黯红,脉实有力。

青少年易患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肥胖症等;

中老年人易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等疾病;

女性则可见月经量稀少或月经有血块,月经多延期,有的甚至闭经,易患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适用病症】

1、皮肤病症:荨麻疹、湿疼、银屑病、玫瑰糠瘆、皮炎、皮肤瘙痒症、扁平疣;

2、感冒及过敏性病症: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紫癜;

3、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病症: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

4、其他: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毛囊炎、痤疮、习惯性便秘、闭经、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药理研究】抗过敏、减肥、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动脉硬化等。

【应用说明】孕妇、体质较差、食少便溏者慎用。

九、五苓散-扁平苔藓

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于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

【常用处方】:猪苓20g、泽泻30g、白术20g、茯苓20g、桂枝15g或肉桂10g。

或打成散,每服5g,日2次。

【适用病症】:应用非常广泛,伴有水液代谢紊乱者。

五苓散证型口腔扁平苔藓:粘膜白纹明显,水肿,色淡,充血不明显,舌大边有齿痕者。

【体质倾向】

1)大多体胖,面黄无油光,易出现浮肿,以面目虚浮为多见,舌质多淡或胖有齿痕;

2)大便不成形或腹泻,多汗;

3)口渴感明显,但不能多饮水,喜饮热汤;

4)有酗酒、暴饮暴食倾向;

5)有脂肪肝。

【经典方证】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

伤寒汗出而渴者。(73)

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74)

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3½)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十三)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十二)

【合方加味】变化众多。

1)酒客加葛根;

2)经常吃海鲜的,加薏苡仁;

3)有皮肤痒,有过敏倾向者,加防风。

十、黄连阿胶汤

古代的除烦止血方,适于以心烦不得眠、心下痞、腹痛、舌红、出血为特征的疾病。

【常用处方】黄连5~20g,黄芩15g,白芍15g,阿胶 15g,鸡子黄二枚。

【经典方证】心中烦,不得卧。(303 )

【体质倾向】

患者形体中等,皮肤白,烦躁身热,失眠难入睡,皮肤粗糙伴有脱屑;

易出血、质黏稠,易口腔溃疡,易关节疼痛。

舌质多深红、红绛,或伴有舌体的糜烂、破溃、裂纹,苔薄少,舌面干而少津,或呈镜面舌或花剥苔,唇红,咽红,脉数或兼细、滑、洪。

【适用病症】

1、亢奋的神经精神病症:睡眠眠障碍、精分症、焦虑症、老年性痴呆、神经衰弱、快速型心律失常、高血压、热性病后期的失眠;

2、热性下利性病症: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伤寒;

3、热性出血:崩漏、便血、尿血、鼻衄、咯血、呕血、皮下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牙龈出血、脑溢血、宫血;

4、燥热性皮肤病症:皮肤療痒症、银屑病、干性皮肤病、干性湿疹、手掌角化症、掌妬脓疱症;

5、其他:糖尿病、干燥综合征、习惯性流产、闭经等。

【合方变化】出血,加生地、生甘草;腹痛拒按,加制大黄;小腹痛加丹皮。

十一、人参汤与附子理中汤

古代治疗霍乱胸痹等病的常用方,有温中驱寒的功效,适用于以吐利、食不化、心下痞硬、口不干渴、喜唾为特征的疾病。

【常用处方】(制附片10g)党参15g、干姜15g、白术15g、炙甘草10g。

【适用病症】

1)虚寒型的牙周炎、牙周脓肿、牙痛等;

2)肿瘤化疗以后导致的口腔糜烂。

【体质倾向】

1)面黄暗无泽、精神萎靡、畏寒怕冷;

2)食欲不振、腹胀、消化道分泌物清稀量多如水泻、唾涎多,小便清长。

3)舌体胖大,舌苔水滑,脉沉或脉象无力等。

3)局部疼痛绵绵不休。

【应用说明】

1)本方是温热性强壮药,有消散炎症、促使脓肿吸收的效果。

2)加黄连、肉桂效果更好。

【经典方证】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385)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395)

胸痹,心中痞气,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九)

【适用疾病】

广泛运用于虚寒型的消化系统、皮肤科、血液科、妇科诸病症。

【方药变化】

人参汤(理中汤)为基本方,腹痛者,加肉桂,名桂枝人参汤;

口疮、 腹泻者,加黄连,名连理汤;

全身状况更差,脉微弱,精神萎靡者,加附子即合用了四逆汤,名附子理中汤。

十二、小柴胡汤:古代的退热抗炎剂,经典的和解方,是治疗发热性疾病处在迁延期的常用方,适用于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为特征的疾病。

【常用处方】柴胡15g,黄芩10g,制半夏10g,人参 10g或党参12g,生甘草6g,干姜6g,红枣20g。

【经典方证】

1、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96)

2、 胸满胁痛者。(37 )

3、 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97) 妇人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144)

4、 呕而发热者。(379)

5、 诸黄,腹痛而呕者。(十五)

6、产妇喜汗出者……大便坚,呕不能食。(二十一)

7、妇人草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若烦热,头痛者。(二十一)

【体质倾向】

柴胡体质: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缺乏光泽、肌肉较坚紧、情绪常抑郁。主诉中自觉症状较多,对气温等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情绪波动大、手脚常凉者。女性经前常有乳胀。

【典型方证】

小柴胡汤综合征状态(某一时段的体质状态):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偏暗缺乏光泽。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等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四肢不温,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胸胁部苦闷感或有压痛,易于恶心呕吐。

在发热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免疫性胶原性疾病、结核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肝胆系统疾病以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慢性、反复发作状态中易于出现。

【适用疾病】非常广泛。

【常用合方】

柴胡桂枝汤、合小陷胸汤的柴陷汤、合半夏厚朴汤的柴朴汤、合五苓散的柴苓汤、合当归芍药散的柴归汤;合梔子柏皮汤等

【加味方药】

常用的加味有加连翘,加干姜、五味子、加桔梗,加生地、白芍,加黄连,加荆芥、防风,加生地,加石膏,加麦冬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