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手卫生,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感控plus 2023-10-21 发布于美国

编  辑:左  岸

导  读:   

众所周知,手卫生是降低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尤其手卫生在这几年得到空前的重视,在医院没有一个人不懂手卫生,包括保洁阿姨,什么七步洗手法,手卫生的五个时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些关于手卫生大家所不知道的事。

一、国内外手卫生依从率报道的差异


全球

WHO 2022年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各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性仍然欠佳。截至2018年,ICU的手卫生依从率平均为59.6%,且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64.5% vs 9.1%)。2014-2020年,全球手卫生依从率为41%,即使是在高收入国家,也存在手卫生依从率低至20%的情况。

《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报告》纳入了全国1480所医疗机构的数据,结果显示,手卫生依从率为79.54%,科室中ICU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84.44%。

中国

显而易见,国内报道的手卫生依从率远远高于WHO数据。不可否认,在ICU、血液净化中心等这些重点科室,手卫生依从率相对较高,但全院的整体平均水平呢?相信各位老师也清楚自己所在医疗机构的真实情况。当然,也有研究发现手卫生到一定程度,大概20%多的时候确实可以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但是随着手卫生依从性的不断增高,医院感染发生率并没有大幅度的降低。

二、手消剂“消耗量”是否与手卫生依从率成正比?

手卫生需要手消剂,而手消剂消的购买量一直是评价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指标,而且一般情况下手消剂购买量越高,意味着医院手消剂的使用量越高,因此便得到该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性就越高的结论。
但有研究发现:手消剂的购买量增加,手卫生依从性并没有增加,甚至出现下降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霍桑效应”,由于上级部门通过检查医院手消剂的购买量来衡量医院的手卫生依从性,因此为了实现“高”的手卫生依从性,医院便在检查前大量的购进手消剂,而这种购进对于实际手卫生依从性并无改善,甚至出现手消剂“消耗”越大,手卫生依从性反而降低的现象!因此不能单纯以手消剂领取量来衡量手卫生依从性!

三、需关注医务人员“第三只手”卫生依从性

被称为医务人员“第三只手”的听诊器,作为最常用的医疗器械,其卫生依从性却一直被大多数人所忽略,听诊器污染的相关研究也非常多,由其造成的交叉感染也屡见不鲜。

听诊器膜上的细菌量同使用者指腹上的细菌量正相关,而使用者的手卫生依从性又与其指腹上的细菌量负相关,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其指腹上的细菌载量可想而知。而他们对于听诊器膜的清洁依从性也较低,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听诊器膜所造成的交叉感染必然不低。作为院感科对于院感工作应该关注所有细节内容,否则当引起不良事件时再去关注为时已晚。

四、戴手套真的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吗?

戴手套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真的能提高?还真不一定!

有研究表示,戴手套反而会降低手卫生依从性,认为“护理病人时不更换手套是手卫生依从率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瑞士University Hospital of Bern做过这样一项研究,限制使用手套后,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由52%提高到85%)。

戴手套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包括“没时间”、“担心手消毒剂的刺激性”等。国内戴着手套做手卫生多见于采血及临床医务的一般性诊疗操作,而这些往往根本没有戴手套指征。对于戴着手套进行手卫生和不戴手套相比,相同的步骤消耗时间并不能减少,甚至延长(戴手套的干燥时间更长些)。

五、戴上手套真的安全了吗?


在临床上,尤其是医技科室,经常看到医务人员一双手套戴大半天,操作过程中也很少做手卫生,不谈保护患者,这样真的安全吗?真的能保护自己吗?

国内有学者做过这样的研究,护士采用规范六步洗手后戴无菌手套,0.5h、1.0h、1.5h、2.0h、2.5h后手部细菌分别为0.88±1.63 cfu/cm2、2.68±2.63 cfu/cm2、2.88±2.57cfu/cm2、9.72±6.59 cfu/cm2、13.28±6.3 cfu/cm2,可见长时间佩戴手套后手部细菌随戴手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也有研究报道,院内感染重要的病原体鲍曼不动杆菌等多重耐药菌,对于手套和塑料制品有特殊的亲和力,可以轻易地从手套转移到塑料表面并存活很长时间。

果医务人员过分理解“戴手套的防护作用”,出现手卫生指征时不脱手套、不及时进行手卫生,那么,潮湿且温度适宜的手部就会变成细菌繁殖的“温床”、传播的“载体”!


手卫生是影响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有正确理解手卫生的各个关键点,才能真正发挥手卫生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但也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数字上的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绝不是院感科关注的重点内容,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这一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会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不断提升,然后我们的工作内容也会有所改变,进而不断提高,最后实现我们的工作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