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第745课:“关关雎鸠”的“雎鸠”也许是这种鸟

 三个小布丁 2023-10-21 发布于河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鳥”部的六个汉字“鶨、[兑鳥]、[主鳥]、[昏鳥]、鹩、鶠”。这六个字基本上都属生僻字。其详情如下:
1、鶨。读音有两个:
(一)chuà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鶨,欺老也。从鸟,彖声。”形声字。本义是欺老鸟。
《尔雅·释鸟》:“鶨,䳢老。”郭注:“鳹鶨也。俗呼为痴鸟。”王筠《说文句读》:“疏引《字林》曰:'句喙鸟。’《通志》:'鶨,盖鴟类,能捕雀,句喙,目圆黄可畏,如拳大小者尤俊。’”
梅尧臣《尸鸠赋》:“时人谓[其鳥]鶨痴拙禽也。兹禽然痴且拙,犹能以喙写心,布于辨音者焉。”依这首赋所记,鶨可能是尸鸠的一种,样子大致如图:

(鶨)
看它的样子,的确痴痴呆呆。所以叫痴鸟很合适。也的确是钩嘴鸟。
(二)zhì。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同“雉”。《集韵·旨韵》:“雉,鸟名,或作鶨。”
鶨的小篆写法如图:

(鶨的小篆写法)
2、[兑鳥](GB字库已无此字,只能描述字形)。读yuè。《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兑鳥],鸟也,从鸟,说省声。”形声字。本义是鸟名,[兑鳥]鸟。
关于这种鸟,《玉篇·鸟部》:“[兑鳥],水鸟。”而清代李元《蠕范·物理》说:“(凫)黑者[主鳥],白者[兑鳥],杂毛者[沃鸟],五色者[鳥犮]。”
据此,[兑鳥]应当是白色的凫。

(纯白色的凫)
[兑鳥]的小篆写法如图:

([兑鳥]的小篆写法)
3、[主鳥]。读tǒu。《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主鳥],鸟也。从鸟,主声。”形声字。本义是鸟名,即[主鳥]鸟。
《广韵·厚韵》;“[主鳥],水鸟,黑色。”《集韵·厚韵》:“[主鳥],似凫,黑色。”依上一字清代李元说,[主鳥],就是黑色的凫。如图:

([主鳥])
[主鳥]的小篆写法如图:

([主鳥]的小篆写法)
4、[昏鳥]。读mí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昏鳥],鸟也。从鸟,昏声。”形声字。本义是鸟名。即[昏鳥]鸟。
钮树玉《说文解字校录》:“《玉篇》作[昬鳥],重文作[芪日鳥],《广韵》作[昬鳥],鸟似翠而赤喙。”
也就是说,这种鸟,长得像翠鸟而喙部是红色的。
《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九引《山海经》:“符愚之山,其鸟名[昏鳥],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卫火。”显然,我们已经无法确认这是一种什么鸟,只能依稀判断其为像红嘴翠鸟的鸟。

(红嘴翠鸟)
[昏鳥]的小篆写法如图:

([昏鳥]的小篆写法)
5、鹩。读liáo。《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鹩,刀鹩,剖苇,食其中虫。从鸟,[潦无氵]声。“形声字。本义是刀鹩鸟。
这个刀鹩鸟,就是“鳭鹩”,据《说文》等辞书记载,它喜爱剖开芦苇皮,吃那中间的虫子。而《尔雅·释鸟》:“[刁鳥]鹩,剖苇。”郭注:“好剖苇皮,食其中虫,因名云。江东呼芦虎,似雀,青斑,长尾。”剖苇这个名称,依资料记载,应当就是大苇莺,别名苇串儿、芦虎鸟。
《诗经》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里的这个“雎鸠”,到底是什么鸟,历来争论较多,有说鱼鹰,有说鸿雁、天鹅,但最典型的说法是东方大苇莺。它叫声尖细清脆,富于音韵,很是动听,即如《诗经》所描述的“关关”声,同时,东方大苇莺是食虫鸟,即《说文》所说的剖苇而食,它还会利用芦苇杆建巢,巢口向上呈深杯状,巢一般由枯芦苇和芦苇絮编织而成,之后,雌鸟把鸟卵生产在巢中,雏鸟育雏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用之象征爱情再合适不过。如图:

(大苇莺)
本义之外,鹩还指另一种鸟,即鹑。《尔雅·释鸟》:“鹩,鹑。其雄鶛,牝痺。”邢昺疏:“鹑,一名鹩。其雄名鶛,其牝名痺。”
鹩的小篆写法如图:

(鹩的小篆写法)
6、鶠。读yǎ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鶠,鸟也。从鸟,匽声。一曰凤皇也。”形声字。本义即鶠。一说是凤凰的别称。
段玉裁、王筠都认为这里的“鸟也”应当作“凤也”。也就是说,鶠,就是凤的别称。
《尔雅·释鸟》:“鶠,凤。其雄皇。”邢昺疏:“凤,一名鶠。”《字汇·鸟部》:“鶠,凤之别名。”宋俞德邻《佩韦斋辑闻》卷三:“唐徐彦白为文,率易新语,如似凤阁为鶠阁,龙门为虬户。”
关于凤凰,不再配图了。
本义之外,鶠还用同“鴳”。小鸟。明代孙梅锡《琴心记·牛酒交欢》:“须信道篱鶠何曾识凤凰。篱鶠何曾识凤凰!”篱间小鸟怎识得凤凰!显然,这里的鶠,并不是指的凤凰。按:“鶠”,《庄子·逍遥游》作“鴳”。
鶠的小篆写法如图:

(鶠的小篆写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