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课题是“做”出来的┃课题实施┃​2023年10月22日

 课程教学研究 2023-10-22 发布于浙江







本期推送文章





好课题是“做”出来的

——谈规划课题的实施


冯卫东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冯卫东.好课题是“做”出来的——谈规划课题的实施[J].福建教育,2016,(24):31-33.

规划课题选题以及写申报文本、开题报告, 都是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 总体看, 人们对这些比较重视, 付出较大气力。如果这种势头贯穿始终, 那么, 目前普遍存在的课题作假情形将大大消减, 科研求真风气将越来越浓。惜乎此种势头尚未很好形成, “开头轰, 中间松, 结尾空”仍然是中小学课题研究常态,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仍然是中小学课题研究难以走出的宿命。课题好不好, 当然不全由“起笔”如何说了算, 后续研究更重要。一个很好的选题有可能因为没有认真去做而“自断前程”, 而一个起点一般的课题也有可能因为持恒钻研、有效反思和适当调节而越来越好:好课题是“做”出来的。这里说的“做”, 指申报成功之后研究者所开展的工作、所进行的活动。它千头万绪, 本文仅从一般流程中选取四个点或者说四个维度谈一些实施建议。[本文由小课题研究公众号精选编辑,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免费查询6万最新课题参考选题]

一、清理“地基”:使要实施的方案更完善

“清理地基”, 借用哲学家康德的话。他说, 哲学是对“自明体” (不言自明事物) 的分析、反思活动, 是“清理地基”。课题立项意味着取得“合法”地位, 既然如此, 似乎没有理由对已有方案加以质疑、改动, 照着去做便能功到自然成, 实则不然。它此前接受的是批量评审, 专家不可能一一推敲方案本身, 更不可能进行现场诊断, 所以很有可能留存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譬如, 概念界定不甚准确, 价值定位不够适切, 内容设计不太合理, 甚至还有方向性的问题, 这些均须再事斟酌、“清理”、完善。“磨刀不误砍柴功”, “清理”过程就是在磨砺自己的思想之“刃”。

这里只就研究方向的调适来说说。

有的方案着力点偏移, 以次作主, 认始 (起点) 为终 (目的) 。如一位教师计划用三年完成“大数据时代下学习者对教育信息化的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研究”。这要在校内及周边学校进行一次大样本调查, 再作数据分析, 得出学习者在这两方面的反馈信息。这些无需也不宜用三年时间, 说不宜, 因为三年内相关情况将发生较大变化, 哪能“刻舟求剑”, 固守某些数据?而且, 得到反馈信息也不应成为这项省重点课题的最终旨归, 它的旨归应该是, 基于此而对学校教育信息化行为进行科学干预, 使其更好地服从、服务于教学。因此, 我建议她把研究方向调整为“基于学习者对教育信息化满意度与自我效能感的教学行为调适”, 着重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化。

有的方案着眼点较低, 原地踏步, 难有提升。一位特级教师的课题是“高中'智性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他较早地提出“智性语文”教学主张, 并付诸认真扎实的践行, 取得了不少成果, 还为此出版了专著, 可见, 对此他已经研究得较深较透, 现在再来专门研究教学策略, 有“回到从前”的意味。策略应是早前重点研究的内容, 如今视点要更高、视域要更广, 因此, 我建议他把研究方向调整为“智性语文”教育 (基于又超越教学) , 或者“智性语文”课程建设———是的, 此种教学主张之下的语文教育需要进行个性化、特色化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有的方案“价值观”有“隐患”, 理念陈旧, 思想落伍。一位教师主持“'孝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这个题目本身不错。梁漱溟先生认为, 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中小学肩负文化化人之任, 自然可以也应该进行这方面教育, 它亦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有之义。但在阐述主要观点时, 这位教师一味强调恢复、弘扬我国传统“孝文化”精神, 而未能清醒意识到其中亦有糟粕的、需要加以扬弃和革新的成分, 其他部分也缺乏这样的“观照”。我提醒他注意这些问题, 并增设两个相应子课题, 即“传统'孝文化’及其教育的批判研究”“现代'孝文化教育观’建构研究”……

清理“地基”, 自然不唯调适方向一事, 要做的还很多。但不管是哪个方面的“清理”, 都要努力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以这样的态度或原则去“清理”, “地基”将变得脉络清晰、牢靠有力, 基于此的行为也才能方向明确、稳步推进。[本文由小课题研究公众号精选编辑,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免费查阅海量课题论文资料]

二、蓄积“底气”:把要用到的理论学到位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普遍较低, 这使其从事教育活动“好也好得有限, 而坏则每况愈下”。教师理论素养亟须提高, 否则本职工作难以做好, 更不能很好地投入课题研究, 因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题是理论的“孵化器”, 其研究旨在“生产理论”。我常说, 规划课题是一所“教师发展学校”, 无妨利用它的“任务驱动”, “恶补”理论之不足, 这既利于当下研究, 也功在长远发展。

常能看到课题主持人、参与者几无专门理论准备就盲目进入这番天地, 常能听到他们中有人自矜研究领域全新, 不无无知无畏的意味。我主张, 自始至终都不离理论学习, 尽可能在相关问题域中做到如北师大老校长陈垣教授所说的“竭泽而渔”, 或者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连根拔起”。[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下载课题研究快速入门手册]

某市“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一位培养对象主持“'主体参与’理念下体验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向我请教。交谈之后得知, 他对体验式学习的理解基本上都是经验所积、自悟所得。我提醒他进行专题阅读, 并指出几个理论学习方向:中国古代“体验学习”理论, 如《学记》中“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等名句, 即可视为此方面的“滥觞性理论”;再如,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 新课程“过程性目标”理论,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以及李吉林儿童情境学习理论, 特别是美国库伯“体验学习”理论 (《体验学习:让体验作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体验学习圈”:具体的体验———观察与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在新情境中体验概念的意义) 。我对他说, 尽管库伯这一理论并非源自和关于教育, 尽管这本书较为艰涩难懂, 但它无疑是当前世界“体验 (式) 学习”理论集大成者, 我们不研究“体验 (式) 学习”则罢, 要研究它, 就非得从中寻找和汲取一些精髓性的东西不可, 这是言说“口径”上必要的趋近, 也是一种“认祖归宗”的明智之举。我还向他推荐了自己发表的几篇有关经历、体验、感悟等问题的论文, 它们亦与“体验 (式) 学习”有关, 或者讲是专业研究者自我生成的“体验学习”理论。经我提醒, 他后来认真研读了这些理论, 觉得所处的高度、深度和厚度远远超过此前自悟自得状态中的水平。

诚如杜威所言, 没有对于儿童心理结构和活动的深入认识, 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任性的;这种教育如果碰巧与儿童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条件下的活动相一致, 便可以起到作用, 如果不是, 那么将会阻碍、分割乃至中止儿童的发展。“深入认识”只能来自较为深入的理论学习、较为全面的理论占有、较为丰盈的理论底气, 建议一线研究者多向专家请教, 这常常最有助于破解“迷局”, 厘清路向;平时多做积累, 最好能对学到的各种理论进行分门别类的摘录、整理, 并有意识地建构诸种理论之间的关联, 使之在自我的思维世界里实现组织化、结构化;找准、锁定若干关键词, 围绕它专题读书, 同时搜集网上各种相关资料、信息, 仅仅使用一般的搜索引擎不够, 建议还能借助“中国知网”等专业学术网站。总之, 厚积才能薄发, 课题研究应该有一个由厚返薄、由薄向厚的螺旋上升过程, 这也往往是教师专业拔节最为强劲之时。[欢迎点击加入《中小幼教师如何做课题写论文》视频课程,零基础学习做课题写论文]

三、着力“行走”:将要实现的愿景做出来

我们不是专门的理论工作者, 即便是, 也要尽力使理论从实际中来, 到实际中去。朱永新先生强调“只要行动, 就有收获”, 他所发起的新教育实验, 以及叶澜教授所发起的“新基础教育”等, 都非常强调现场, 强调行动, 强调“做”。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更要有浓郁的行动色彩、醇厚的实践品质, 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

“行动即研究”, 我很赞同李希贵校长的话, “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 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我们的行动”, 课题运作最要在行动与研究之间实现“无缝衔接”。我有时“极言”, 在设计研究内容时, 脑子里要能浮现一个个行动的事实、一幅幅活动的画面。一位校长主持“'七彩教育’校本实践研究”, 所谓“七彩教育”, 意思是给予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样的立意较一般, 也缺少相应的“行动策划”。她和我商量、讨论, 最后共同形成一个“行动项目树”, 将学校相关活动 (特别是第二课堂等校本活动) 纳入其中:

赤:“中国梦·少年梦” 主题行动

橙:“温馨·温暖” 主题行动 (包括 “冬日温暖工程”“亲子倾听” 行动等)

黄:“生命·生长·安全” 主题行动

绿:“自然·生态·环境·家园”主题行动

青:“青涩岁月·成长年华”主题行动

蓝:“广阔胸怀·交往实践” 主题行动

紫:“规则·自由·尊严·尊贵” 主题行动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 紫色代表尊贵)

后来, “七彩教育”做得有声有色, 学校注意将这些活动化零为整, 进行体系性建构;再在积累较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和建模, 不断形成与提升基于经验而又超越经验的理性智慧;学校被人们誉为“七彩巴学园”。

在构划和实施“课题行动”方面, 我们一要尽量赋予它一定的新意, 传统型活动固然有其存在价值, 但师生心理更趋向、崇尚创意活动, 这常常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二要有顶层设计意识和整体思维, “在全局中谋一域”, 尽量打通各种活动之间的脉络, 克服活动孤立性或碎片化存在的倾向, 使之能实现课程化;三要适当进行探索与变革, 我称之为“行动性实验”。有人讲, 要慎提实验, 要注意“实验伦理”问题, 这些都有道理, 但这不等于说不可以进行尝试, 在把握好大方向、无碍于师生与学校和谐发展的大前提下, 完全可以设计一些难度适当、便于操作的“实验”, 它的行动意义与价值必定不是常规性行为所能相比。[欢迎老师们搜索并关注小课题研究公众号,免费申请加入课题论文交流群]

四、经营“理论”:让要提升的智慧“可视化”

一线教师千万不要忽视理论;同时, 也不要以为理论高不可攀, 是少数专家的事, 专家自有其高深的理论, 我们同样可以经营、形成和发展真正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理论”。而只有把这些“理论”言说出来, 甚至把它们书写下来, 使之“可视化”, 才是较高价值意义上的理论。正如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教授所言, “我只有说, 才能想”;也如马克思·范梅南所讲, 只有写下来, 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知道什么。

规划课题最是教师“实践性理论”得以产生的沃土。如果一项课题研究没有什么可以写作, 那么, 这项课题实际上没有多大研究价值, 抑或难以操作, 总之不是好课题;另一方面, 最好的教育科研写作与成果发表, 又非课题研究莫属。

一所学校进行“'道德银行’建设的实践研究”。所谓“道德银行”, 是一种学生德行评价体系, 学生做了好事, 就把它记录下来, 并赋予一定分值, 随着好事增多, 它将不断增值, 就像把钱存入银行发生利息一样。我指导他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生成“理论”:一是适度奖赏 (理论) 。奖赏过多、太滥, 容易引发学生“奖赏疲劳”, 进而导致其价值观偏误。奖赏必须适度, 不适度的奖赏可能和没有奖赏一样, 甚至比没有奖赏更坏, 不利于学生成长。二是“负值预警” (理论) 。“在品德量化中得到一个高分就可以换来各种各样的'好处’, 所以一些'悟性’高的学生就想方设法获得高分, 使品德修养由内在的精神追求变成外在的利益博取。”学生出于对“好处”的追求而产生的良行善举, 值得怀疑和警惕, 必须对其可能导致的负面价值有所“预警”。三是愿望迁移 (理论) 。学生做好事, 期望得到教师奖赏, 这种愿望如果没过分、不极端, 可以理解并予以适当支持。即便如此, 还是要引导他们, 使之早一点迁移开去, 迁移到诸如做好事觉得快乐、幸福的感受之中。四是“信”“誉”对称 (理论) ,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在做好事方面的表现与教师给予他的评价要大致对称, 一般情况下, 不必夸张;二是要重视对学生在做好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的考量, 告诫他们不要弄虚作假, 不要为善而善……可见, 经营“理论”, 其意义不只在于认识水平的提高、理性自觉的丰富, 更在于行动方向的校正、实践价值的升华。

经营“理论”说难也易, 说易亦难。一是要有一定“理论资本”, 倘若没有必要的“资本”, 就发现不了问题, 产生不了“理念”;二是要有“广种薄收”的精神准备与行动耐心, 无妨先让思想大于“行动”, 也就是想得多而写得少, 甚至允许自己“胡思乱想”, 因为, “胡思乱想与奇思妙想是孪生兄妹” (老教育家吕型伟语) , 有时看似是“多想”出来的东西却潜藏着丰厚的价值;三是要勤动笔, “在写中学会写”, 须知, 无需付出任何意志努力的“终南捷径”, 永远只能是一个“传说”!

本文来源 福建教育 2016,(24),31-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