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梅丸治“顽固性腹胀”,没想到这味药“酸敛”,实有“开通”畅达之力

 zhangzz 2023-10-22 发布于山西

图片


中医书友会
第367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乌梅丸是一个不太好把握的方剂,单单说上热下寒太笼统。本文讲乌梅丸是整体性调节木土不和,肖相如教授的《特异性方证》说乌梅丸治疗肝热脾寒,是一个比较统一也比较容易理解的角度。而乌梅作为一个酸敛收涩药物,其实具有开通畅达之力,也常常不容易被认识到。乌梅丸的妙用有很多,常读常新。(导读/依伊)

—本文约1500字,预计阅读4分钟—

图片

乌梅丸治愈顽固性䐜胀

作者/余国俊

乌梅丸是《伤寒论》中治疗蛔厥的主方,用来治疗䐜胀,似不可思议。但笔者近年来屡用之治䐜胀,兹举速愈脐两侧顽固性䐜胀之验案一则以证之。
一、医案
牟某,女,48岁,1992年10月20日诊。
患者脐部两侧䐜胀入夜加重,辗转难寐;或虽昏昏似睡,但每在凌晨2~3时许脐部两侧腹壁胀急而鼓起。因胀满难忍,患者必披衣而坐,自行轻揉良久,胀满稍轻,方能渐渐入眠。如是者已历年余,曾经验血、B超、X光、肠镜等多项检查,均未发现病灶,迭经中西药物治疗乏效。
刻诊:症如上述,面带戚容,略呈青黄色,口苦咽干,纳差,大便不成形、排出不畅,月经先后无定期,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略数,不任重按
检视曾服方药,有用柴胡疏肝散、厚朴三物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疏肝行气破气者,有用香砂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半补半消者,有用补中益气汤塞因塞用者,均乏效。
熟思良久,乃详析之:
  • 䐜胀在脐部两侧,应属肝经病位

  • 凌晨2~3时为丑时,属肝,其䐜胀特甚者,肝气旺于主令之时而乘势凌脾也;

  • 面呈青黄色,口苦咽干者,肝气旺则胆火郁遏,必逆而炎上也;

  • 纳差,大便不成形、排出不畅者,中土因木乘而呈虚寒之象也。

若此肝气旺、胆火郁、中土虚之综合性证候,非用整体性调节木土不和之复方——乌梅丸不可。
乃按乌梅丸原方各药味间之比例疏方:

图片

处方

乌梅40g,北细辛9g,干姜15g,黄连6g,熟附片9g(先煎),当归6g,焦黄柏9g,桂枝9g,红参9g,川椒6g,3剂,水煎服。



当夜仅服头煎,至凌晨脐部两侧未再胀急而鼓起,次晨自觉䐜胀大减。服完3剂,䐜胀消无芥蒂。随访至今,已历4年未复发。

二、体会
乌梅丸治疗䐜胀,古无明训。似因䐜胀一症,其胀急而腹壁鼓起者,必有滞气壅塞于内,是以行气破气为正治。然则乌梅丸中并无一味行气破气之药,何以治疗䐜胀效如桴鼓?


《素问》云:“厥阴气至为䐜胀”;

又云:“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合而论之,厥阴肝旺,挟少阳相火侵凌阳明中土,致土虚而失却升清降浊之职,浊气上逆而生䐜胀。若此寒热虚实混处一身的木土失调证候,泛泛行气破气,或半补半消,或竟塞因塞用,焉望中窾!
而乌梅丸一方,重用乌梅,取其至酸之味,至柔之性,直入肝经以敛肝泻肝(肝以散为补以敛为泻);
又以川椒、细辛、干姜、附子、桂枝之辛温刚燥,配黄连、黄柏之苦寒,则寒热刚柔并用,能泄厥阴而和少阳。
复以人参、当归甘温补阳明。
合而观之,乌梅丸允为从整体上综合调节木土失和证候之最佳复方。故尔治疗本例之脐两侧顽固性䐜胀,取效迅速而出人意料。
图片
尤有可议者,乌梅一药,现代将其归入收涩药类,仅载其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效,而讳言其开通畅达之功。笔者治疗脘腹胀、胁胀、小腹胀、肩背痛胀等气机壅塞之症时,即使不用乌梅丸,亦必于当用方中,重加乌梅30~60g,屡收捷效。是以确信乌梅于酸敛收涩之中,又大具开通畅达之力
考诸古籍:
《神农本草经》谓乌梅能“下气”;
《肘后方》谓乌梅可救治“心腹胀痛”,
《本草纲目》引“龚氏经验方”谓乌梅治“梅核膈气”。
凡此种种功效,非开通畅达而何?是以临床运用乌梅丸治疗木土失调之䐜胀时,非重用乌梅以开通畅达不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