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 单 丛(18)

 隐遁B 2023-10-22 发布于广东

            锯        剁        仔

   锯剁仔是凤凰老丛杏仁香单丛之一,因其叶缘呈锯齿状,且新叶细小,叶边锯齿细密,如刚经过“锯剁仔”锉磨后一样锋利(“锯剁仔”本是潮汕地区一种木匠专门修理锯齿的小钢锉,“剁”有锉、磨的意思,专门用于修理钝锯的小钢锉,呈三角形,当地称为锯剁、锯剁仔),故名。

    二十世纪20年代,乌岽湖厝茶农柯宜谨家有一株茶叶极其细小、叶边锯齿细密的老茶树,单株制作后品质优异。茶商上门收购,问是什么茶?由于刚制成单丛——当时称为香茶,尚未取名,因为上述特征,故移为“锯剁仔”。

      锯剁仔母树系从乌岽山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由凤凰乌岽湖厝柯宜谨先祖培育种植。于二十世纪50年代因分家析产,由柯宜谨长孙柯德明所有。分家后,柯德明一家从乌岽湖厝迁入柯氏聚居地之一的福南桥头村居住。公社化时,锯剁仔母树及附近原属柯德明一家所有的茶园成为桥头村生产队的集体财产。现为柯德明之子柯继敏、柯继忠兄弟管理。

       锯剁仔母树生长于海拔高度约1134米的乌岽管区湖厝村左侧约80米的茶园里,树龄约250多年。1976年最高株产量7斤,1996年一度因被乱取枝条导致年产量仅为0.8斤;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管护复壮,现生势较为壮旺,现正常年份株产约4.5斤,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抗逆性。母树已有扦插繁殖植株,在凤凰茶区有较大面积栽培,是当前主栽品种之一。

   锯剁仔母树属有性繁殖繁殖系,小乔木型,小叶类,中生芽。植株较高大,树高3.4米,树幅3.67米X3.32米;茶树有4个分枝,其中1个分枝于1996年枯死,现存三个分枝径围分别为69厘米、56厘米、22厘米,叶色绿偏浓绿。

    锯剁仔单丛的茶叶,在目前的凤凰单丛中叶片最小,有“制前虾米,制后牙签”的说法,成品茶也被戏称“牙签茶”。新生叶的大小,宽约1厘米,长约3~5厘米。锯剁仔的茶叶变老时,叶片随之变大,宽可达4厘米左右,长可达9厘米。

      锯剁仔成茶条索紧结细秀匀齐,色泽乌褐油润;内质香气清高,杏仁香味明显;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力强;叶底匀齐软亮,带红镶边;耐冲泡。🌹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