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助 寻找“抗敌演剧队”队员蒋旨暇烈士亲属

 人文武汉 2023-10-22 发布于湖北

编者按:长江日报记者佘辉转来一封读者来信,寻找抗战女烈士蒋旨暇的亲属。1938年,蒋旨暇在武汉参加“抗敌演剧队第三队”,1941年牺牲,时年23岁,尚未婚配,求助知情人士,寻找蒋旨暇的妹妹及后人。

抗演三队在武汉成立时,全队合影,前排左五为蒋旨暇

该照片来源网络,由武汉市陈勇提供

我叫赵韶伟,是河南省义马市的一名红色公益志愿者。

1938年9月,由周恩来领导、郭沫若主管的抗敌演剧队第三”,从武汉出发沿京广、陇海铁路辗转前往抗战二战区,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蒋旨暇就是抗演三队的其中一员。同年11月,抗演三队28名队员在转入山西横渡黄河时,光未然被黄河磅礴气势所感染,灵感初现,孕育了《黄河大合唱》诗作。1939年4月13日,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公学礼堂首演,蒋旨暇担任女独唱《黄河怨》

首演后根据中央指示,抗演三队前往晋东南地区,继续深入敌后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15个月里,由于环境艰苦,半数队员染病,队长徐世津、年仅17岁的青年诗人庄玄不幸染病牺牲,由王负图接任队长。1940年10月27日,抗演三队来到渑池县常村(今河南省义马市常村社区),进行了五个多月的休整。

性格豪爽蒋旨暇16岁时从家里不告而别,在北平参加学生运动,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她是抗演三队较早加入党组织的队员。

1940年5月,日军进攻太岳山区。抗演三队队员和九十三军补充团一千多名士兵在行军途中误入敌人包围圈,部队决定涉沁河,翻山岭,钻出包围圈。太阳落山后补充团新兵们又饥又乏,这时蒋旨暇放开嗓子喊道:“弟兄们,现在日本鬼子就在山下,咱们如果不走,让日本鬼子俘虏了就没命了,咱们要勇敢地绕过去,不被敌人发现还有生路。你们都是男子汉,我是个女同志,为了打日本跑到前方来,跟大家一战斗。我走在前面,你们跟我来!”在蒋旨暇的带领下,队友们爬过山头,在天黑前绕开敌人包围圈。那天,蒋旨暇的果敢让补充团团长由衷钦佩。

在常村,蒋旨暇在队里除了领操学习外,还抱着手风琴到学校辅导音乐,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学校连续三年在当地歌咏比赛中名列前茅,女学生张明礼、男学生李德章分获个人演唱第一名和第二名。

或许正是演剧队的一路拓荒耕耘使蒋旨暇变得强大,战争让她更加成熟。短短年里,创作了《演戏》《人约黄昏》等个剧独幕剧《演戏》在《艺术部队》首期发表,从1940年的抗战前线,一直演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的北平,是三队的“打炮戏”之一。

蒋旨暇是抗演三队唯一扛枪的女战士,从延安、晋东南到常村期间,她多次只身穿越封锁线,到决死队向组织请示工作;她和男战友一样在荒山野地站岗放哨;她与男队友一起到土匪寨子宣传、谈判。

1941年春,抗演三队与抗演十队和抗宣四队一起,在洛阳连续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13场演出,蒋旨暇在《黄河怨》里,扮演了各种性格的角色,她那她那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带着火一样的激情,鼓动了许多国民消沉的心,一些思想消极的士兵随即重返前线。这期间,她的父母家人已移居洛阳,然而,她怕影响演出一次也没有回过家。

演出激起了洛阳人民的抗战热情,由于皖南事变爆发,也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盯梢。3月26日,在队长王负图带领下,抗演三队从常村重返二战区。长途行军前,蒋旨暇因一次手术后感染病情加重三天后不幸牺牲,时年23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抗演三队将噩耗告诉了她的家里。母亲带着蒋旨暇的妹妹从洛阳到常村,亲人在墓碑前的失声痛哭,更坚定了队友们与敌斗争的决心。

演三队在河南义马市的旧址,图为三所院落的其中一所

20168月,蒋旨暇遗骨迁葬至河南省义马市烈士陵园。2021年7月,义马市在常村修建了《抗演三队·黄河大合唱纪念馆》,蒋旨暇烈士的事迹被图文展出。

因蒋旨暇牺牲时尚未婚嫁,其妹妹的子女后人等亲属,希望他们看到此消息后,到河南义马市烈士陵园祭拜亲人英魂,看看烈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更希望湖北和全国红色寻亲志愿者们,伸出援手,为烈士尽快找到亲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