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病,应该怎么辨证论治?

 华民 2023-10-22 发布于吉林

I导读:《丹溪心法》中言:“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灵枢·本脏》中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这为皮肤病的外病内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皮肤病内治之理

我们中医对于皮肤病的认知其实是大道至简。

人体内的毒从内向外排放,有风寒暑湿燥火六邪,至于哪一个那是我们中医该判断的,对于我们开方施针具有指导意义。

简单说一下皮肤病的原理: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多见于外感邪气侵袭肺系而没有处理干净遗留的毒素在皮肤上发出或者是肠道的积食无法排泄导致的毒素发出在皮肤表面,因此,治疗此类疾患我给大家列出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图片

辨瘙痒

(1)风盛则痒:痒无定时,遍身作痒,皮疹无边,搔破皮肤则止,因风性轻扬,善行数变,为百病之长,易杂合他邪为患。


(2)虚盛则痒:久痒剧痒,多在午后及夜间加重,常见失血、伤津、耗气、损阳之证患者,因气血亏耗或阴阳失衡,络虚不和。

辨疼痛

(1)热盛则痛:疼痛遇热更甚,痛处红肿,肌肤灼手。

(2)不通则痛:疼痛固定不移,压之更甚,发无定时。

(3)不荣则痛:食后疼减,喜按喜温,皮疹色淡,肤温如常稍低。

辨丘疹

“疹治在脾”。丘疹的发生内责之脾胃失和,如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毛周角化症等,从调理脾胃入手,常选三仁汤、除湿胃苓汤、平胃散、四君子汤等加减。

辨结节

结节是皮肤表面或皮下出现的实质性损害。若表面色淡或皮色如常者辨为痰湿;结节色暗红者辨为血瘀;结节伴痒甚者常因血瘀兼风。内治分别侧重化痰软坚、祛瘀通络、化瘀祛风。

辨脓疱

热甚则化腐成脓,脓疱重在辨清热、毒。热轻毒不甚者,治以清热解毒,选五味消毒饮加减;热毒炽盛者,治以泻热解毒,选黄连解毒汤酌加生何首乌、秦艽、生大黄等。

辨溃疡

溃疡最常见病因是血热夹瘀,治以清热化瘀是常法。但临床上也可见溃疡久不收口、疮口色暗红,脓液清稀、新生肉芽组织色淡红者,内因气虚血瘀或阳虚血瘀,治宜益气化瘀、托腐生肌或温阳化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