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真正能够成大器的人,这两种能力,缺一不可

 辣农报告 2023-10-22 发布于湖北
作者:奈先生(shidianmingrentang)
全文精华,耐心阅读








“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
这句话庄子在《逍遥游》里有说过,意思就是和夏天的虫子谈论冬天的事他们是不会明白的,和井底之蛙谈论大海它们岂会懂大海的波澜壮阔。
普通人和高手之间的差距,说到底其实就是见识还有格局。


01/
见识


做大事的人不仅要有过人的才华,更要有过人的见识。
这里的学识除了是见多识广之外,还具有更多的洞察力和谋略。
历史上的管仲之所以能够成为齐国宰相,与鲍叔牙的学识是分不开的。
年少时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鲍叔牙知道管仲的家庭需要的花费很大,自愿多分与他一份。
在战场上管仲几次都先逃脱了,鲍叔牙也没有责怪他,因为他知道他这么做是因为家中年迈的母亲。
管仲有几次像通过帮他做一些事情来解决问题,虽然都已失败告终,但鲍叔牙还是很感谢他。
鲍叔牙认为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没成功只不过是时候还未到。正所谓“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意思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抱着“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态度。
随后齐国需要推举一位宰相,鲍叔牙毫不犹豫的推荐了管仲。
之后管仲很好的胜任了这个职位,并立下不少功劳。
我们所看到的人与事,只是我们的内心“选择”看到的样子。这种“选择”往往都是不易察觉的。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会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
一个人的学识和格局关系到他的财富的高低。


02/
格局


想要目光长远,纵观全局,仅仅靠我们的肉眼是没有办法完成的,需要让我们思想更上一层楼的是见识和格局。
秦末,刘邦率军第一次攻打咸阳,其他将领争先恐后的抢着宝物和美女,萧何却没有被宝物和美女所吸引,他很快就来到了宰相的府邸,将秦国的所有典籍、地理、律法等都整理了一遍,然后分门别类,记录在案,全部收入囊中。
后来,项羽一把火烧了秦国的皇宫,刘邦才能控制整个国家的局势,包括战略要地,人口分布,物资供应。
这一系列的资料,为以后西汉王朝的建立与巩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其中与萧何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后来,刘邦论功行赏时,在满朝功臣中,只把萧何比做人,可见萧何在刘邦心中分量之重。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一个人的见识和格局,决定着他所能抵达的高度。
大事,以识为主,见识上高瞻远瞩,才能先人一步,最终成事。
谁都不是天生坚强,谁的生活也不会是一马平川,总会有些磕磕碰碰。
行走世间,要学会眼光往长远看,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让遇到的困难都
为人生道路上的助燃剂。


03/
见识与格局,决定了你的成就


在清朝那段动荡的时期,为了保卫国家曾国藩创建湘军。
在国家存亡危在旦夕的时刻,让所有读过书的人,都来参与这场保国之战。
他在文章中感叹道: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他叮嘱“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虽然曾国藩是一位学者,但他的爱国心促使他自学战争。通过自己的实战经验,以及历史的书籍记载一点点的形成自己的一派,最后作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给清末带来了中兴盛世。
曾国藩说:“明有二端: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高明源于眼界,精明源于学问人无眼界,必无境界,无境界则谈不上什么高明。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结合,很大程度取决于眼界。打开了眼界,自然就打开了心胸。看一个人,不妨先看一看他的眼界。
凡成大事者,皆为眼界开阔之人。








作  者  简  介


文字可以点亮生活

奈先生,95后自由撰稿人,寻求比五官更正的三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要时刻保持正念,正心,用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在这里你会发现文字的魅力,和一颗充满真诚的心。在这里,你会有一个可以对话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