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节性痒疹迁延不愈,益气通阳,化瘀散结案。

 liuguozheng81 2023-10-22 发布于广东

汪某某,男,47岁,2023年4月6日初诊。躯干、四肢出较密集丘疹、结节、剧痒5年余。5年前始,皮肤开始起疹,自觉瘙痒,曾在多家医院门诊诊治,诊断为湿疹或痒疹,内服中药,外擦皮炎平、皮炎酊等,稍有缓解,但反反复复,形成结节,现皮损为密集绿豆大小暗红色结节,抓痕,结痂,痒剧,冬重夏轻,纳可,大便可。舌偏淡,苔黄腻,脉弱。

西医诊断:结节性痒疹。

中医诊断:马疥。

证属:阳气虚郁,湿热瘀阻。

治则:益气通阳,除湿清热,化瘀散结。

处方:生黄芪30g ,桂枝10g ,防风12g ,苍术15g,黄柏10g,炒苡仁30g ,白茅根15g,桑白皮12g,白鲜皮30g ,蜈蚣2条 ,全虫6g,通草9g 。14剂,水煎服。

4月20日后复诊:患者四肢、躯干皮损基本消退,痒亦减轻,舌淡,苔薄黄腻,脉弱。中药原方加三棱10g,莪术10g,14剂,药后证消人安。

体会:“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自序中说:“司命之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而阴阳之辨则为辨证之基础。本案病程数年,冬重夏轻,迁延不愈。“久病多瘀、久病人络”,阳虚而水湿不化,酿生湿热,湿热日久蕴结不散,瘀阻经络,气血循行不畅,每易致气滞血瘀痰凝或痰血阻滞,发为暗红色结节。以黄芪、桂枝益气温通,如旭日当空,外固卫表,内化水湿,铲除湿热之源,大队清热除湿之品以散既成湿热,借助全虫、蜈蚣走行攻窜之力通络散结,以除络脉瘀阻。诸药补清兼施,寒热并用,切中病机,故皮损很快消退,效若桴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