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柔并济——《赵谧墓志》

 书虸 2023-10-22 发布于山东
图片

设为星标⭐,谨防失联

《赵谧墓志》全称《大魏故持节龙骧将军赵谧墓志铭》,北魏景明二年(501)年岁次辛巳十月壬戊廿四日乙酉造。碑长方形,纵45.2厘米、横36.3厘米。

青石质,志文有界格,楷书。志文12行,满行15字,志共计152个字,字形约2.5厘米见方。2003年出土于河北赵县西封村,赵州桥之西南,原石保存完好,现藏于当地。

(手机右转90°欣赏)

图片北魏 《赵谧墓志》原石拓片

北魏是鲜卑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政权。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自称代王,重建代国,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图片北魏 赵谧墓志原石拓片局部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享国148年。

图片北魏 赵谧墓志原石拓片局部

魏碑体书法,主要指在北魏时期出现的一种书法字体,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形成的一种风格独特的楷书,书迹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摩崖石刻、造像题记、墓碑墓志等。魏体书法因其雄强刚健,结体独特,加之多为石刻,锋芒毕露,峻健爽利,为书家所称道。

图片北魏 赵谧墓志原石拓片局部

魏体书法虽名同一称,但形式多样,风格不一。按其时间的先后,大致可分为前中后三期。北魏前期书法初显雄强之风,但还未形成统一的书风。

图片北魏 赵谧墓志原石拓片局部

北魏中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以邙山墓志和“龙门四品”为代表的洛阳碑刻形成了一种书法风格,称为“洛阳体”,又称“北邙体”。书风险峻奇伟、体态新妍、结体严谨。

图片北魏 赵谧墓志原石拓片局部

北魏后期(书风延续至东、西魏乃至隋)书法则随南朝书风的传入,这种刚峻奇伟的“魏碑体”楷书渐趋圆润,端整秀雅,方圆兼施。

图片北魏 赵谧墓志原石拓片局部

《赵谧墓志》刊刻精细,字口清晰,无一缺损,字形方整严峻,厚重朴实,既不同于北魏前期的险峻狂野,也不同于后期的流丽俊秀,是魏碑中期“洛阳体”书风的代表之一。

图片北魏 赵谧墓志原石拓片局部

“魏碑体”具有多元的美学特质,它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与汉民族的内敛;融合了北方书法的古朴浑厚与南方行楷的新妍妩媚;融合了隶书的笔势开张与楷书的结体严谨。《赵谧墓志》书刻俱佳,在魏碑中亦属罕见,是广大同道习书之妙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