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佳禾 | 试论《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

 昵称37581541 2023-10-2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摘要:近百年来的《红楼梦》影视传播催生出了近百部影视作品,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仅就电视剧而言,相关影视作品时间跨度达四十年,空间跨度则包括了大陆、香港、台湾等多地,充分表现出了《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力。每种传播媒介与改编方式都各自存在优势和不足,显现出了《红楼梦》影视传播的诸多共性问题。本文将通过纵向梳理《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的历程,横向比较电影与电视两种传播方式,纵向比较不同改编方式的优劣来探讨经典小说IP改编与影视传播的可行性分析与文化意义,以期对《红楼梦》的影视传播作出新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红楼梦》;影视传播;创新;影视改编

《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首,是世界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像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现实与精神生活。如何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与传播引发了学界和社会的热议。







一.《红楼梦》影视传播背景与改编性







艾尔雅维茨在《图像时代》中曾指出:“在后现代主义中,文学迅速地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辉光所普照。”现代社会,文字逐渐让位于视觉主义,人们更习惯接受以图像为主的传播方式。在此种文化语境和社会背景下,对于经典文学的影视改编是一种在智能媒体时代文本的再传播。《红楼梦》本身也具备影视传播的改编价值。首先,《红楼梦》名气大,可谓是家喻户晓。其本身庞大的读者群为其的影视传播提供了基础;其次,《红楼梦》本身具备潜在的可改编性,即巨大的影视潜质。《红楼梦》全书情节众多,小说人物各有特色,涉及到的文学、历史、文化知识蔚为大观,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本身影视传播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二.《红楼梦》影视传播发展演变过程







《红楼梦》作为国内影视剧改编的重要IP,其影视改编与传播可谓洋洋大观、丰富壮丽、复杂多变。从1924年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艺术片《黛玉葬花》(片段) 被搬上银幕以来,《红楼梦》的影视传播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不平凡历程。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影戏化时期、“十七年”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新世纪(包括新时代)。由于作品众多,下文不再一一赘述,只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或电视剧来详细解读。

1.新中国成立前

《红楼梦》的电影改编起始于其戏曲改编。据考证,《红楼梦》戏曲改编始于1791年的仲振奎的《葬花》。1924 年,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版《黛玉葬花》是中国第一部由《红楼梦》改编的影视剧作品,由此拉开了《红楼梦》的改编序幕。由于京剧唱腔不适合传达较为细腻的女儿戏,所以反响平平。随后,1944年,由影星袁美云饰贾宝玉,周璇饰林黛玉的影版《红楼梦》尽管市场反应和艺术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但由于该电影被出口到海外,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也让《红楼梦》在海外获得了进一步的传播。

2.“十七年”时期

“十七年”是指 1949 年到 1966 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大陆文学艺术的发展虽然掺杂了一定的政治性,但因其创作人员的高素养和高水平,使《红楼梦》的影视传播作品较为优秀,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另外,当时香港社会的发展也使电影业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创作人员对原著的改动较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时期《红楼梦》的电影,虽然大部分仍旧套用原著中的情节和故事框架,但编剧和导演还是极大地融入了浓郁的现代气息,这也符合香港社会发展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文化及人们思想的变化情况。如1952年拍的《新红楼梦》、1956年的《黛玉归天》等,这些作品只表现了原著的一个情节或一段故事,整体上处于文本架空的状态。

3.20世纪70至90年代

20 世纪 70 至 90 年代,电视机成为民众娱乐和获取新知的媒介方式。这一时期是《红楼梦》的影视剧改编创作的高潮。各种类型的《红楼梦》影视剧改编作品不断出现,古代的和现代的、尊重原著的和脱离原著的、高雅的和庸俗化的均有体现,质量良莠不齐。其中最富有影响力的是1987版《红楼梦》,其当时的传播影响力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演员精彩的演绎、用心的服化道、高质量的顾问团队等因素共同促进了该版的成功。在电影方面,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谢铁骊导演的《红楼梦》系列电影与1996年的张玉嬿版的《红楼梦》。

4.21世纪至今

21世纪以来,由于商业化进程加快,《红楼梦》影视传播处于一种低迷状态。对于《红楼梦》的影视传播更多的是以地方台传播曲艺文化为主,如一系列越剧《红楼梦》。其中,10版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引发了热议,2017年的《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豆瓣评分高达9.2分,湖南卫视魔改的《红楼梦》被骂上了热搜。

基于以上梳理与分析,我们发现,《红楼梦》影视剧的发展是一个序列作品纵向的发展过程。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与台湾华视1996年《红楼梦》选择百八十回进行改编之后,10版电视剧《红楼梦》选择百二十回本进行改编,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的宝黛爱情主题与反礼教倾向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受到了华影版、孔雀版电影的影响。同样,在有了以往诸多“女宝玉”的铺垫,欧阳奋强饰演的男宝玉”形象则弥足珍贵;“黛玉葬花”的情节,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电影到电视连续剧,有前前后后的比较,才更能凸显出影像艺术与文学的不同。因此,《红楼梦》的影视传播是一个推陈出新、不断发展的过程。

图片







三.经典名著影视改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探究







1.影视改编文本的选择与主体故事重述

《红楼梦》是一个未完稿。曹雪芹只写完了前八十章,后四十章是由高鹗等人续写的。87版《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选择了脂评本,即忠于曹雪芹先生的原著。而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则严格遵循现今流传甚广的一百二十回。笔者认为,由于当今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流传较广,影响力较大。在《红楼梦》的影视传播中,应当以其作为蓝本。其次,由于《红楼梦》体量较大,在影视改编中存在整本改编或片段式改编的问题。以往,电影和戏剧由于时长短及表现手法等因素,大多只截取其中的一段作为创作的主体。如昆曲《葬花》、京剧《尤三姐》、电影《黛玉葬花》、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电影《红楼二尤》等。这种传播方式在具有浪漫主义的同时对原著删减过多,容易割裂与原著之间的联系。而电视剧则弥补了这一不足。正如“电影的优势在于虚构过程中造就的宏阔声势,而电视的优势则在于类纪实叙事造就的富于慰藉感的浅唱低吟。”如87版《红楼梦》将小说整本进行改编。全本改编,能够较全面、更接近地传达原著的内容与精神,因此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在《红楼梦》影视传播中,编剧应该尤其重视对内容的取舍问题。

2.对原著艺术精神的把握不足

何天平博士指出:“每一个时代,对电视剧的创作,都需要在原著中,找到足以启动现代观众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的内涵,寻求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的叙事方法,才能给观众带来真正的审美感。”首先,忠于原著精神是《红楼梦》影视传播中的重中之重。但是过多地拘泥于原著就成了照搬。1987版《红楼梦》虽然获得了成功,但仍存在诸多不足。王扶林导演删去了小说中大量神话传说、梦境之类的内容,这与小说文本所建构的艺术精神是相悖的。而常被诟病的10版《红楼梦》则保留了小说中的太虚幻境、梦幻等元素,显现出了一种空灵之美。其次,除了表现强烈的反封建主题和宝黛爱情悲剧以外, 少数影视剧刻意突出“宝黛钗”的三角恋关系与大宅门里的勾心斗角。这有损于原著的艺术精神。再次,现代社会对《红楼梦》影视传播的改编和接受还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猎奇和媚俗的倾向。例如对“秦可卿”形象的塑造。部分作品如《红楼春上春》突出其“爬墙”,即与公公贾珍的乱伦,忽略了其灵性诗意之美。再如,上海复旦影片公司曾拍摄的电影《红楼梦》也颇具新意。制片人为迎合时尚,让大观园”的人物一律穿上时装。其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足登高跟鞋,头扎白绸结,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综上所述,影视作品既不能完全照搬原著内容,要在以小说文本为依据的前提下深入表现厚重的思想内涵,也不能完全对小说文本完全架空,拍摄媚俗和富含商业化气息的作品。

3.诗意化建构的缺失

《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歌、判词、典故等,这些对于揭示人物命运具有重大作用。《红楼梦》的叙事方式是草蛇灰线、伏线千里,并不像《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因此,在其影视传播的过程中,大部分作品都是直接展示戏剧冲突,并没有进行这种诗意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原著的魅力。在87 版《红楼梦》中,林黛玉在落花飞舞中泫然而泣,便很好地展现了这种贴近又变化的灵性。而10版中在黛玉葬花的情节中,不少观众吐槽演员是在“锄地”而非“葬花”。演员表演功力不足,演技过于刻意。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男声旁白的运用也使呈现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红楼梦》影视传播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手法进行诗意化建构,包括音效、氛围的营造以及巧妙的情节设置等。这一点可以学习借鉴越剧版《红楼梦》,为作品注入更多的激情、诗意与灵性,更加凸现作品的诗性之美。

4.现实环境下的传播力式微

如今,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红楼梦》的影视传播遇到了瓶颈与难点,以《红楼梦》为蓝本创作的影视剧锐减,综艺节目和戏曲节目增多。商业炒作、急功近利、浮躁潦草的影视作品频出。如湖南卫视《美好年华研习社》中拍摄的一期以《红楼梦》为主题的综艺秀,节目主旨为追去自由,反抗命运。刚开始该节目出圈的是好看的服化道,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服饰。后面画风突转,节目组安排了一众男演员对书中又灵又美的红楼女儿进行恶臭的评头论足,如评判林黛玉不懂礼教,是个无用之人;反复强调贾探春为庶出之女,地位卑贱等等。这档节目主要存在一下问题。一是曲解了书中经典的剧情,如将黛玉葬花说成行为艺术,是表演给贾宝玉看的。二是扭曲了主角的价值观。节目中的“林黛玉”反复自述自己为无用之人,“贾探春”因为抽签喜得贵婿而沾沾自喜,王熙凤尖酸刻薄爱说闲话等等无一不在是对《红楼梦》的扭曲黑化与讽刺。三是三观不正。剧中充斥着拜金主义与消费主义。在节目中,编剧想要在《红楼梦》影视中融入现代元素,但是过度的娱乐化却适得其反。例如对林黛玉角色的塑造。导演没有抓住古典文化神韵,秉持着刻板印象将林黛玉塑造为“无用美人”。众所周知,林黛玉是个才女,“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她的名句。因此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一方面扩大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但是另一方面又扼杀了普罗大众的想象力,将观众对于小说人物的认知囿于影视剧中所塑造的。因此我们又对《红楼梦》的再次影视重拍冷眼忧思,期待它能够达到像贾雨村的诗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传播效果。







四.《红楼梦》影视传播的文化意义与“古典中国”建构







1.“古典中国”幻像的重构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典型代表,已经被海内外受众所熟知,成为他们构建关于“古典中国”的一种中介。小说所描绘的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早已成了成了“古典中国”的一种象征。影视中所塑造的的“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大观园”等早已成为人们家喻户晓的文化意象。人们通过与《红楼梦》有关的影视作品去结构或重构古代的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楼梦》的影视传播为大众提供的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情感的需求和欲望的满足。

2.《红楼梦》影视重构“古典中国”映像的方式

《红楼梦》影视传播中所建构的“古典中国”的映像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海内外建构中国文化认知具有关键意义。以《红楼梦》为文本创作的影视通过多种方式来建构“古典中国”的映像,主要包括物质方式,精神方式以及文化习俗三种。其中,物质方式是指通过在影视剧中直接展现古典建筑、自然景物、茶杯器皿等等来塑造“古典中国”的映像。例如在87版《红楼梦》中,从作为主要拍摄场地的“大观园”、“荣国府”等古典建筑到剧中人物的服饰、器皿、妆造等,无一不体现出了浓浓的中国古典韵味。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得以在银幕上看到古色古香又精致典雅的“古典中国”映像,海外华侨以及外国也可以从此处一窥理想中的古代的中国形象。另外,导演和编剧在《红楼梦》的影视传播中也娴于通过突出女性化特征来建构“古典中国”的映像。这也是基于《红楼梦》小说具有显著的“女儿化”特征为背景的。不难发现,大多数影视剧都抓住了《红楼梦》的女性化特征来进行创作的。。他们以颇具古代装扮的女性形象为视觉中心,由此塑造出了一个温馨美好甚至有点魅惑的“古典中国”映像。人们对电视和电影的观看与欣赏都伴随着情感和认同的介入。但是我们要明白,《红楼梦》影视的生成与传播是当代人二次创作的结果,其中免不了当代精神与现代意识的介入。正如“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红楼梦》影视剧中所塑造的古典中国映像是一个虚拟的历史形象和现代人所做的“古典梦”,既不是对历史的模仿,也不是对历史的复制再现。因此,可以这样说,《红楼梦》影视重构的“古典中国”映像的实质是虚幻的现实或虚构的历史,是个梦中之梦。

3.《红楼梦》影视传播的文化意义

笔者认为,《红楼梦》古典名著的影视化传播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啸聚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引发受众的共鸣。其次,经典名著的影视传播的意义在于文学的普及化与大众化,同时也能丰富作品的传播方式与时代价值。最后,以《红楼梦》为内容的影视剧是海外受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对于展现“古典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结语







自从小说《红楼梦》与电影电视联姻以后,《红楼梦》的影视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在当代影视传播中,人们运用了多种方式如影视技术手段、蒙太奇手法、演员的形象魅力和技巧和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等来表现原著的思想内涵。如今,《红楼梦》的影视传播遇到了瓶颈,“打造影视精品”已经成为当前《红楼梦》影视拍摄的共同呼声。影视创作者既不能亵渎经典,也不能失去观众,要善于寻找文学原著与当代观众审美之间的契合点,做到既赢得观众的同时赢得市场,重现《红楼梦》在当代影视传播中的光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