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 怎样才能把情感类的文章写到读者的心里去

 新用户35002012 2023-10-22 发布于四川

艾小羊高效写作圈

公众号ID:

xiaoyangxiezuo

关注

现在很多朋友都在写文章,爱读情感类文章的读者还不在少数。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怎样才能把情感类的文章写到读者的心里去。

第四百七十五期

 图片

情感类文章靠什么打动读者

从心理机制的角度说,什么叫感动?感动是指人的内心因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同情、温暖、激动和敬仰等情绪体验。
文学上,把这种感动称为“共鸣”,指的是读者与作品中内容(尤其是人物)自然建立联系,从而引发情绪上的“地震”。
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感动必须是你情我愿,双方情感频率一致才能产生的。要期望一部作品感动所有人,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戏剧更容易感动老年人;韩剧更容易感染年轻男女;而木偶奇遇记之类的故事更容易俘获小朋友的心。
这都是我们常说的情感共鸣。
伟大的作品因其情感频率与绝大多数读者都能吻合,因此它们感动的力量和范围就比一般作品要大得多、广得多。所以,只有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文章,才能走到读者心里去。
先说说内功心法

 图片

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但凡有写文章经验的作者都知道,单靠技巧写出来的文章,真的很难打动人,尤其是情感类的文章。
从根本上说,写情感类的文章,得要有切身体验,而后有感而发。这样,文章才有感动他人的基因。
为什么很多时候把写文章比作是十月怀胎呢?
因为需要作者把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情感经历,像炼丹一样,加以酝酿、发酵,最终才能写成动人的作品。
说白了,先让自己感动,再化为文字去感动别人。

 图片

文章要作艺术加工

要求文章有真情实感,并不等于写文章完全照搬照抄生活原样。
啥叫艺术加工?简单来说,为了某种情感更加集中和突出,可以发挥想象,对某些素材加以裁剪、组合甚至适当的变形。
举个例子来说吧。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了凸显社会对人物的异化和人情的冷漠,作者通过大胆想象,描述了主人公格利高里突然变成一只甲壳虫的奇异经历。
这就把人们因异化引起的恐惧、愤懑和抗争写得异常鲜明了。
必要的艺术加工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毕竟,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再说说具体的技巧

 图片

借助具体的事物

通常,人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写出来且打动人心,就必须显性化。如何显现呢?就是借助具体的事物。
举例来说,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是如何把自己对江南的思念之情写出来,并且传达给咱们读者的呢?
如火的江花,碧绿的江水,月下桂子和澎湃的潮水等,正是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事物,将词人对江南的喜爱之情,呈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这些景物连同情感一起走进了我们内心。
描写传神的细节我们都知道,细节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原因就在于细节特别能给人真实感和现场感。
写人记事或者写景抒情的文章,如果能描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所要传达的情感也就随之走到读者心里去了。
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描写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后:“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得得,锵锵!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悔不该,呀……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这一段语言细节描述,写出了阿Q套用《龙虎斗》中的戏文,表现自己的得意。从而把作者对阿Q盲目乐观的讽刺和同情,表现得可感可触。人物和情感因此能一并走进读者心中。

 图片

总结如下

情感类文章主要通过“共鸣”,走进读者的心里。要达到共鸣,作者首先要有切身体会,并用心酝酿,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同时,写作时可通过适当的艺术加工来突出情感,使其鲜明。在具体的技巧上,可以借助具体事物和细节描写,来达到表情达意,使文章深入人心的效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