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这个人(4)——高中与记忆力(下)

 淡味茶原创文艺 2023-10-23 发布于山东

我这个人(4)

高中与记忆力(下)


     读了两年高中,学习好,是我引以为荣的事,这份骄傲,其实是夜郎自大,有中专考试成绩为证,分数上线一点点,差点落榜的结果,有点打脸。中专考试,毕竟是最后才经受的检验,这之前的两年间,我一直在沾沾自喜中,满满的自豪感。
我入学是进的七班,六个普通班之一。从高一到高二第一学期,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我的成绩都是班级第一名,年级前三名(六个普通班)。
每一次的成绩榜,都要贴在路边墙上,开头是年级前三名的名字、成绩和所在班级,字体是大号的,三个名字下面画一条横线,横线以下,是分班排序的,每个学生的名字和成绩。
高一,一次数学年级统考之后,获得学校嘉奖,奖品是一本《代数解析题集》。全年级得奖的同学有13个人,四个重点班10人(95分以上),六个普通班3人(90分以上)。
凭着考试成绩,高二第二学期,我从普通班进了重点班。
一中招收重点班,始于我们这一级(十七级)。决策来自县教育局,之前一中只招城关公社和县城的学生,重点班面向全县招生,是从各乡镇中学碗里“拣好饭吃″,不是教育局下指示,一中“不敢”干这活,也干不成。
十七级招了四个重点班,排序1,2,3,4。城关公社和县城的各个初中,没有考上重点班的学生,照例还要来一中上学,这些学生招了六个班,连在重点班之后,排序5至10,称为普通班。到了十八级再招生,所有班都是全县的重点班了,城关公社剩余的学生,有了新学校,叫做农业中学,他们去那里上学了,农中后改为职业中专。
十七级招生人数,比往届增加了很多,师资力量自然就紧张了。重点班是重点,学校把好一点的老师,集中到了四个重点班,这些老师,都是六十年代分配来的大学生,教龄长,经验丰富。
普通班配备的各科老师,就差点事了。有教过高中的,有从初中部调过来的,有恢复工作返校教书的,有送走十六级毕业班,调配到十七级的老师,也有刚毕业的年轻老师。
重点班的老师,从入学到毕业,中间没有更换过。普通班的老师更换得比较多,高中两年,四个学期,每个学期都换过老师。
高一两个学期,我在七班,教课的老师,先后有11位。
语文:杨金英(班主任)。数学:白立水。化学:李庆江。英语:张金义。体育:庄老师。历史:ⅩⅩX老师,陈云卿。政治:贾福生。物理:XXX老师,刘老师,周茂荣。
物理课,两个学期换了3个老师,第一个老师,教的时间很短,没记住名字。第二个老师,教了将近一个学期,也把名字忘了,只记得老师姓刘。周茂荣老师,高一第二学期开始教,高二第一个学期没结束,他就调到农中去了,七班物理课,又换了新老师,这个时候,我已经去了新十班。
第一历史老师,没有记住名字,他教课时间很短。记得他上课时,讲母系社会,说过一句话,很有意思,“原始人没(有)爹”。这句话,把母系社会,实行族外婚,父亲是氏族之外的人,子女属于母亲所在的氏族,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的氏族制度,讲的准确,形象。
第一个物理老师,第一个历史老师,都是刚刚恢复工作,回学校教课,年龄不小了,从皮肤颜色,脸上的皱纹,都看得出来,是在农村长期劳动过。
高二第一学期,上半学期,我还在七班,语文,数学,化学,历史,体育,这五门课,换了新老师。学期中间,物理课也换了老师。
语文:蔡振德。化学:于银龙(班主任)。数学:周德学。外语:张金义。历史:姜玉兰。政治:贾福生。体育:褚立成。物理:周茂荣,XXX老师。
我们高一入学不久,十六级分了一次班,分成了快班和慢班,还分出了一个文科班,文科班在原来的理化室上课,班主任是蔡振德。快班的学生,是从全县各个中学(包括一中),按统考成绩选拔来的。十六级其余的学生,进了慢班和文科班。
各乡镇中学的尖子生,被选拔来了,同时也有一些老师,从乡镇中学调入了一中。我记住的学生,有一个名叫刘印芳的,男生,来一中后,成绩也是前几名,能记住他,是因为一个男生,名字像女生,还和我们班一个女生同名。调来的老师,我记住的有孟发(凡)成,李宝峦。
十六级分快慢班,这个做法,应该是有效果,校领导把这个办法,又用到了十七级普通班身上。按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从六个班选拔尖子生,组建了新十班,老十班,除了留下的尖子生,其余的学生,分插到另外五个班里。
高二第一学期,下半学期,我在新十班,教课老师有8位。
化学:李庆江(班主任),物理:王老师。数学:张老师。语文:陈元煌。体育:褚立成。外语:郑纪本。政治:贾福生。历史:姜玉兰。
高二第二学期,上半学期,我在二班,教课老师有7位。
物理:张承勤(班主任)。数学:王化新。语文:彭友杰。化学:付坤争。外语:田金湖。政治:刘良。体育:张洪昌。历史课不上了,理科高考和高中中专考试,不考历史。
我从新十班转到重点班,是学校安排的,一起转过来的,有4个人,我和风刚同学,进了二班,另外两个同学,进了一班。为什么要从新十班转学生,为什么转了4个人,为什么去了一二班,而不是三四班,那是校领导的想法,我们不知道,起码我是不知道。
高二第二学期,下半学期,我在一班,任课老师和在二班时一样。
从二班转到一班,也是学校安排的,期中考试之后,以这次考试成绩划线,一,二两个班合并调配,线上的同学集中到一班,线下的同学,集中到二班。三,四两个班,也是这样合分的。
我被分到了一班,一班的班主任,是彭友杰老师。这个时间,课程已经讲完了,剩下的就是复习了。不知道学校这么搞,有多大作用,任课老师没变,只是换了个教室而已。
临近高考,又分开,各回各家,我和老二班的同学,一起回了二班。其实这一次分班,只是一个临时性的举措,就是组合在一起复习,学生还是各自归属原来的班,我的毕业照,还是在二班照的。
照相那一天,全年级各个班,依次排序分开去照。二班照完,我向七班走了过去,心里想的是,和七班的同学们一起照个相。走到最前排教室西头,看见七班教室外(前排最东边一个教室),站着许多同学,大家在等待集合列队。探头看了看,心里又犹豫了,人家这是毕业照,我已经不在七班了,万一同学们没人理我,或者被老师拒绝了,那就太尴尬啦,这样一想,又转身回去了。
后记:
我上高中时,学校的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
书记:李洪敏(后调离),张荣庆〈接任)。校长:李金商(商,是这个读音,不是这个字)。教导处:杨勤普,张志成,张桂兰。教务处:孔祥山,杨风成。团委书记:侯守训。后勤处:谢保管,杨连成(司务长)。
许XX,辛XX,还有一位瘦高个,常年戴帽子的老师,不知道他仨人的职务,只知道是校领导。职工:杨校医,高庆家(电工),杨师傅(清洁工)。
还有伙房4个师傅,理化室的一个老师,门卫大爷,记得模样,当时也不知道姓啥,叫啥名字。
我上高中时,学校的样子。
进校门,门西是门房,房北一棵大树,树上挂着一口铁钟。门房西,是一片空地,直到校办工厂,种着果树。门房对着的路东,也是空地,直到东墙。门口的路,过了空地,是个三叉路口。
直向北,通向办公楼(两层),楼中间有圆拱顶的门洞,过门洞,往北通向理化室,理化室往北,是一片树林,树林北头是伙房。
向右拐,前行,再左拐,是一条南北方向的路,路东的平房,从南向北,依次是初中教室(23级,24级),高中教室(先是16级,后是18级),教师宿舍,学生宿舍。
向左拐,前行,再右拐,也是一条南北方向的路,路西的平房,从南向北,依次是高中教室,职工宿舍,学生宿舍,学校用房(有校医室,仓库,体育器材室,职工宿舍)。
高中教室有三排,南起一,二排,是老房子。我高一入学,在二排东起第三个教室(七班),高二第一学期,搬到了第一排,上半学期在东起第一个教室(七班),下半学期在第四个教室(新十班)。
第三排教室,是新房子,有四个教室,东起分别是一,二,三,四班。教室后边是两排职工宿舍(老房子)。
第二排职工宿舍西头,有三间房子,门朝北,是学生混合宿舍,住着六个普通班住校的男生,还有三班的五个学生,我没去重点班之前,也在这里住。
职工宿舍往北,也是学生宿舍,这些宿舍是北屋,都是新房,四个重点班住校的男生,住在这里。
这片平房的西边,是操场,操场南到校办工厂,西到围墙,操场北头,有一个高台子,台子北边,有养猪的猪圈。

新书推荐,

公子少白著

封面设计:咖啡的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