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处理主生产计划编制问题?

 PMC资源网 2023-10-23 发布于四川

前言



在制定主生产计划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怎样实现主生产计划与产量计划的无缝衔接,如何保持主生产计划的稳定性等。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主生产计划与产量计划之间的联系


在编制主生产计划时,应根据总生产计划中的产量计划来计算主生产计划量。产量计划的设计按产品系列编制,主生产计划按产品型号编制。在产量计划的转换过程中,要将产量计划分解为一定时期内每个特定型号产品的需求。

在分解主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不同型号的适当组合

在分解主生产计划时,首先考虑不同类型产品的适当组合。例如生产一款车型相似的车,就可以组合生产。

某家中外合资企业的汽车生产企业,每个月都会接到超过产能的订单。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生产时,采用先进先出、紧急订单紧急生产和相似型号的汽车一起生产的模式。这种方法使得该公司在面临许多订单时也很少延误交货期。

2.平衡库存和订单数量

按周计划,不同型号的现有库存要确保其与已有的顾客订单量保持平衡。

如在轴承制造企业中,车间管理人员收到的生产计划是以周为时间单位的。在编制计划时,计划人员已经协调了需求和库存以及企业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生产管理人员只需要根据订单分配每日生产计划。管理人员表示,保持库存数量和订单量平衡的计划大大简化了生产过程,避免了因库存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而停工,车间生产没有了顾虑,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不受库存的限制,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生产任务。

主生产计划是对产量计划的具体,要体现产量计划的意图。但是,再合理的生产计划,在生产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这时候就要尽量保持主生产计划的相对稳定。




二、主生产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受动摇


当主生产计划发生变化时,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主生产计划量,都会引起一系列计划的变化和成本损耗。

1.增加主生产计划量

当主生产计划的量增加时,可能由于物料短缺,任务分配会变得复杂,甚至延迟交货。

某汽车生产企业生产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法,供应商租用该企业车间作为临时库存场地,以便为生产线及时供应零部件。因为某个零件的短缺会直接导致生产线停止运转。为保证汽车的生产效率,双方约定因供应商原因造成的生产损失由供应商承担。在上述情况下,当供应商缺货时,就算是高价采购应急的物料,都需要避免生产厂家出现停产,但其生产成本可能会增加。

2.减少主生产计划量

当主生产计划量减少时,可能会导致多余物料的积压,这样不仅会占用库存资源,还会增加库存成本,如果零部件有保质期限制,损失可能会更大。

某企业上半年接到的订单大部分是某型号部件的生产,在下半年制定主生产计划后,采购部门根据主生产计划的要求预订了许多零部件。在生产计划开始实施时,由于没有相应的零部件,这类零件被大量积压在仓库中。

针对上述情况,企业采取的措施是设定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主生产计划不发生变化或不易发生变化,也就是使主生产计划相对稳定。

一个企业经常接到很多临时订单,其生产计划就会形同虚假。虽然计划人员在制定计划时绞尽脑汁,但当计划实施时,会被管理者指责改变作业计划。后来管理人员规定,在四周内,无论什么原因,如果没有特别授权,计划内人员不能随意改变主生产计划。

实施上述策略后,企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生产的稳定,可以避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计划的调整和外协件的紧急下单方面,从而在相对稳定的计划下安排工作。

当然,确保一段时间内生产计划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不处理临时需求。针对此类问题,企业可以在稳定生产后再停留一段时间,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后,恢复稳定生产,保证企业的持续盈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