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度就好,不压制不放纵

 是阿乔啊 2023-10-23 发布于新疆

最近在读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如何应对心里的难》。

刚开始是被书名吸引,想要知道怎样能解决自己的痛苦、何能让自己不陷入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中

现在读了一两章之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并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解决办法。

因为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这一路所获得的体验和经历都是不一样的。

书里所给的方法,是一个总体的框架,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

我们能做的,就是顺着本书的思路,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一点一点地跟自己和解,找到让自己能走出困境的路。

今天触动我的最大的一个内容是:不压制不放纵。

不知道你曾经是否有过让自己受委屈的体验?

或许是父母不顾你的意愿要求你去参加各种补习班,你内心完全是抵触的,但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为了不引发进一步的争执,你选择了压抑自己内心的不适,压抑自己想要和父母吵架的冲动,选择了妥协。

在一个气氛比较紧张、不舒适的环境里,你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于是选择压制这种方式被迫顺应环境。

这种长期压制自己感受的行为,会造成自己感知能力的减弱,面对可能的选择,无法清晰地说出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谈到同龄人所渴望的生命梦想,一脸的漠然;谈到未来,能关注到的仅仅是一两天之内的事;谈到行动,一切行动的标准只有一个—不让自己难受。

当我们试图压制自己的不快、麻醉内心的痛苦时,我们同时也麻痹了身体感知快乐的能力。

一旦不能感受快乐,我们的生命就将丧失意义,然后我们会进入一个无尽悲惨的负性循环。

我曾经为了讨好别人做出过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大一的时候早上去买饭,室友其实并没有要求我去给她们带饭,但是我会主动选择给她们带。

其实那个时候我们都还刚认识,大家关系并没有那么熟络。

如果是很好的朋友帮忙带饭的话我也不会用“讨好”两个字形容。

当时的自己的确是会把另外五个人的早餐也买好带回来,也确实有讨好的意味。

现在想一想,我内心也并没有想要帮她们带饭,但是为了能让她们对我好,为了能和她们成为朋友,我选择了这种方式融入她们。

而这种行为其实是压制了我内心不舒服的感受的。

事实证明,大学这几年虽然跟室友的关系相处得挺和谐融洽的,但是如果说能不能成为朋友,我觉得还是有待商榷的。

而很多时候当我选择去讨好对方,我总是让自己过得很别扭,很拧巴。

我想,这就是书中提到的无法感受快乐,让自己陷入一种负性循环吧。

书中另一个观点是:“放纵欲望也会导致感知能力弱化。

这一点书中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有研究发现,与完全不看色情图像的男人相比,经常观看这类色情作品的男性脑部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研究学者指出,观看色情图像越多的人,其大脑中与奖赏反应机制和动机性行为有关的纹状体区域的体积越小,而纹状体中会对性刺激做出反应的一块区域活跃性也明显变差,同时观看这类图像的时间越长,其纹状体和负责行为与决策控制的大脑前额叶皮质间的连接就越差。

换句话说,这种特定行为的放纵,会导致大脑萎缩。

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有些人不恰当地选择一些放纵方式让自己走出困境。

比如沉溺于色情网站、过度抽烟、频繁酗酒等等。

其实我之前也有过,晚上会频繁看xhw获得那种忘却烦恼的感觉。

不过时间久了,真的,每天精神力会越来越差。

幸好现在自己选择了及时止损,至少没当初那么频繁了。

咳咳,在此也是希望读者朋友能明白过度放纵这种行为是会伤害我们大脑,也会消磨我们的意志力和自控力的。

一时放纵一时爽,放纵到头悔不已。

不管是压制还是放纵都是不可取的,会渐渐弱化我们的身体感知能力,陷入困境走不出来。

书中也有提到具体怎样重建我们的弱化能力,目前我看到的方法类似于冥想。

无论你在坐着、站着或躺着,都展开肩膀,挺胸抬头,将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搭在另一只手腕上,闭上眼,做一次深呼吸,然后觉察自己的脉搏跳动。你在感觉到脉搏跳动后,用鼻子慢慢地吸气,同时尝试觉察脉搏速度的微小变化,然后慢慢地吐气,用心体会呼气时脉搏速度的变化。如果你暂时没有觉察到脉搏速度的变化,也没有关系,在慢慢地吸气、呼气的同时,继续感受脉搏速度的变化。你还可以设定5分钟的闹钟,在这5分钟里就静静地体验手腕和指间脉搏的跳动频率、撞击力度、变化节奏,去感受身体清晰、自然的律动。

所以,一切适度就好,不要压制自己,也不要一味放纵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