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仍有300万日本人,最后是如何处置的?

 心容乾坤 2023-10-23 发布于河北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暗自向归属于沈阳的南满铁路行军,趁着夜色在铁轨旁放置渣药,炸毁铁轨。随后,却将罪行诬陷给中国东北军,并以此为“引火线”,将炮火对准沈阳,轰开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大门”。

由此,日本展开对东北地区展开的大肆侵略。由于蒋介石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使得东北三省在一周之内全部沦陷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日本在占领东北三省之后,并没有再继续加紧对中国其他地区的侵略,而是向我国输送了大批的日本移民。

日军为何要把日本人民送往我国?其中暗藏了什么居心?抗战胜利后,这些日本居民被如何处置?今天,让我们一探究竟。

狼子野心 昭然若揭

1931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相继爆发经济危机,日本也难逃其难。仅一年时间,日本股票指数就下跌了37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下跌29.3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多数倒闭,大型企业面临停业危机,日本通货紧缩导致的经济危机使得日本居民苦不堪言。

为了能够迅速解决日本当前的困境,日本政府仿照美国政府的经济举措实行,却毫无起色。于是,日本政府开始将目光放向国外,企图用武力侵略,夺取更多的资源。

而此时的中国,由于国共两党处于对立面的关系,各方势力为了争取政权,不惜一次又一次地发动战争,国内局势一片混乱。而中国东北三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资源胜地”,土地肥沃,资源富足。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将东北三省占为己有,以获取丰厚的资源来缓解日本通货紧缩,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有效方法。

于是,日本便把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了中国大东北。为此,日本政府蓄谋许久,并在8月19日一步步地拿下东北三省。然而,在一举得势后,日军却没有乘胜追击,反倒是停下了侵略的脚步。

这一举动引得中国军民的不解,为何日军在获胜后,没有乘胜追击呢?日本政府又在蓄谋着什么呢?

就在所有人都在猜测日军的下一步动作时,日军已经在暗中筹谋着他的移民计划。

1936年5月,“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在日本关东军的统筹安排下正式展开。起初,日本人民在听到这一消息时心中毫无波澜,日本人民认为,无论中国东北条件有多好,都不及这个养育了他们半生的地方。为此,日本政府头疼不已。

但即使如此,日本政府也没有就此放弃他们的“移民策略”。为了让日本居民可以心甘情愿地前往中国东北生活,日本政府开出了一个令人心动的好条件。日本政府声称:“凡是自愿移民中国的日本居民,不仅会享有国家丰厚的补助,而且还会得到上百亩的田地。”

此时的日本仍没有从经济危机中完全恢复过来,日本居民的失业率仍极高,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日本约有一百多万人处于无业状态,没有工作,就没有生活经济的来源,人民生活状况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

因此,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与其在国内艰难地生活,不如去中国享受荣华富贵,还有免费补助拿,这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于是,大批日本平民纷纷报名去往中国东北定居。

然而,这一切还仅仅是日本计划中的第一步。当来到中国的日本居民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便开始聚集日本军兵,分部队分区地对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人民,展开疯狂的掠夺。仅数月,就有近五百万东北农民,不仅失去了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还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家园,以至于最终不得已流离失所,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反观日本移民,他们不仅打着“日本开拓团”的名号,心安理得住着别人的家园,种着别人的土地,甚至在维持自己生计之余,还能为日本军队提供大量补给。

但这还只是日本蛮横无理掠夺行为中的一小部分,日本军民几近疯狂的欲望且远不止于此,他们的狼子野心是把暂时的占有逐渐演变为永久的私有,更确切地说,日本人要让中国的土地改名换姓,变成他们的国土。为了达到了他们的目的,日本政府开始煽动大批日本青年女子来到中国,和当地的日本青壮年结婚生子

群起攻之 美梦破灭

一切都顺利地进行着,日本军民在中国的国土上安居乐业地生活着。可一切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中国军民又岂会让异国人在我国国土上如此放肆呢。就在日本政府为自己的“繁衍计划”而沾沾自喜时,战争的局势出现了转折。

为了挽回自己的家园,中国军民抱着血拼到底、誓要夺回国土的决心,用“小米加步枪”将日军打得节节败退。由此,号称“战无不胜”的日本军队遭遇接连的败仗。此时的日军已经不再位居上风,开始处于不得不转入后退的局势。但面对东北游击队、中国抗日军队,日本军民凭借着700多万的兵力,顽强地抵抗着中国军民强烈的反攻

然而此时,在大战的西方,世界第二次大战的源头——德国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而由于此次战争,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以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深受其害。因此,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快点结束这次战争。为了将损失降至最小,各国一起联名上报,交由联合国,以国际舆论和各国军事威胁,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自视甚高的日本却对此熟视无睹,置之不理。因为持续的战争已经严重伤及美国和苏联的利益,所以美国和苏联对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于是便决定采取多种武力措施督促日本投降。

作为中国曾经的盟友,苏联当即派出了近乎日本关东军两倍的兵力出征中国东北,希望能迅速解决掉日本在东北的残余关东军,让日军就此收手。面对苏联派出的强大军事兵力,即使日军再顽固抵抗,也终究是寡不敌众。

在苏联的猛烈攻势下,日本关东军迅速败下阵来。70万的关东军,有10万死在了战场上再没起来,剩下的则全部被苏联作为俘虏。又加上美国想要在日本境内试试原子弹的威力,于是,在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

原子弹爆炸之后,全市都笼罩在巨大的蘑菇云中,因为蘑菇云在短时间内难以消散,不少人因吸入其中有害物质而身亡,除此之外,原子弹巨大的冲击力致使城市中的建筑全部倒塌,无一幸免。顷刻间,一座现代化城市即变为废墟,日本居民对此感到异常绝望。

遭遇了美国和苏联的前后夹击,又见识了原子弹的威力之后,日本政府便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立即下令宣布日军实行无条件投降,并主动请求尽快签署投降书,各国停止对日武力对抗。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军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以大获全胜而结束。一时间,中国举国欢庆,军民额手相庆,全国各地一片喜气洋洋。而那些霸占我国土地和房屋的日本人,自然而然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处安身。

由于日本军队是投降方,是战败方,因此,那些之前日本“移民”被日本军队遗忘在我国东北境内。而对于该如何处置在我国的日本平民,自然而然成了抗战结束后最紧要的问题。然而,此时日军战俘和日本居民加起来,已经超过了300万,数字之大令人惊讶。

根据国际惯例,战争一旦结束,无论是战败方还是战胜方,必须马上遣返各国战俘,不得拖延。然后,由于我国此时刚刚结束战乱,国内百废俱兴,形势不容乐观。若想把这些将近300万的日本居民全部遣送回日本,对于目前内忧外患的中国来说,实在是并非易事。

正在中国政府为日本人的何去何从再做打算时,日本政府却先按捺不住了,他们强势提出让居住在中国的日本人继续留在中国,意图在中国安插属于日本的眼线,继续完成之前未完成的“移民侵略计划”。

然而,日本的野心,中国政府又怎么会毫无察觉,更何况中国人民怎能容忍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人还留在中国横行霸道。在听到日本的请求后,不仅中国人一百个不愿意,就连在远处观望的美苏两国也态度坚决地称;“必须要把所有日本人遣返给日本。”

在我国再三考虑后,决定要把日本分批遣返回国,绝不给他们留下任何卷土重来的机会。而日本政府曾经想要把中国“占为己有”的痴心妄想,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以德报怨 感恩回馈

为了能够在不影响国人生活的前提下,顺利将所有日本人分批遣返回国,我国专门分别划定了日军和日本平民的集中安置点。

但日军和日本平民在得知,中国设立了集中安置点以后,心中异常忐忑不安。因为虽然他们没住过集中营,但也没少听说集中营的事。即便是像美国那样的大国,在对待集中营的战俘时,也是“毫不客气”。

当年德军战俘在美国的集中营的生活,可以称得上是惨不忍睹,集中营非常简陋,只在四周围了一圈带电的铁丝网,他们整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晴天时被暴晒,雨天时阴冷无比。每天的吃食全都是半生不熟,抑或是来路不明也未可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连猪食也不如。”更可怕的是,他们根本没有专门设置厕所,吃喝拉撒全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只是想想,便觉得那里混臭无比。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许多战俘们都很难不生病,但生病之后,根本无人问津,如果不能自愈,就只能在集中营中等死。所以,日本战俘和平民有些因为过于害怕集中营的生活而选择自杀,有些临阵脱逃不成,反而被日本政府冠以逃兵的罪名。因此,在进集中营之前,日本军民都是抱着必死的心去的。

可令日本军民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在进入中国的集中营后,眼前看到的一切与他们想的大相径庭。“这哪里是集中营,这怕不是“天堂”!”进入集中营的日本军民们纷纷惊讶地欢呼。

在中国集中营中的房间既干净又整洁,一日三餐健康又美味。

我国甚至还专门为这些日本人设置了救助站,若身体有些不适,便可前往救助站救治。除此之外,在他们劳动之余,我国还会为他们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以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可以说,在衣食住行方面,我国做出了切实的保障。这与他国的集中营有着天壤之别,也从侧面表现中国的宽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