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林:高考作文反大道理,向生活下沉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3 发布于甘肃

图片





 高考作文反大道理,向生活下沉

——2023年高考作文题评析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2023年全国高考各卷作文题瞬间刷屏后,我脑海里冒出的一句话,这是黑格尔对“美”的经典阐释,2023年各卷的高考作文题,不约而同地呼应了黑格尔的这个命题。要想写出一篇高分作文、一篇有议论美感的深度美文,必须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思辨和修辞想象力。我注意到,与往年不一样,几道作文题中都有这样一句话: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种联想,就是“抽象理念”与“感性生活”间的联系想象:能不能在修辞想象中让深刻的道理以感性的方式显现,能不能找到有代表性的“明证”,能不能发掘到有深刻表现力的意象?

图片
以故事的方式呈现故事冲击力
图片

新课标Ⅰ卷作文题就特别考验这种审题美学和修辞想象: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面对这道题目的写作邀请,如果只是在抽象层面阐释故事的重要、故事的功能、故事对人的启发、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那么,这样的作文是不及格的(起码得不到高分)。要写好这篇关于故事的作文,你必须讲一个故事,以故事的方式去呈现故事的生活冲击力、思想启迪力、国家形象表现力。

这道题目,主要是考验考生“讲故事”的叙事能力,在叙事中自然彰显故事的冲击力,而不是阐释“故事力量”的观念能力。故事的力量,要通过故事本身去直接体现,“启迪智慧”要蕴含于故事叙事中,故事讲完了,道理自然就浮现了,“上价值”是水到渠成的事。讲故事的诉求,本身就是“反大道理”的,拒绝粗暴直给结论,而是以故事为对话中介,潜移默化地让读者“参与得出结论”。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道作文题,是特别容易出“深度美文”的,故事本身是诉诸感性的,但感性中又有深刻的理念。如果让我写,我会写这样一个小故事对我产生的情感冲击,让人看到边防军人的奉献。《中国青年报》一篇写军人的特稿《我站立的地方》,开头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奉献”这个词具象化了:“他见过封山之苦:一名战友的父亲患病,等到春天冰雪消融,第一辆邮车送来一摞电报,惜字如金的电报概括了发病到病危的全过程,每一封都求他'速归’。除了最后一封,带来的是噩耗。”短短的描述,在人的内心掀起巨大的情感波澜,让读者对军人肃然起敬,这就是故事的冲击力!

写关于“故事的力量”,作文开头可以有千万种,但每篇关于这个主题的优秀作文的开头,应该都能还原成这样一句话:想起那个故事,我至今仍会泪流满面(时隔多年,那个故事时常浮现在我脑海)。

你看云时热切,你看我时眼盲。议论文或作文写作,很多学生特别热衷于讲大道理,“上价值”,喊口号,空洞地拔高,却举不出一个具体而微的案例。关于灾难,我很欣赏一句话:灾难不是死了一万人这样的事,而是死一个人这样的事,发生了一万次。——一万,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而已,只有那个具体的死亡、具体的牺牲,才能真正触动人心。“上价值”,如果没有充分的案例下沉、故事下沉、感性下沉,没有几个可以眼观、耳听、鼻嗅、手触、身感的典型细节作为铺垫,那么,这种“上价值”是无效的,必然充满让人排斥的说教味。

美且深刻的议论文、评论写作,须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把抽象概念打成生活的碎片,赋予抽象符号以直观、感性的亲切感,这是美感的基础。其二,把生活碎片融合为抽象概念,赋予其秩序和意义,这是文章深刻的基础。好的文章、好的故事、好的评论,是在生活的具体性中追寻抽象理念的可见性,避免坐着大道理的“纸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不着地!举个例子,讲个故事,谈个体验,对于写作来说,是一种必要的“意义回译”,在经过抽象之后,返回到生活、生命、生存的具体直观之中。

高中议论文写作深陷于“大道理”的内卷中,学生讲不属于自己这个年龄的道理,认知和生活撑不起道理,必然空洞无物,面目可憎,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2023年的作文命题,包含着一种反大道理的总体倾向,指向回到生活,回归地面,把自己的生活、故事、联想作为方法,在感性呈现中看见“理念的美”。

总体来看,2023年各卷的作文题,都包含着这种对具体生活场景的修辞想象,邀请考生去思考自己的生活,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展开对话,而不是内卷于大道理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一花独放,百花齐放,花的修辞能唤起你怎样的生活和道理的修辞想象?要调用自己的生活和日常体验。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你要善于反思自己与技术、时间的关系,反思“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手机、短视频怎样夺走了自己的时间,技术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剁手”和“截肢”的?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安静一下不被打扰”,这种日常场景,也包含着丰富的修辞想象空间。

(1)“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请以“续航”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每一次亮相,都受到众人关注;每一次亮相,也会有一段故事。请以“亮相”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北京卷的“续航”和“亮相”,“航”作为浓缩的修辞情境,手机、汽车之外,隐喻着丰富、多元的意义场景,对应着日常生活的很多方向,我起码能想到这些续航:生命、传承、延续。比喻用到点子上,带给我们的喜悦好比在一群陌生人中遇到一位老朋友一般。人类的思维就是隐喻性的,尼采甚至说,没有隐喻,就没有真正的表达和真正的认识,认识不过是使用最称心的隐喻。“续航”“亮相”之类的隐喻源于生活,命题是让你“将隐喻还给生活”。写好2023年的高考作文,要有道理与生活、抽象与具象、理念与感性的对话,在对话延展中体现思辨深度和人文美感!

图片
“代表性的明证”与“意义的回译”
图片

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需要一个好的观点立意,好的角度切入,也需要一个能最好地体现这个立意的案例阐述,这叫作“代表性的明证”。所谓“明证”,就是无须多言、自身明了的例证,案例本身有一种不用概念推理、“以自身被洞见”的通透力量,道理蕴含在那个例证之中,读到那个例证,道理也就“完形”了。

举个例子,我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的评论,论证不能只是埋头努力,找到方向的努力才能事半功倍这个道理。有学生举了一个案例,真是绝了,这个案例仿佛为这个道理量身定做:

一位著名的美国科学家,曾进行了一项试验:他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了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光源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那5只蜜蜂全部都撞死了,而5只苍蝇早就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素有“勤劳”美名的蜜蜂为何找不到出口?经过研究发现,蜜蜂通过经验认为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光源”是蜜蜂的逻辑,认定了“光源”的方向就不改变。于是能够透过光源的玻璃显得那么的不可逾越,蜜蜂在一次次不变方向的试探中自取灭亡。而苍蝇乱飞,撞到玻璃就会改变自己的方向,于是总有机会飞出玻璃瓶,最后苍蝇全部跑了出来。

看到这个案例,读者可能会“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吗?好案例、好故事、贴近的论据,就有这种让道理“脱口而出”的彰显效应。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联想与思考,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生活的联想,从生活中找到“技术本让人掌握时间,有人却反而成为时间的仆人”的明证。这让我想到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一个睿智判断,他说,媒介是人们肢体的延伸,帮助人们克服了肢体的物理局限而延伸到远方;但如果人们不善于使用媒介,反被媒介使用,媒介不仅起不到延伸肢体的功能,反会有“截肢”效果。比如手机,本是为了与远方建立连接,延伸眼睛、手、嘴、耳朵,但如果沉迷于手机中,时间被手机里的垃圾信息支配,人就被手机所“截肢”了。手机“延伸肢体”与“截肢”,就是一个“代表性明证”,一种能深刻体现这个作文命题的“联想”。

不能把议论文仅理解为“发议论讲道理”,而要“摆事实、讲道理”。深刻的意义和道理,往往不是讲出来、论证出来、逻辑推演出来的,而是通过“例证和经验”的联想,让人直接地感受到的。深刻的道理,一定要有细节、血肉的例证支撑。

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作了很精彩的阐释,他说: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什么意思?有美感的文章,一般有四种举例的方式,“言对”是最简单的(所谓言对,就是“排比”,看起来很有气势,其实很空洞,撑不起道理),“事对”比较难,也就是举个具体的事例,是比较难的。“反对为优”,是指举一个反面的案例,是最优的,因为反例更有一种论证的张力和否思的力量。而作为“正面案例”的“正对”,是次一等的举例。好文章,正反例的对话,本身就有一种强大的说服力。

我们的学生在“举个例子”上似乎存在很大的写作障碍,日常训练过于注重“言对”,也就是“整词儿”,看起来高大上、华丽丽的词,实际空洞无物。

参与高考阅卷三十来年的北大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讲过一件事,有一年北京卷微写作的一个题目是“给你的师弟师妹谈谈你语文学习的体会”,一个学生写得跟唱歌一样:“语文就像是一首歌,语文就像是一首诗,是一股从山间流出的淙淙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给我们以快乐与愉悦。语文伴随着我长大,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我欢乐时它和我分享,我失意时它给我勇气。我喜欢语文,它充实了我的学习,装点了我的生活,给了我无限的期望,我会永远热爱语文。”——这篇作文因为文句优美,如行云流水,而且该考生又写得一手秀美的书法,获得了不少阅卷教师的青睐,同意给高分甚至主张给满分者不在少数。

但漆永祥认为这篇文章最大的硬伤是文不对题,没有回答“语文学习的体会”,所有句子都“似曾相识”,作者只是一味地、无心无肺地如黄鹂婉转,虽悦耳动听,却不知所云。如果把此文中的“语文”换成“音乐”“数学”“物理”与“化学”,然后诵读,竟也文从字顺,可吟可歌。这样华而不实、大而无当、文不切题的“颂歌”,只能给3分!

就拿“时间的仆人”这个命题来说,关于“做时间的主人”,要充分调动对日常生活的想象力,去彰显“主仆”的对比。这个命题的相关道理,几句话就可以讲清楚,文章的差距,体现在对生活的联想与案例的调用上。动人的美文,触动情感深处的观念,离不开“感性的呈现”,比如著名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触动人心的都是让残忍跃然纸上的可视化细节:

“参观者……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举例的过程,是议论文中一种必要的“意义的回译”。道理的形成,包括一种凝练和抽象,原先直观形象的东西,被浓缩到道理中,你再去阐释、议论、分析这个道理,要让人易于接受,就要对道理进行“回译”:返回到那个让道理成为道理的有机生活。“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道理浓缩在这个隐喻中,需要生活中的明证去回译它,让它被更直观地看见。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道理,道理源于生活,议论文写作是一种“道理向生活的回译”。

“回译”提醒我们,写议论文的时候,不能在讲道理上闷着头往上走,要往下走,情感下沉,道理下沉,回到道理所栖息的日常生活,对生活、生命的世界有具体的、感性的、物质性的认识。高中生议论文容易写得“非常空”,就在于把作文当成了“论述题”,闷头论述,没有能力回到鲜活饱满的生活。经验撑不起道理,议论超过生活半径,就会非常空洞。日常的应试,忽略了对丰富生活的体味、观察与批判性思考。2023年的作文题都强调“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天津卷甚至直言“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就是矫正那种闷头空发议论之风,鼓励面向真实、感性、元气淋漓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