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中国文化与中国制造的双向奔赴

 南京栖霞百仁 2023-10-23 发布于江苏

《封神第一部》,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制造的双向奔赴。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人民网说的。

虽然人民网的评论文章质量忽高忽低,部分文章成为被群嘲的对象,但毕竟是权威媒体,它的每一评论都代表着官方的态度和标准。

哪吒与杨戬

不久前,领导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要高质量推动文艺繁荣,实施新时代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大文化传承主题“大书”“大剧”“大作”“大片”创作力度。

毫无疑问,无论是从故事性,还是在视觉呈现上,《封神第一部》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可以称得上“大片”。

它不仅体现了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创新勇气(中国文化),也依赖中国影视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制造)。

很多人觉得,中国文化这个点好理解。封神宇宙,多数国人对之耳熟能详,的确是弘扬了我国的优秀文化。

伯邑考

但这里的中国制造又是什么?不该是大飞机大航母航天精密仪器重型装备这些吗?

要是这么想,其实是把这个概念窄化了。

电影是文化产品,但支撑大片的是背后的电影工业。大片能够顺利推送到观众面前,依靠的是整个流畅的电影工业流程体系。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导演郭帆曾经参观过封神剧组,回来以后,他感慨说,跟人家相比,《流浪地球》只能算一个小作坊产品。

《流浪地球》已经将中国科幻电影工业提升了一个档次,被视为可以与国际顶尖大片相提并论。如果这都是小作坊,那真正的工厂是什么样的?看下图:

最佳影片

─────



▣▣▣


《封神三部曲》的一处置景现场

场景和道具制作方面,从参观博物馆、古遗址起步,到最终设计制作成型,很多道具都是经年累月反复雕琢的产物。最宏观的场景——龙德殿——花了3个月预制木雕,4个半月搭建,总计7个半月才成型。

《封神三部曲》道具制作中请来了大批艺术家、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木工则多数来自著名的“木雕之都”浙江东阳、安徽歙县。

电影片尾字幕中呈现了壮观的工匠名单,其中人数最多的木工组多达上千人。

选角方面,为了寻找一批能够全身心跟组两年的年轻演员,国内5个,海外6个选角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物色新人。

乌尔善看了15000多人的资料,面试了1400多人,最终选中30多个,用6个月时间为他们进行表演、马术等各项技能培训,培养出一个身材匀称健美的“男团”。

姬发返回西岐

电影视效方面,在筹备阶段的调研中,主创发现国内从技术到人才都有很大的欠缺,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将目光投向全球,最终选择了美国、加拿大、法国、澳洲、印度、中国的8家公司共同合作。

在视效总监确定整体概念后,再分包给全球各个视效团队加工生产。如果以制造业概念打个比方,《封神三部曲》是将中国制造提升到了中国创造的阶段,在全世界寻找最合适的代工厂。

以上这些都是电影工业的一部分,相当烧钱。

据公开报道,2017年《封神三部曲》发布会上,时任北京文化董事长的宋歌透露三部曲的总投资额高达30亿元

当前,《封神第一部》的票房距离回本目标还比较远。封神导演乌尔善坦言,“客观来说,目前还是没有走出ICU。”

“如果票房失败,我得用十年还债。”为此乌尔善提前将父母接到身边,并给孩子买教育险等保险,确保他至少到18岁,教育都不受影响。

不过截至目前,《封神第一部》票房已突破10亿,说明电影质量得到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