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之道在于你要弄懂并精通有营养的阅读!

 柏宏军的阅读课 2023-10-23 发布于上海

作者简介

柏宏军,资深图书出版策划人,智读汇出版中心创始人、首席阅读官。专注于出版、阅读,期待与你同行,连接更多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

前面用两课讲了阅读赋能,共7个要点。

主要是身心灵中的“身”这一部分。讲的是立身和自立,可以通过阅读赋能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社会人际关系技能,以及工作和生活各个方面的技能。

我们这一课要探索学习的内容——阅读是营养,或者说有营养的阅读。

阅读营养我们仍分成上下两课来一起探索和学习。

这一课,我们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从方法、技能阅读到“言外之意”的阅读;

2.提高“言外之意”阅读能力的三个要点;

3.赋能式主题阅读是“精食”,有营养的阅读一定是五谷杂粮“杂食”。

01

从方法、技能阅读到“言外之意”的阅读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战争非常可怕。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中东以色列和哈马斯又爆发了新的战争。电视中、网络视频中,天天都能看到战争残酷的一面,有人失去了家园,有人失去了亲人,有的孩子甚至无人照看,只能流浪,靠野菜充饥。

我要讲的这个案例故事,是一个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色以列士兵,陷入抑郁症且企图自杀。他的朋友们都为他暗暗着急,因而时刻留意观察着他,以防他突然做出什么危险的举动。有一天,一个朋友注意到他变了,他面容从沮丧变成庄严而神气。对关心他的朋友来说,这简直是奇迹。

后来,朋友们了解到,这个曾经丧失生活信念的士兵朋友,是因为读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才发生巨大转变。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一本探索生命意义的书,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著名心理学家。他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这本书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两年前我也读过。是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企业家朋友推荐给我的。当时她说她在读一本好书,这本书就是《活出生命的意义》。她从这本书中读到了人生的意义,因而缓解了她的抑郁症、焦躁症。她知道我除了做图书出版之外,还在做阅读推广,所以,将此书推荐给我,叫我一定读一读,有机会时将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人。她希望更多抑郁症、焦躁症患者读到这本书,从中受益。她读懂了这本书,了解它的价值。所以希望做阅读推广的我,向更多人推荐推荐这本书。

这个案例所得出来的结论是,这样的阅读,主要是通过阅读获取文本的“言外之意”。阅读过程中,作为读者的我们,运用自身的想象和知识来理解面前的文本并从中获取意义。

赋能式阅读主要是信息类阅读和操作方法技能类阅读,研读并学习作者的方法和技巧,目的是学会就能用。

营养式阅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不再一味地寻求短平快、立即见效的学习,学会作者给的方法和技巧,一学就会,一用就灵。阅读是营养的阅读要点是——阅读文本的“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是重点!

获取意义是窍门!

02

提高“言外之意”阅读能力的三个要点

我们仍结合“懂阅读、会读书”的6大技能来讲如何做有营养的阅读。

首先是读。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个男子绑住双腿跳河的视频。

想想看,他是多么的绝望。

网络上还有一个这样的视频:两个老人在吃饭,突然,老头将饭碗高高举起摔到桌子上,一桌子的碗碟碎了。老太太一直默不作声、忍气吞声。但,谁都可以想得到,老太太的心肯定也是碎了。一辈子与这样一个随时爆炸的“地雷”般的人生活在一起,内心肯定早就伤痕累累了。

阅读是营养的读,不再是单纯关注技能层面的方法和技巧的读,这时我们所关注的是人间、人世、人生、生命,以及人类共有的感情,包括情感、境界、心胸、审美、移情、同理心、自我恢复力,等等。

如何读出“言外之意”呢?

这要从提高“言外之意”阅读能力的三个要点来分别进行训练、学习和提高。

要点一:选书的前置模式就是必须选经典名著。

首先,第一个要点仍是选书、挑书。选对书才能有效阅读,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我们在做营养阅读时,选书方式方法与前面的赋能式阅读略有不同,这里的选书模式是更前置的选书模式。前置模式就是必须选经典名著。所以,我们要明白何谓经典名著。

究竟什么是名著?它的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呢?

课堂中我们讲了经典名著的6条标准。

要点二:提高读出“言外之意”阅读能力的三个阶段训练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阶段,我们称之为积累性阅读。

字、词、句的大量积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里说的积累性阅读,主要是词汇量的积累、语言的积累。这是读懂文学艺术类书籍的根本法。

积累性阅读与前面的主题式阅读和海量阅读不同。前面讲的是要速读然后放慢阅读速度。而积累性阅读一开始就要放慢阅读速度。细读慢品字、词的意义,和作者词汇运用和语言艺术的精妙。

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之为理解性阅读。

理解性阅读,可以理解为在积累了一定量词汇和语言后,反复阅读文本,对其所承载的内容彻底地消化,有选择性地吸收,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丰富自己的思想资源。

请记住俄罗斯作家鲁巴金的经典名言:“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第三个阶段,我们称之为鉴赏性阅读。

就文学艺术类作品的阅读与欣赏而言,又有四个小要点:

一是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二是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

三是唤起情感体验、触及内心深处,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四是一定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鉴赏性阅读之美。阅读量不大时,说鉴赏只能是孤芳自赏。所以,这可以倒逼自己提高阅读量。

要点三:掌握不同文本的阅读方式和方法。

上述阅读能力三阶段训练,与下面要讲的不同文本阅读的训练同步进行,“言外之意”的阅读能力将得到大大提高,阅读效应倍增。

1.读童话、神话和寓言故事,其魅力来自于它的幻想和夸张,不能用读小说的方式读。

2-8……

9.下面,我们具体地以怎么读小说为例,详细来探索学习小说怎么读。

小说怎么读9要点如下:

①作者。作者本人的风格特点是什么?作者的成长背景是什么?小说主题与作者本人的人生经验有多少关联?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作家对人物或事件的态度怎么样?

②人物。人物是小说故事中的主角,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性格特点?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与另一部小说中的人物有什么异同之处?

要想读懂小说中的人物,一定要去了解人物在小说故事中前后的变化。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哪些事件使人物发生变化?课堂中我教给了大家一个极好用的工具——读懂小说人物—前后变化对比表。

③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一定要善于抓住故事情节的转折点,并思考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转折?发生转折的关键事件是什么?故事里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的设计?

课堂中我教给了大家三个极好用的工具,分别是——

A.故事转折点分析示意图

B.英雄之旅鱼骨图

C.自己动手为小说制作故事大纲设计表

④主题是什么?母题是什么?

小说的母题呢?是爱情中的爱与恨?是对战争的控诉?是对人性的探索?是对某段时间的审视?在母题下面,我们正在读的这本小说,他有什么特点和独特价值?

课堂中我教大家用树状结构图来进行分析。当你完成了这样的一个树型结构图后,对同一母题下的小说,就会有一种“一图在手,一览众'山’小”。这个“山”指的是小说。

⑤时空:时间框架和地点掌控。

小说中时间是长的还是短的,小说中时间节奏是快的还是慢的?这是读懂小说的一个重要的细节。

地点指的就是小说故事的背景,这个背景的概念,有时是真实的背景和地点,有时是小说世界具有意象意义的背景和地点。作为读者的要领,是接纳作者虚构的世界并浸润其中,享受阅读过程和快乐。

莫言有很多小说以高密为背景写的。后来有记者曾问莫言:“你作品的外文版翻译者为什么去访问高密?”莫言说:“大概都是被我小说中的描写忽悠了。日本的吉田富夫去高密,想看我小说中写的磨坊、河流、高粱地等场景,但只看到一条干涸的小河沟,根本没有我小说中那样的澎湃奔流的大河。他问我大河呢?我说,就是长江、黄河啊!森林呢?我说在长白山。沙漠呢?我说在内蒙古。”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小说的地点,磨坊、高粱地、河流等,都是小说家语言所营造出来的、令读者着迷的新世界。

⑥视角。是谁在讲故事,是作家本人?还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或者是全知全能的某个无处不在的叙事者?

⑦文本措词及节奏感。实用类图书使用的往往是规范化的书面语言为主,避免个性色彩,与之相反,文学性图书,语言强调个性化色彩。

那么,小说使用了哪一类词语?寻常的词汇?新鲜的富有时代感的?还是罕见的富有诗意的?是通俗易懂的?还是晦涩难读的?请注意,晦涩难读有时是作家故意为之的,需要认真辨别作家的用意。

⑧腔调及情绪。就像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一样的,每部小说有自己的腔调,它是忧伤的?是就事论事的史诗性的故事?还是讽刺性意味的?

⑨期望。我们希望小说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包括作者的期望,读者的期望。当我们读完整部小说,读到最后一页,结局到底怎么样?是符合我们的期望的?还是出人意料的?这些期望无论得到了满足,还是没有得到满足,其机制是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03

阅读赋能是“精食”,阅读营养是“杂食”

前面讲阅读赋能,我们在“读”的环节,最后介绍了T型知识结构和书脉两个补充性知识点。

这一课讲“读”到最后,我们也特别补充一个知识点或者说一个理念——有营养的阅读一定是五谷杂粮“通吃”。

赋能式主题阅读是“精食”,书籍越精准越好。强调集中时间和精力攻破一个主题。

进行有营养的阅读时,我们要变换角色,变成“杂食动物”,五谷杂粮什么都吃,书籍越丰富越好。

“杂食”包括:文学艺术、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哲学,等等。

饮食之道,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和食物分量恰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