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程派聂隐娘

 lsjxs 2023-10-23 发布于四川

   此文是我七年前的旧作,原载于“戏曲曲艺两门抱”公众号,今整理发表此处,略做修改。

聂隐娘夜行

   近来,随着电影《聂隐娘》的拍摄和放映,这一题材又火了起来。特别是一些程派戏迷,又想起了程砚秋先生早年排演的同名侠情剧。这个戏,是金仲荪先生于1925年根据尤侗《黑白卫传奇》为程先生编演的,距今整整九十年了。当时旧京舞台正流行舞剑戏,同时,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与梅先生的《红线盗盒》竞争而排演。

    这个戏,因为年代久远,加之程先生也不常演,而且经过几次不小的改动,每演一次都要提前排一次(主要是舞剑的套子),不但很多观众不太熟悉,甚至某些程二代弟子都没见过(程先生给中华戏校宋德珠说过,但没查到宋德珠有演出记录,只有新艳秋学演的确切记载——年轻的新艳秋为了学好此段舞剑,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在陶然亭公园一遍遍的练习)。多年前我曾在《刘迎秋老师谈戏》一文中详细介绍过该剧特色,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只简单的把重点场次说一说。

程先生

   这个戏很长,情节也不太复杂,主要场次为“闺怨”,唱西皮慢板一段;“学艺”几句散板;“夜行”三段快板;“省家”“订姻”等是散板;“比箭”也是散板,末场“谒师”是导板接二六。由此可见,唱腔并不复杂,程砚秋先生当年这戏主要是卖的是白口和身段舞蹈。

   首先,学艺一折,有深山刺虎的身段表演,唱“一身轻又何怕登山履险,腥风起又只见猛虎当前”散板,这里边程先生有持剑与扮“虎形”演员的跌扑搏击,身段矫捷轻灵,是该剧的第一个高潮。第九场夜行一折,是全剧第二个高潮,程先生安排三段快板,闷帘小导板“月明中只有我孤身飞影”唱的高亢挺拔,响遏行云,然后是将近一刻钟的繁难身段,融合刀马、武旦的各种功夫,化用了“走边”等身段,边唱边舞,特别是“好比那小游仙御风而行”一句,跑圆场迅疾如飞,飘然若凌波微步。而第二十一场“山庆”——回山谒师,则是全剧精华之一,化用了武术的剑法,与“李十二娘”两人双舞单剑,唱二六,进退跳跃,高低亮相,各种剑花,满台寒光缭绕剑气纵横。这套双舞单剑,可是需要真功夫的。排戏之初,他就对吴富琴说,咱们弄就弄一个别人没有的(梅先生【廉锦枫】里也有舞剑,是舞剑刺蚌)。据吴先生对王老师讲,这套双舞单剑,是向高紫云先生学的乾坤剑法拆开的,名小生程继仙先生也参与了意见。两人同时舞剑,但并不是各舞各的,里边有很多两人配合的剑式,高先生化用的太极拳里边的“大捋”(乱踩花)推手套路用在剑舞上,有的地方两人剑式交错相搭,沾连粘随,如蝶穿花般满台游走,剑气纷纭。

程先生聂隐娘——闺怨扮相

    前边说了,这个戏程先生几经修改,从剧本到唱腔,不断完善。最早的本子是二十一场,后来改成十八场,合并删除了一些过场,更加紧凑。唱腔上,最早的西皮慢板的设计采用传统唱法,六句慢板前四句大腔,后改为为一、二、四句大腔。夜行“近中秋”一段唱快板,给宋德珠说此戏时改为导板、原板,夹念夹唱,舞拂尘云帚——类似于梅的【红线】里的云路,后来新艳秋【娄妃】的“清泉沐浴”也是这种唱法。此外就是舞台灯光,此剧早期演出时也用过五彩电光,“刺杀”时利用灯光的忽明忽暗表现打斗的激烈——最后暗处扔出布包“人头”噗通砸到台上,灯光才亮,观众估计也一边揉眼睛一边叫好吧。舞剑时也用灯光对两人“追光”,两把舞动的真剑在追光灯照射下,寒光四射,会不会有点像我晚上加班干电焊活的感觉呢。直到后来有一次,新艳秋先生在南京国民剧场演出【红拂传】,舞剑时该剧场也采用这种方式,舞台大灯熄灭只留五彩电光,可是因为电量不行,新先生摸黑舞剑,而黑魆魆舞台上更让观众看不清,纷纷大喊退票,舞台方面赶紧亮了大灯,新先生重新“光明正大”的舞了一次,才平息下来——此事传出,程先生也不再特别强调舞台灯光的运用了。

新艳秋舞剑之剑式——【玉京道人】

    正因为此剧的剑术独树一帜,因此在国术(即武术)界也非常有影响力,程先生多次在武术大会上表演此剧。1933年10月民国的全运会在南京召开 ,19日闭幕式大会上,程先生就演出了【聂隐娘】,万余观众观赏,连蒋先生都表示称许。据说,上海影戏公司拍西游记里边的蜘蛛精舞剑斗行者,那蜘蛛精的演员还专门观摩梅程的舞剑以学习呢。——可见舞剑的魔力多大,“妖怪”都要学。

     如果认为此剧只是以纷繁的舞蹈博取观众的眼球,那就误解了程先生编演的初衷,程先生排演此剧的中心主旨,还是告诫为官一方的封疆大吏,善待黎民,不要为一己之私轻起战乱,所以每当演到隐娘向刘昌裔告别,义正言辞的一段告白后,唱到“但愿你爱人民保无灾眚”时,观众一片叫好声,因为他唱出百姓心声,可见程先生作为一位有思想的爱国艺人的朴素的家国情怀。

   大约有近二十年前吧,我曾在博客上撰文介绍过这个剧目,我写到:

 “剧中唱做俱重,回山见师时的“双舞单剑”系据武术剑法编制。 《聂隐娘》“夜行”,在这一场中聂隐娘的身段主要是走边同时唱快板,唱词如下:正春宵好一派空明夜景,满空中都映着淡月疏星。 看眼底万千家毫无动静,笑痴愚正做他好梦昏腾。 他哪知半空中有人清醒,这才是辨秋毫看得分明。 急忙忙也不怕天风寒冷,我便来掀动他足底风云。 一霎时渡过了千山万岭,好比那小游仙御风而行。

     当年程先生为和梅先生的红线盗盒竞争,排演此戏。这场身段与梅的红线盗盒的走边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为程先生武功基础更胜一筹,所以更显婀娜矫健。尤其最后一句圆场,迅疾如风,身似萍飘,美不胜收。全剧用京白,爽利甜脆,身段刚健,符合侠女剑仙身份,与以往青衣小旦风格迥异。特别是最后给刘昌裔之告白,如珠走玉盘,确为程氏京白的典范。后由于身体原因,程遂将此剧挂起,自1939年在济南最后一次演出后,八十年来绝迹舞台。几成绝响。”

    这段关于程派【聂隐娘】的介绍文字,现在被很多人引用。那么,为什么这么精彩的剧目没能流传下来呢?

    原因我认为有三个:一是这个戏对武功要求很高,而程门弟子有幼功的很少,他们想动也动不了,不信您看,现在程派演员都是以唱为主,捎带抡抡水袖,程派武戏都不会。而且当年这个戏每演一次前就要重排一次,程先生不敢懈怠,这样对待的剧目只有该剧和《春闺梦》。二是全剧用京白,程门弟子,用惯了韵白,京白都是短板。第三,扮相特殊,行头特殊,道具特殊,排场大,配演多,没有一棵菜精神和强大财力,排不起啊,列举三十年代为程先生配演【聂隐娘】的配角:老尼为曹二庚,李洪春饰演刘昌裔,程继仙饰演磨镜郎,吴富琴饰演李十二娘,看看,光这配角,都是梨园一时之选,一般班社,没这阵容啊。

   就在写这篇小文的时候,读到了署名李舒的一篇《红线女大战聂隐娘》,很有意思,作者写道:

     戏中最吸引眼球的,是聂隐娘最后回山见师时的“双舞单剑”。在这出戏之前,京剧舞台上最著名的舞剑当属《霸王别姬》,但舞的都是双剑。程砚秋的这套单剑舞,是从他练习的武术剑法中编制。一边舞剑走圆场,一边唱着:

     正春宵好一派空明夜景,碧空中都映着淡月疏星。看眼底万帐中毫无动静,笑痴愚正做他好梦昏腾。他哪知半空中有人清醒,这才是辨秋毫看得分明。急忙忙也不怕天风寒冷,我便来催动他足底风云。一霎时渡过了千山万岭,好比那小游仙御风而行。

     读了李舒这段文字,我想指出的是,她(他)这段记述里有个小纰漏,我纠正一下:程先生舞剑是在末场,回山拜谒老尼时,和李十二娘边舞边唱二六“手把龙泉奉师命”。而这段夜行的快板,是边唱边舞“拂尘云帚”的,剑是挂在身上的,何来舞剑?

程先生聂隐娘扮戏剧照

    后记:近三十年来,写了不少程派艺术的文章,散落在各处 ,有的已经查不到了,甚感惆怅。今后有时间了,把以前写的此类文章,汇总于此,也算是对研习程派三十年的一种寄托吧。

                                           凝律馆主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