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九重阳节,为老年糖友送上12个“降糖锦囊”

 空谷幽兰80 2023-10-23 发布于广东

今天是重阳佳节,我们专门为老年糖友整理了12个“控糖锦囊”,祝愿各位糖友血糖平稳,健康长寿。

第1个锦囊:吃的杂一些

喜欢喝粥就喝杂粮粥,小口慢喝,一次一小碗,搭配蔬菜一起喝。

米饭换杂粮饭,例如加点豆子、燕麦、薏苡仁、黑米、青稞等。

吃的杂一些,不仅有利于控糖,还有助补充营养,预防便秘。

第2个锦囊:凡事慢一点

吃饭要细嚼慢咽,早餐用餐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午餐和晚餐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心态放平,别急躁,培养一些能修身养性的爱好,如钓鱼、画画、写毛笔字、养花,保持好心情,稳定血糖水平。

第3个锦囊:生活规律一些

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如晚上10点入睡),保证6-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不多睡不少睡。如果有失眠问题,建议尽早规范治疗。

固定吃饭时间,8点前吃早餐,晚上6点前吃晚餐(最迟不要迟于晚上8点),两餐间隔5-6小时,适时加餐。

按照汤→蔬菜→鱼虾肉蛋类→主食的顺序进餐,对控制血糖有好处。

第4个锦囊:饮食清淡一些

饮食要清淡,每餐都要有蔬菜,多吃鱼肉,少吃猪肉,人均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

第5个锦囊:多活动一下

多活动,减少静坐时间。

每天至少拿出半小时时间专门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做健身操等,要运动至微微出汗的程度。

推荐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乒乓球等),每周至少2天(非连续日)抗阻运动,加强下肢肌肉训练,减少或延缓老年少肌症。

平时少坐着或躺着玩手机刷短视频,每坐或躺30-60分钟,就要起身活动5-10分钟。

第6个锦囊:多考虑一下低血糖

老年人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多见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

在老年人出现眩晕、定向障碍、跌倒或突发行为改变等异常时,要想到可能是低血糖。

有低血糖风险的糖友,随身携带糖果和糖尿病急救卡。

糖尿病病友只要血糖<3.9 mmol/L就属于低血糖。

第7个锦囊:少吃一些保健品

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如果要买保健品,建议先咨询医生。

治疗糖尿病,不要寄希望于保健品或“神药”。


根据《食品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号称有治疗效果的保健品,都涉及违规宣传,不要相信。


一旦感觉保健品或食品有药品一样的显著降糖效果,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是添加了降糖药物。

第8个锦囊:血糖控制目标放宽一些

上了年纪,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但一般不超过13.9mmol/L。

预防并发症,血糖控制好还不够,血压、血脂也要正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合并心血疾病,需要控制得更低)

第9个锦囊:少喝一点酒

大量饮酒容易导致血糖升高或迟发性低血糖,一定要少喝酒或不喝酒,如果喝酒尽量选择红酒中的干红。

第10个锦囊:多喝一点水

多喝水,如无特殊情况(如肾病),每天至少要喝1500毫升,白开水、淡茶水都是很好的选择。

第11个锦囊:多关注一下体重和身高

每年至少测量1次身高,如果身高比年轻时低了3厘米,多半是骨质疏松。平时要多吃富含钙和蛋白质的奶类和豆制品,多晒太阳,加强自身保护,防止跌倒。

每月至少测量2次体重,若近3个月体重波动超过5%,就要调整饮食或运动了。不建议超重老年糖友节食减肥,避免出现肌肉质量损失。如果年龄≥80岁,即使体重超标了,也要维持体重水平稳定。

第12个锦囊:用药一定要听医生的

用药一定要听医生的,选择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

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每个人对药物的适应程度不同,没有医生的帮助,个人无法规避药物的不良反应。

伴有心、肾、肝、肺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友,一定要注意降糖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祝各位糖友,平安长久,健康长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帮我们点点“赞”和“在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