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途如虹 || 艾伟《过往》里的叙事技巧

 墨染千秋诗社 2023-10-24 发布于四川

艾伟《过往》里的叙事技巧

归途如虹

著名作家艾伟在中篇小说《过往》里讲述了越剧名伶戚老师和她的三个子女之间的故事。读罢这部小说后,我感觉艾伟老师这部小说的结构非常值得玩味。

其实,以这部小说的故事容量,艾伟老师完全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但是艾伟老师叙事语言精练,而且略去了许多可以写的内容。这样的叙事技巧也就是海明威提出的“冰山理论”。《过往》就是一座冰山,有许多内容沉入了海平面以下。

比如戚老师的出轨。这件事是故事的重要转折点,可是艾伟老师只写长子秋生在省城发现了母亲对婚姻不忠。可是,戚老师为什么背叛婚姻呢?在出轨过程中究竟在想什么?是谁先勾引的谁?这些问题艾伟老师完全没有交代。

艾伟老师仅仅是从秋生的视角来写的戚老师的出轨,没有从戚老师本人的角度进行叙事。这样的叙事空白让文本更有张力了。

秋生根本不关心母亲出轨的原因,只在乎母亲出轨这个事实。因为秋生觉得父亲没有任何对不起母亲的地方,母亲无论有多少理由都不应该出轨。后来,秋生发现母亲不思悔改,不加收敛,便告诉了父亲真相。父亲一开始不相信,后来确认了这个事实,便离家出走了。

父亲的离家出走对于家庭而言更是重大转折,可是艾伟老师对于这件事同样惜墨如金。父亲为什么离家出走?离家出走后他经历了什么?

对此,艾伟老师没有具体描述。这件事,对于戚老师和三个子女而言便成了一个谜。

但是,这完全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现如今,大街上和网络上都有很多寻人启事,很多寻亲者也完全不清楚失联者为什么失踪。因为没有人具有上帝视角,人心难测,世事无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是神秘莫测的。

艾伟老师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些线索。根据庄凌凌对夏生说的一番话读者可以揣测戚老师或许是为了名利而出轨的。

在最后一回当中,艾伟老师告诉读者,父亲离家出走后去到了一个岛上。父亲和母亲是在那座岛上相爱的。最后,父亲死在了那座岛上。长子秋生在岛上发现了父亲的手表和遗作。

可是,问题还是存在。父亲是真的不想要自己的家了吗?还是因为妻子出轨,心情郁闷,想去见证自己爱情的岛上散散心,结果却不幸死在了岛上?还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不希望家里人难过,所以离家出走?这些可能性都有。

艾伟老师是有意识地将父亲的离家出走写成一个谜一般的事件。因为不知道丈夫为什么离家出走,所以戚老师哀伤不已,内心变得空洞,为了填补空虚,不断更换男人和婚姻。因为父亲下落不明,夏生内心迷茫焦虑。因为一直隐瞒父亲的死因,秋生扮演着强势的大哥,内心憎恨母亲的不忠,也憎恨自己当初的告密。因为没有父母好好管教,冬好性格叛逆,爱上了有妇之夫,毁了自己。

“我”如果和闰土有更多的共同经历,就不会觉得闰土和自己有深厚的隔膜了。可是,闰土只存在于“我”的童年记忆当中。戚老师和子女们正是因为不知道父亲究竟在外有什么经历,所以痛苦。

艾伟老师还巧妙地安排了两出戏。一出是戚老师的成名作《奔月》,另一出没有名字,讲的是流落民间的公主在得知身份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奔月》这出戏好理解,戚老师如嫦娥一般,抛下了原本的家,飞向远方,内心依旧寂寞。小说里,艾伟老师几次用《奔月》里的唱词渲染人物内心的哀伤。

另一出是小说里的重头戏,大量的情节都是围绕这一出戏展开的。可是,这出戏的功能仅仅是推动情节发展吗?

戏里公主原本应该是公主,却流落民间,这是身份错位。戚老师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这也是身份错位。公主在一次次屈辱中爆发,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戚老师在大病一场后意识到了自己对子女的亏欠,母性驱使她想要弥补。

这是父亲为戚老师量身打造的戏,可是他想不到这出戏是以非常曲折的方式完成的首演。秋生找人给这出戏投资是有意为之,团长聘请戚老师当顾问是有意为之,戚老师利用王静抢走原本属于庄凌凌的首演机会是有意为之,但是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所有转折都出人意料,却又符合人性。

这出戏的首演让秋生再一次被母亲在舞台上的魅力折服,承认母亲虽然撒谎,不负责任,爱折腾,却有一种让人原谅的气质。

排戏的过程让夏生认识到自己在越剧表演方面和母亲的差距,也心疼母亲以病重之躯坚持指导大家排戏。戏文中那似曾相识对气质让夏生想起了父亲。

戏文里的爱恨情仇也和小说里秋生遭遇的仇杀形成了呼应。戚老师用自己的命换了儿子一条命,爆发出母性的光辉。

小说结尾处,秋生一气之下抛入永江的自行车被打捞出来,高高举起。这是一个非常妙的结局,不仅照应了秋生带着冬好骑自行车从省城回家的情节,也象征秋生不堪回首的过往从污泥浊水中被拔起,矛盾得到了和解,新生活即将展开。

总而言之,艾伟老师运用叙事空白营造情节张力,用戏中戏隐喻现实生活,用结尾呼应前文,在叙事技巧方面给读者以很大的启发。

艾伟老师原本是学建筑的,所以善于构架小说结构。因为小说如同建筑,需要秩序。


作者简介

朱益伟,家住山城重庆。目前是一个自由撰稿人。热爱文艺,崇尚人道主义。喜欢在简单的生活当中发现美妙的点滴。喜欢在阅读当中体会人生百态。喜欢欣赏富有雅趣的文化。关注时事,且欣赏客观中正,有正能量的时事评论。写作是我表达自我,抒发心情的方式。希望以文会友,期待自己的文章可以得到大家的青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