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为什么把北飞而不是南飞的大雁称为归雁?

 零壹贰012 2023-10-24 发布于湖北

雁是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候鸟,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都会有两次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活动。每年深秋季节,寒露交节之后,随着天气转冷,北方尤其是西伯利亚等地区气温急剧下降,地面很快就会结冰,不仅使难耐高寒低温的大雁无法存身,而且地面、水面完全冰封后也必然导致觅食困难,无法存活。此时,迫于生存适应性的要求,大量生活于西伯利亚一线的雁群,便不得不选择集体迁徙,飞向中国广大的南方地区就食越冬,躲避严寒!

中国南方地区区域广阔,地大物博,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水草丰荗,虾鲜鱼肥,冬季生存环境十分良好,极其适宜于大雁南迁越冬,尤其是湖南中南部地区,更是不加雕饰的天然大雁越冬乐园!据古人考证,大雁秋季的南迁活动,有一个较有代表性的最南端点,那就是湖南南岳衡山的回雁峰!大雁南飞最远只会到达此峰,然后就不再向南飞,会停留于回雁峰以北,休养生息,觅食过冬。

直至第二年春天,春分节气之前,迁徙到南方的大雁就会准时返回北方区域,随着夏天的临近、气温的升高,休养了几个月后精力旺盛、精神饱满的大雁便开始交配、产卵、孵雏,繁衍生息。而广袤北方大地上丰富的生物资源,也给大雁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活物质保障!这样直到寒露节后再开始下一轮的迁徙!

在古人的思维意识观念之中,最为重要且无可替代的就是家的观念,家是一切一切的基础与根本!而何为家呢?其实古人关于家的概念非常质朴,那就是:吃饭、休息、活动尤其是生儿育女养孩子的地方,就是家!也因为大雁每年在北方生存、活动的时间多于南方,且交配、产卵、孵雏都是在北方,幼雁也都是每年在北方出生、长大,符合古人对家的所有界定条件,故而古人据此把大雁划分为北方鸟类,认定北方是它们的家!也正因此,人们才把每年大雁的向南迁徙称之为“南去”或“南飞”,而把每年春季大雁的向北迁徙称之为“北归”、“回归”、“回来”、“北回”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