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思明居士 2023-10-24 发布于河北

自我同情一词,最早起源于佛教心理学的概念,它指的是当个体在面对自己的不足、失败或痛苦时,能给予自我同情的能力。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作为对自我的一种积极态度,自我同情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特别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与自我同情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

这些研究都指向了自我同情如何对临床患者的积极影响,如对临床患者进行自我同情的干预训练,以培养积极的心理能力去应对疾病和痛苦。

但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一方面,自我同情的研究对象也逐渐从临床领域走向普通大众群体,且研究对象的群体从婴幼儿到老年群体都有涉及。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另一方面,研究内容也从自我同情如何影响个体自身,转向自我同情影响他人。

从自我同情对个体的“利己”作用,到自我同情的“利他”作用,以及不断涌现的大量实证研究,说明自我同情作为一种巨大的心理能量,其背后的研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大多数有关自我同情的研究多主要集中于自我同情的“利己”作用。

比如自我同情作为一种积极的内在资源,可以有助于个体的自我提升、还可以促进个体提高自己的身体形象、帮助个体提升对生活满意度的感知等。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但随着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扩大,研究者开始逐渐转向自我同情对他人与对社会的影响,也就是自我同情的“利他”作用及其社会效益。

比较有典型的就是自我同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而且近年来亲社会行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心理学家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入手,探讨亲社会行为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个体方面,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可以对个体自尊产生促进作用,并增强个体的自我满足感。

在人际交往方面,亲社会行为具有促进人际和谐、提高人际适应的功能。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另外,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角度看,亲社会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责任与社会公益的象征,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在回顾近年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共情被公认为最具影响的因素之一。且元分析发现,大量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

这些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强调由他人引起共情情感,共情情绪是在看到他人的不好境遇时产生的,进而做出想要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其内部过程是“同情他人—帮助他人”。

典型代表就是“共情-利他理论”,认为对处于不利境地的人的同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很少从个体自身的角度出发,探讨对自我的同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由于自我同情是共情的结果,自我同情包含了对自我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同理心两个部分。

为此,探讨自我同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自我同情“利他”作用背后的机制是怎样的?研究将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以上问题。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一、自我同情、生命意义感、心理弹性与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

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根据共情-利他假说,个体利他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是有感知他人情绪情感变化的能力。

而自我同情者就有这样的能力,良好的自我同情能力是利他行为产生的基础,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之一。

实证研究发现,自我同情和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关系。

一方面,自我同情的个体会兼顾到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对于别人分享的积极或消极经历,均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与所有人的关系都很紧密。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即使发生分歧,也会采用亲社会行为这种能增加交流和亲密性的方法解决人际冲突,并且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自我同情者通过对“自我友善”,从内心到行为成为一个友善的个体,就使得他们在人际中更多地表现出助人意愿。

且这种倾向较稳定,即使在几年之后,自我同情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

这种预测作用在不同文化中都能体现,比如一项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在另一项纵向研究中,研究者对中国雅安地震四年半后震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自我同情正向预测其亲社会行为。

同样,实验室研究也发现,自我同情会启动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

自我同情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感觉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对自身及存在的本质和对视为重要的事物的感知和觉察。

研究发现自我同情与生命意义感显著正相关。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压力性事件会破坏人们的生命意义感,而个人的自我同情能力会保护他们的生命意义不受压力性事件的负面影响。

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态度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痛苦和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以及体验到更多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联系,这是有意义生活的重要方面。

比如,当个体在受到社会排斥后,自我同情可以缓和社会压力,促进信心重拾,增强对生活意义的感知,避免陷入抑郁的境地。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Bloch等的干预研究发现,参加专注于对自己和他人的冥想训练,有助于提高冥想者对生活意义和目标的评估。

作为一种积极老龄化的心理资源,自我同情还可以使个体在不断老化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完整性和意义性,帮助老龄化个体收获完满的心理幸福感。

生命意义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生命意义感也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它包含对个体自身和社会意义两方面的感知,这种对生命的领悟会焕发个体的集体主义大局观,舍弃小我成全大我,从而践行亲社会行为。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根据意义寻求模型,意义取向的积极作用之一就是可以提高利他意识。

多项实证研究也发现,生命意义感对亲社会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另外,由于生命意义的动机作用,内在的生命意义感会驱动个体的外在行为,当个体追求生命意义的倾向越高时,他越有可能将自己视为给予者,给他人提供帮助和为社会做出贡献。

也就是说,当个体的生命意义取向越高,越有可能做出利他行为。

二、总讨论

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研究结果发现,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用横断研究法直接测量被试的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检验其内部的中介机制。

采用实验启动法启动被试的状态自我同情,结果发现更强的自我同情的个体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利他”倾向。

同时采用干预法对个体的自我同情进行干预,结果发现自我同情对亲社会行为存在正向预测作用。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相比于问卷调查法和追踪法,再次用实验法补充了自我同情的“利他”证据,都证实了自我同情存在“利他”效应。

作为“利他”行为的驱动力之一,自我同情在社会交往中促使个体为了收获物质利益和人际效益,增强与社会的联结感而表现出更多的利他定向。

自我同情不仅可以促使个体发现自身的优点,对他人和外部世界秉持积极的态度,进而做出亲社会行为。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还有研究者认为,自我同情者会以一种友善、亲近的方式去回应他人的需要,并以实际行动去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自我同情这种持久、积极的社会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毕竟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角度看,亲社会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象征,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根据研究结果,生命意义感与自我同情和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且生命意义感中介了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即自我同情可以通过增加个体对生命的思考和感知,间接地增加其亲社会行为。

一方面,人们都有一种追求生活上的满足感和意义感的取向,因为这样就可以使自身不受太多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而自我同情就有这样的作用。

当个体对生命的思考越多,越认为生命是有意义的时候,会更加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甚至为了那些重要的人和事做出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决定。

这启发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让人们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时,或许可以从自我同情这一角度出发,一方面培养自我同情水平或者用干预式手段提升自我同情能力。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生命意义感教育,使个体获取对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的感知,进而驱动其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在自我同情与亲社会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自我同情可以通过提高心理弹性,进而促进亲社会行为。

自我同情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心理弹性,比如调节对于挫折事件的态度和应对方式,以及调节自身的情绪情感,这些都是心理弹性发生改变的重要方面。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当内心充满了积极能量后,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会更积极乐观、应对压力事件的方法更多样、应对能力也更强。

这都是进一步产生助人行为的前提条件,这也印证了资源保护理论。

可见,自我同情在促进亲社会行为的过程当中,心理弹性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同时研究发现,相对于链式中介,心理弹性在自我同情和亲社会行为间的中介作用较大。

这可能是自我同情作为一种对自我的积极态度,能对自己的不足、失败或痛苦进行积极对待,心理弹性在面对生活上的压力、挫折等负面事件时可以转变思维方式,采用积极策略。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因为自我同情为自我反思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会促进个体的心理弹性。

生命意义感、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研究还发现,自我同情还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这一结果也揭示了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弹性的亲密关系。

感知到的生命意义感越强,其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自我同情者通过“自我友善”、感受自身与他人的共性和正念冥想的方式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转变对负面事件的态度,把自己的遭遇和痛苦积极化、合理化,增强了对生命意义的感知。

压力很大程度上都来自外界,但是外部世界很难改变,最好的捷径就是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去缓和这些压力,从而减少内心的困扰。

那么从态度入手,通过增加对生命意义的感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同时,增强的生命意义感对内在的心理弹性水平又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采用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用平和的态度对待不幸事件。

心理学:自我同情的“利他”效应,以及内在的心理机制

在心理弹性过程模型看来,通过追求生命意义感是一种有效的应对外部压力、增强内在心理弹性的方式。

就如同正在遭受病态折磨的病人一样,当疾病很难治疗,现状很难改变情况下,让其对自身的生命意义感知越清晰,越有助于他面对病情、战胜病魔。

最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内心资源越充足,越有利于培养个体的“利他”意识,使个体拥有更强烈的助人意愿,更倾向于采用利他行为维护人际关系。

这些都是心理弹性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