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少春衔恨大义灭亲?李万春报复欺压小舅子?

 lsjxs 2023-10-24 发布于四川

你好,我是VUCA戏剧时代。

很早之前就聊过李万春、李少春这一对常常被提到的兄弟(郎舅之亲),但是二人的艺术经历、艺术地位、艺术追求、艺术传承却截然不同。

解放后,李少春的演出剧目大幅度缩减,艺术地位却急剧上升,上下追捧,俨然成为年轻一辈的领袖。

赞誉之词比比皆是,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艺术水平,甚至出现了捧少春而抑万春的情况。

首先分享一段李少春传记中的内容:

图片

这是许锦文所著《文武全才李少春》中的一段,这种内容应该出现在一位演员的传记中?
实在不明白这作者想说什么?
想捧李少春?
借李少春揭发李万春,说明他高风亮节?大义灭亲?你当是陈佩斯和朱时茂呢?
一张口居然是“李万春不识时务”,不识时务可没加双引号。你这立场不说一碗水端平,也是扣斗子了。
图片
通过哈尔滨的打对台,把李万春贬得一文不值?
这对于抬高李少春有什么好处吗?
如果李少春真这么说,那就更有问题了。如果是迫于形势,必须批判,为何不写明,却要有“公报私仇”之语?
李万春年轻时争强好胜是真的,晚年自己也说过,那也不至于找对台戏唱吧,他这次出关演出,早就安排好了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地的大致演出时间,何来提前赶到?
二人被一地的两家戏院邀请很正常,两人关系有些僵,闹误会,打对台也可以理解,但内中详情,可不像文中所述。 
图片
1939年6月24日
李万春、李少春于哈尔滨演出

之前就发过二位在哈尔滨的演出广告,李万春本就出生于哈尔滨,那时挑班已久,全国享名,而且已经不止一次在哈尔滨演出,观众对他并不陌生。
何况,在哈尔滨这一期还常演双出大戏,比如全部《关云长》加四本《金钱豹》,21天演了25出大戏,除《十八罗汉收大鹏》多次上演,其余剧目没有重复。
李少春初出茅庐,挑班不到一年,刚拜余叔岩不久,所演剧目半个月就翻头。
然后,不到一星期,李万春就只上三四成座了?李少春场场客满?那李万春也甭挑班了,和李少春还争什么啊?
还提什么“二李”“二春”?
何况李万春也得过余叔岩亲授啊,人家的名望已经不需要这么贴老师大名而已。 
图片
1939年6月29日
李万春、李少春于哈尔滨演出

事实上,二李在哈尔滨对台戏仅唱了18天。

而且吧,李少春如果把广告上那个“余君叔岩亲授”的头衔去掉,就不一定是谁上三四成了。

不可否认“余叔岩”三个字在这场比赛中是有作用的。

如果说这是一场比赛的话,对李万春不公平倒是真的。

图片
1939年7月6日
李万春、李少春于哈尔滨演出

当然,这时候的李少春并不能靠着“余叔岩”三个字就稳操胜券。
李少春本来就以文武双出作为号召。
比如,李少春在演《洪洋洞》的时候,并不以这一出戏和李万春抗衡,得加上一出《八蜡庙》,对抗李万春的《走麦城》。
以《卖马》加《铁公鸡》对抗李万春的《铁公鸡》。
实事求是地讲,李少春演出效果也不错,本来哈尔滨对新来的角儿就大多欢迎,加之演出也很成功,绝对称得上轰动一时。
但是也没红到像文中所写那样。 
图片
1939年7月10日
李万春于哈尔滨最后一场演出

最后李万春演出期满,中央大舞台赚得盆满钵满,其他舞台争相邀请,让他继续唱。
但是内外行很多人看不下去了。
这样打对台下去,唱得都很累,还伤感情,于是从中撮合。
李万春本就和其他剧场有约在先,不能久留,自然也不会勉强。
图片
二人哈尔滨经人说和后合影
前排坐者:李桂春、李永利
后排立者:李万春、李少春

哈尔滨和沈阳的地方“文人”从中撮合,二人握手言和,李少春首先登门拜访李万春,后在宴宾楼聚会,合影留念。李万春贴演临别纪念三天,李少春停演三天,以示让步。李万春演毕离开,李少春继续在哈尔滨演出。
如果说李少春让步,这是胸怀宽广,值得尊敬。
但是李少春如果像这本传记中这样说,之前的胸怀宽广可就成假的了,成了兄弟二人各怀心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如果是作者瞎编乱造,贬万春而扬少春,如此主观臆断,对这两位均不尊重。
至于什么“万春艺皆平平”,更是不值得一驳。 
而类似描写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摘取民国小报文人言论,暗示李万春对李少春多有迫害。
图片
1948年3月14日
李万春、李少春合演《战长沙》

李万春晚年在回忆录中,对“二李”之争深感懊悔,说自己年轻时争强好胜,跟谁都这样。
宁可多受累,也不服输,本应该让着内弟,反而针锋相对。
当然,这少不了所谓“小报文人”和票友的搅合。
后来和李少春和好,合作演出了不少戏。
在此,再顺带提两句关于李少春拜师问题。
图片
李少春拜师余叔岩大合影

小达子解放前,让儿子李少春拜余叔岩,第一是想学能耐、学点正经“玩意”。
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那时海派虽然遍布全国,但是常常受到歧视,小达子挣了一辈子大钱,地位却不高,落下个“海派”二字。
拜了余叔岩,马上票价就上涨,新闻报道就增加,艺术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进了“京朝”门,就是自己人。
图片
1942年春节
周信芳演出于上海黄金大戏院

周信芳解放前,在上海日夜双出,票价也卖不过京角儿。
这与周先生的艺术无关,就是那样的戏曲生态,没办法。
审美的定义权就不在上海而在北京。
想给行业审美下定义的都是什么人呢?
但是拜师后,余叔岩却禁止李少春演出猴戏,而且老生戏,自己没教就不许演出,一文一武的双出也不许贴。
据说还有《洪洋洞》《状元谱》等戏未到多少岁便不能动等要求。
这简直太可笑了!
拜师反而要限制戏路、限制演出,作为一个已经声名鹊起的演员,重回学生时代,万万不可取。
很多好演员自幼什么戏都唱,照样取得了不凡的艺术成就,难道只有这种畸形的培养模式才能出人才吗?
李少春的两大招牌,一个是文武双出,另一个就是猴戏,却都为师父所不容。
李少春若如孟小冬一般,日常极少演出,专以学戏、照顾师父为主,一生遵守师训,就没有他李少春了。
而在解放后,周信芳的艺术终于得到认可,在老生一行的地位可以说首屈一指,李少春当然拜了师。
不管是为了艺术追求,还是为了跟风,都合情合理。
图片
李万春《闹天宫》剧照
就没见过更好的。

李万春一生演出过六百多出戏,李少春一生演出剧目在二百出左右,列位啊,这差距不算小吧。
李少春的招牌一向是文武全才,文武老生戏、武生戏、猴戏兼演;
李万春则以文武老生、武生、红生为主,兼演猴戏;
李万春只比李少春多了一门老爷戏,而且本身很少动《失·空·斩》《击鼓骂曹》等剧目,为什么人家演过这么多戏呢?很简单,就是人会的多,且会的戏都能见观众,再加上编导能力强,新戏频出。这难道能用一句杂而不精解释吗?
平心而论,李万春的《闹天宫》和李少春的《闹天宫》,您各位觉得谁好?
各有千秋这种和稀泥的话就免了。
细致评价两个人的表演,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下一篇考虑聊聊这二位的猴戏,想看的朋友多点赞。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言人。
我是VUCA戏剧时代,祝你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