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过度“共情”你的孩子

 新用户4010x7m6 2023-10-24 发布于上海

成为父母后,经常听到一句话“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说是,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建立起足够的自我认同感和情感表达能力,并且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很疑惑,那就是为什么我这么做了,孩子还是很情绪化?

从养大两个孩子和日常观察中,我总结了一下,原因就出在:过度与孩子共情。

💕💕💕

1、以下这几个共情陷阱,你踩了吗?

A、过度关注孩子。

具体表现为时时刻刻“看”着孩子,并试图安抚“引导”她。

比如:孩子走着走着,摔了一跤,可能他自己没有感到特别的疼和难受,妈妈连忙跑过去抱着孩子说:“哎呀,宝贝一定摔疼了吧,没事儿没事妈妈在呢,妈妈帮你呼呼。”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她在这个时候应该疼应该哭。

B、过度害怕孩子哭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有很多不解和焦虑,哭出来就能缓解许多。

譬如弄丢了心爱的玩具、好朋友今天忙着和另一个同学玩、突然想吃什么东西家里刚好没有、每周三、周四的早上和放学等等...

孩子适当嚎两嗓子,发泄出来也就好了。结果家长非要与她共情,在一旁滔滔不绝地讲一些道理,孩子就哭得更久了。或者,干脆为了“止哭”选择帮忙解决问题和妥协...

可想而知,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矫情”。

C、过度纠结过去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明明已经过去,大人在回家后却又再次翻出来,说什么今天谁谁怎样,你很难对不对?你这会还生气吗?

惹得孩子再一次陷入情绪之中,甚至混淆了妈妈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衍生出一种自我否定。

D、把问题的处理停留在共情

共情只是处理问题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有具体的指导、有鼓励、有乐观的总结。

譬如,弟弟不想上幼儿园哭,我会抱他,也会告诉他必须去,引导他擦干眼泪去做其他事,鼓励他交很多朋友学什么知识将来就可以保护妈妈,帮爸爸解决问题了。

甚至会在第二天早上安排更丰富的活动,给土豆、青菜浇水,帮小仓鼠加踉,听英语儿歌等。

假如我们凡事都仅仅是停留在共情,而不注重接下来的步骤,必定会滋生孩子高敏感、高依赖性、逃避成长的特性。

我这么说吧,孩子是一个很有智慧的生灵,三次四次的解释足够了。

如果你事事共情、次次共情、入戏太深,就算是过度了。

真正地共情应该是有边界感的。

💕💕💕

2、过度共情是孩子和妈妈的一种“负担”。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做一个好家长,保护孩子的情感,少让他们受到伤害。

然而这个少,要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

即让孩子学会自我感知和探索,在实践中去感知自己在遇到不同事情时内心真实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让自己好一些。

是主动爬起来,还是趴在这里呆一会再爬起来,或者是哭一会向妈妈呼救。

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过度共情就会适得其反。

首先,父母的回应会令孩子对自己的感受感到困惑。

其次,孩子生来是具有一些情绪调节能力的。

父母过度解读和干预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错失自己消化和调节的机会。

第三,过度共情对妈妈来说是一种精神伤害。

因为,这意味着妈妈必须时刻关注孩子并做孩子情绪的垃圾桶。

一旦接不住或者是哄不好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好。

但事实上,每个人情绪感应区的大小和敏感度都是不一样的,让孩子体会到哭半个小时也不能改变一些东西原本就是真相。

每一次没有边界的耐心,都是对自己的束缚。

最后,我就不得不说一下过度共情的第四个负担了,那就是影响规则和边界的建立。

有一些时候,妈妈看孩子哭得凶就会心生算了吧,就满足她一下,又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

殊不知,孩子也会“看人下菜”啊,见你紧张就表演得更严重。

还是拿幼儿园这个事来举例吧,孩子每天早上都哭,妈妈如果无节制的共情讲道理,拉锯的时间就更长了。

正确的做法是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们绝不破坏规则,你如果觉得有必要哭一会就哭吧,妈妈陪着你。

说难听点,就是我不哄了,到时候直接出门。

在所有原则性地问题上,态度都始终保持这样,“共情”才有意义,否则只能叫宠惯。

💕💕💕

3、适度共情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呵护。

说一千道一万,核心就一句话,共情的初衷是好的,但要掌握好“分寸”。

适度才是呵护,过度就是惩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些挫折和困难,而这也是他们获得重要成长经验的机会。

父母如果总是用自己的视角过滤一切,以确保孩子不受一丝伤害,就会变成过度保护。

小时候,表现可能仅仅是低于自身年龄的幼稚和弱小,长大后,可能就是缺乏自信和决策能力,没有独立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正如《摆脱共情》的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共情若是泛滥,咱也得学着戒。

别做那些个见不得孩子一点不开心的家长,也别做试图掌控孩子全部的社交、学习、兴趣的家长。

人生是孩子的,父母存在的意义是帮助、是引导、是榜样。

而不是安排和代劳。

真想为她好,就在孩子经历的时候给予她足够的信任,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在孩子求助时给予她良好的尊重,回到当初的自己讲一讲自己的感受和做法,让孩子收获勇气。

相信我,这样长大的孩子才能内化出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