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真义(二)

 江南烟雨阁 2023-10-24 发布于河南

古人发明汤液、针刺、艾灸、按摩、导引诸术,用意甚佳,汤液是为涤荡气血,针刺是为拔刺解结,艾灸是为兴阳散霾,按摩是为骨正筋柔,诸术皆是与精气神的碰撞,总为实现元气充沛、气血周流。正如李运成老师说过的一句临床诀窍,即“念念不忘通透”!

而现在很多医生开出的汤液法度不森,与西医开西药本质上差异不大,而针刺也如乱插秧、乱插钥匙,机关不对,艾灸呢,似隔靴搔痒,按摩亦流于表面,皆难以触及深层次的气血,更勿论契合人之内心。也就是说,我们掌握的术,越来越承载不了道了,所有的技术流于形式,道却丧失了。

图片

比如艾灸,人不够通透了,导致临床上艾灸起来,表现不好,灸感也会没有。这样的现象也很常见。

现在艾灸无效,大多原因有三:医生的问题,患者形神分离的问题,还有就是艾灸的方式和器具的问题。

艾灸是一个神奇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传递热量、温经化气,和改变内在气机的过程。我们讲艾灸要四火合一,即医生之心火、天火、地之灸火、病人之心火同频共振的过程。医者就是指挥官,一切全在你的心,一切皆由心转,火候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像冬日里暖阳一样,安静舒适,松软通透,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你要感受到身体的渴望,渴望吸收三火能量,从背透心、从腹透背,然后贯通周身。身体像贝壳一样自然打开,阳光透进来,阴霾就逐渐散开了,也犹如屋子里充满了秽浊的空气,只要一通风,秽浊就被涤荡走了,新的气机就出现了。但是这个过程,唯有正心诚意者,安静下来,去感受,温暖而空灵,才能通之,而现在这样的医者越来越少。

图片
其次,就是患者形神分离的状态。因为后天思维的强化,心灵感知部分的退化,导致元神涣散,识神出来垂帘听政。有一个比喻挺恰到好处,就是说人的大脑就是办公室,心就是家,现在我们很多的人每天就呆在办公室里,不能回家。有时候不是不能回家,而是我们迷失了路!

知识、逻辑、欲望上的追逐,会不断的弱化我们天生下来的觉知能力,即使身体亮红灯了,烟雾器报警了,但是,我们视而不见,甚至直接把终端的控制开关给关掉。现在,你会发现,我们很难真的安静下来,即使不在工作、劳动,但是,我们的念头和想法没有停止过,心里忙的不得了!所以,很多患者躺下来在接受艾灸的过程,他还不断地聊天、抱怨、计算,他的神无法回到自己身上,回到灸火的源头,从而无法去好好地感受一下阳光和灸火!

最后是器具的问题。在今天的社会里,中医慢慢会变成“贵族医学”,因为他有一个辨证、辨心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需要聚精会神,需要全心全意,就像一见钟情一样,你把你的感都放里面了。而今之所灸者,手持者甚少,大多是器具灸,点燃,焚之,更有甚者,烟之熏之。严格上来讲,这都不能称之为灸。我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器具、技巧,最终却远离了大道。可以说,一个医者是否能感受到对方,是否能控制住手下的灸火,导而引之,这才是最关键的。

图片

接下来简单说下雀啄灸。

雀啄灸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灸法,它有一个“压气”、“灌气”的特点。它的方法也简单,如提壶倒水,就在上下的波动之间,把阴阳运用到极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动,只有在动的时候气机才会变化,而今人用之无效,多是把火固定不动,犹如混沌未开。

在灸之先,首先把身体按揉至放松,把灸处穴位的皮肉松解开,就像睡觉前要宽衣解带一样,为最终能够灸透做好准备。然后正心诚意,左手握固,静心静气。手持艾条置于胸前,就如同手持一轮红日,能春能夏,能开能和,唯心主宰。缓慢将艾火笼罩在穴位上,温开皮肤,这一步极为重要,千万注意不能太热,也不能不温。太热的话,热力透不进去,皮肤毛孔反而关闭地更紧,被灸者也不舒服,甚至会变得心气浮躁,出现皮肤疼痛和烫伤。但是如果不温、热度达不到的话,皮肤毛孔也不易打开。

所以,艾灸难得一温。这世上,至柔莫过于水,至温莫过于艾,它就像冬日里的暖阳。就像有理不在声高,而最能让人听得进话的,恰恰是温言软语,最能让人感觉舒适的,恰恰是温润如玉。所以,“温暖”才是悬灸的核心火候,也是最高境界。

雀啄灸,犹如打井提水,水中按球,鲤鱼吞食,风箱吹火,水钓螃蟹。上下波动之中,三火合一,引导气血,激发经气。向下进火时,拇指食指顺时针捻转,意透肌肤,向上退火时,逆时针捻回。手指不要捏的太紧,紧则经气不好传达。就这样,一呼一吸之间,温暖连绵不断。如此,灸火方能如茶水一样溜进体内,寻经而行。这个过程是妙不可言的!

图片

顺便还要提及一下“重灸”。

 有的人灸感生不起来,火穿透不进去,此时需要按之摩之,然后“重灸”之。“重灸”是用刚刮完灰的灸火,右手持灸,置于胸前,深吸一口气,呼气时,用身体压上去,力透肌理。距离穴位皮肤上约1厘米处时,停留两秒钟,此时皮肤比较灼热,嘱患者把气吐出来,然后起身同时灸火置于胸前,反复两次。第三次时,灸火停留于肌肤三秒,达至极热时,患者深呼一口气,起身同时灸火置于胸前,捶打皮肤三下,以缓解灼痛,这样皮肤不会烫伤。如此缓慢温灸,久而久之,即可把寒水化开,灸出汗液,则表里通透。

因此,也可以看到,即使一个简单的悬灸,就阐述了整个中医“心”文化。从开始与患者的见面到交流,到躺下来对身体的接触,到启动灸火、运火,都是一个用心的过程。作为一名医生,应当通过反复不断地试炼,成为一名真正的“心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