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林将军回忆解放青岛之战

 兰州家长 2023-10-24 发布于甘肃
彭林将军回忆解放青岛之战

彭林将军

解 放 青 岛

彭 林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部被歼,残部南逃。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直达长江北岸。

在解放战争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为了解放国民党在华北地区最后的重要据点——青岛,华东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重建山东军区,并由胶东前方指挥部所属新五师、新六师和炮兵团,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谭希林同志任军长,我任军政治委员,刘涌同志任副军长,赵一萍同志任参谋长。编入第三野战军的序列。

下面我简单谈谈解放青岛战役的经过。

1949年初,山东全境只剩下青岛、即墨及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队所盘踞,蒋介石密令国民党青岛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刘安褀: “保存有生力量,力避被歼,随时准备撤退。”4月11日,刘安祺在青岛召集绥靖区高级军官会议,研究了青岛的防卫部署和撤退计划等事宜。

刘安祺为达到既保存实力,又能延缓撤退的目的,从沧口到即墨城设了三道防线,占据有利地势,构筑工事。他把地方保安队和土匪还乡团推到外围一道防线当炮灰,而将其所谓主力部队布置在二、三道防线上,以利于随时集结逃跑。

4月底,我三十二军、华东军区警备四旅、警备五旅一个团和另外三个警备团,奉中央军委命令,为发起青即战役开始集结。根据中央军委对这次战役“迫敌撤退,保全城市”的要求,我们采取“逐步压缩,迫敌早撤,于敌撤退之际,寻机歼其一部或大部”的作战方针,决定兵分三路,由北向南推进。

这次战役以我三十二军司令部、政治部为前线指挥部。总指挥许世友兼,副指挥谭希林。战役发动前,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进行形势、任务和政策纪律教育。印发了《战前政治思想教育总结》等文件,教育部队认清青即战役的重要意义、胜利条件和存在的困难,树立必胜的信心。司令部政治部发布了战斗动员令,号召全体指战员,为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青即战役中,发扬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坚决消灭敢于抵抗之敌,为解放青岛努力作战。

战前动员激发了无比高昂的战斗士气。全体指战员立即掀起了请战高潮,决心书、挑战书,象雪片一般飞报前线指挥部,各部队充分发扬军事民主,认真研究攻坚作战的经验,针对青岛城防的特点,专题研究肃清青即外围敌据点,如何搞好兵炮协同等问题,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

5月3日,我三路大军云集青即前线,根据作战方案,警四旅为东路,将经即墨城东直插崂山,我三十二军九十四师为中路,将沿即墨西北的烟青公路,直取青岛市,九十五师为西路,将沿胶济铁路两侧进攻青岛。

东路部队进军神速,首战灵山。警四旅一部从灵山东北,迂回到灵山南,对即举城北部屏障——灵山,形成南北夹击,迫使守敌三十二军的一个营,狼狈逃窜。我军乘胜追击,赶到林格庄,与从即墨城赶来接应灵山守敌的国民党三十二军七六四团和绥靖区军队一部相遇,激战一小时,就被我军歼灭了。

5月4日,我三十二军向上疃守敌发起进攻。九十四师二八O团主攻,九十五师二八四团打援。敌人为了支援上疃之敌,仓惶纠集七个团,分几路连续向我军阵地骚扰。敌二五五师一个营,从盟旺山出发支援上疃,被我警四旅歼灭在演泉。

次日拂晓,敌人又组织四个团的兵力,一路沿大留村,盟旺山山沟,石寨至蒋格庄,另一路由仓上出发,沿曹家庄、朱家到候格庄,企图解救上疃之敌,又遇到我东路大军的奋勇阻击。

上疃的守敌,火力凶猛,依靠明碉暗堡,负隅顽抗。我二八O团虽然英勇拼杀,激战两天一夜,但终因地势不利,未能攻克。后来部队撤出战斗,在阵地上监视敌人,未有攻势进行休整。

5月11日,我军以九十五师二八四团为主攻,重新发起攻击。二八四团以二营五连攻占宋花泉作为攻击上疃的立足点,五连出其不意攻进宋花泉村,击溃了敌人。为防止敌人反扑,五连战士分秒必争地抢修工事。后来敌人炮轰宋花泉村,并组织几倍的兵力向五连阵地反扑。这时,五连的几个班、排干部和机枪射手先后英勇牺牲,弹药也将耗尽,眼看敌人又一次接近阵地前沿。在这危急时刻,五连指导员高喊:“同志们,我们要坚守阵地,为解放青岛立功!”带领战士们用手榴弹打退了敌人。五连的勇士们在宋花泉村坚守了一昼夜,为攻克上疃据点开辟了道路。

二八四团以攻坚和扰袭相结合的战术,连续扰袭了四昼夜,使被围困的敌人日夜不得安宁,胆战心惊,不断地呼救求援。19日,就乘隙突围逃窜了。至此,青即外围战即告结束,敌人在即墨城外围设置的据点,全被拔掉。

在我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攻势下,阴岛国民党五十军二七0师八一O团和营上十一绥靖区独立旅一团、二团一营,分别在团长杨瑞荃、韩福德率领下,于5月24、25日向我军投诚。

外围战结束后,部队经过几天休整,5月26日开始向敌人第一道防线,发动全线攻击。

东路部队于25日夜,由盟旺山、莲花山之间经九六㞭,拂晓前向敌人第一道防线的中心据点——窝洛子村发起围攻。十分钟以后,守敌放弃阵地,向南溃逃,窜至南山、南峙山一带,被我军截歼一部。这时候,盆踞在盟旺山、段山、莲花山、四舍山据点的敌人失去指挥,惊慌失措,也纷纷夺路逃窜,有的向我军缴械投降。东路部队追击敌人到鳌山卫时,受到国民党青岛保安旅一大队孙克来部的阻击。敌人把电线截断,在交通要道立起木桩,拉起铁蒺藜,并用火力网阻击我军前进。誓为人民而战的勇士们,冲破敌人的封锁,飞越障碍,歼灭了孙克来部。

马山是敌人第一道防线上的重要据点。在我西路部队的攻击下,敌军心浮动,纷纷弃械逃跑。我二八三团二营四连长驱直入,追击敌人四十余华里,到栾家沟岔,受到敌人阻击。当时,天色已晚,指战员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乘夜色一部分战士摸到敌人背后,前后夹击,敌人如丧家之犬,狼狈逃窜。

在我军全线攻击下,26日12时许,即墨城、盟旺山、马山、南泉、大庙山一线守敌全线溃退,我军解放了即墨城东至海边,西到胶济铁路,长达百余华里的大片土地,拔掉敌人大小据点二十余个,彻底摧毁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

27日晚,中路部队来到驯虎山下。二八二刚一营奉命攻击驯虎山。

驯虎山地形险要,敌人在山上构筑若干大小地堡,易守难攻。战前动员之后,一营以二连为主攻,一排匍匐前进,攻占了前面两个山头。以此为立足点,我军又向敌阵地纵深展开猛攻,战斗打得很激烈。在战火弥漫的山丛中,一个班的战士机智英勇地从阵地右翼越过封锁区,来到峭壁下。他们搭起人梯攀登山顶,准备从侧翼奇袭敌阵地,摧毁对我正面部队威胁最大的火力点。当班长徐修武率先登上顶端时,突然被敌人发现,敌人用机枪扫射,结果只有五六个战士爬上顶端,其余的战士英勇牺牲。爬上山顶的战士,用手榴弹炸毁几个地堡,为正面攻击的部队开拓了道路。接着他们用缴获的机枪向敌指挥所开火,很快攻下了驯虎山据点。

驯虎山的南面是后旺山,后旺山上有敌人一个加强营驻守。我二八一团七连出敌不意,奇袭后旺山据点。敌营长和几个连长正在碉堡里赌博,有的敌人在睡大觉。七连以少胜多,15分钟全歼了敌人的这个加强营。

我东路大军在向崂山挺进的途中,来到铁骑山下。铁骑山是东部山区敌人最重要的据点。由于侦察不详,没有发觉守敌已由二五五师部队取代了青岛保安旅,因而思想轻敌。开始进攻受到阻击,后来调来炮兵,猛轰山上敌人的堡垒,战斗从上午九时开始,持续了四个小时才攻下了铁骑山。

但是,敌人并不甘心自己的灭亡。他们以每人一百多块银元的悬赏,收买了一批亡命徒组成敢死队。这些亡命之徒,端着冲锋枪,像凶神恶煞一样,趁我军开饭时,扑上了铁骑山。我军发现后奋力抗击,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战士们用石头打退了敌人。后来敌人又组织了一个营的兵力再次反扑,占领了阵地前沿的地堡。指导员宫毛光带领战士们,同敌人展开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我守卫铁骑山的部队被迫撤了下来。战士杨月俊冲出地堡被敌人包围,当最后一粒子弹射向敌人之后,他宁死不当俘虏,高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毅然跳下悬崖绝壁,壮烈牺牲。

当晚,我军重新组织兵力,用榴弹炮猛轰铁骑山上的敌人,随后部队冲锋,夺回了铁骑山阵地。

我军攻克驯虎山、铁骑山等地之后,国民党西起女姑口经城阳、流亭沿白沙河向东延续的第二道防线的守敌,于31日清晨仓惶南逃。我军跟踪追击,解放了城阳、赵村、宋哥庄、东西黄埠及该线以北的广大农村。

三路大军直逼敌人最后一道防线。东路部队经铁骑山、华阴、毕家村、沟崖,向张村、沙子口前进。6月2日凌晨3时,我先头部队警备四旅十一团到达崂山南端,占领了沙子口,切断了市内敌人东退之路,使敌人陷入我军弧形包围之中,中路部队在攻克丹山以后,于6月1日上午又夺了丹山南部的二六四高地。然后,大部队经夏庄、石门庙、佛儿崖向李村进军,当晚18时左右,到达指定地点。

攻占市区的西路部队,沿铁路线由宋格庄、后娄山向市区进军,在老虎山受到敌人阻击。为了掩护主力撤退,敌人拼凑一个营固守老虎山,企图阻止我西路部队向市区挺进。在我二八三团一、二营的攻击下,敌人惊慌失措,向小清河溃退。2日上午8时,我先遣部队攻克水清沟南山的敌据点,大部队开始向市区挺进。途经四方火车站时,截获了满载弹药的卡车,将敌人压缩到海岸一带。这时四方港口内停泊着三只汽船,汇集到港口来,竞相逃命的敌兵,霎时间,冲上汽船甲板,挤得满满的,均被我军截获俘虏了。

青岛市内人口众多,建筑物林立,经济文化设施集中。为避免战火对城市的破坏,把这座美丽的城市完整无损地交给人民,我军在进入市区之前,决定快速挺进,进入市区,停止使用重武器,力避同敌人进行巷战。我军进入市内以后,敌人完全丧失了有组织的抗击能力,只顾仓猝逃命,我军一鼓作气,直取大港和团岛,迫敌乘船南逃。6月2日中午12时许,为三代帝国主义盘踞数十年的青岛市,终于迎来了解放。

全市人民欢欣若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潮涌街头,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他们给子弟兵送水、献花,亲切交谈。那热情洋溢,亲如一家的军民情谊,使我们广大指战员永志难忘。

人民的支援是我军胜利的保证。青即战役,各级地方干部跋山涉水,筹集粮草,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支前民工在火线上运送弹药,抢救伤员,和战士们一起与敌人浴血奋战。青岛市内党的地下工作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入匪窟,探狼穴,协助我军侦察敌人的兵力部署、工事设施,策动国民党军队起义等,有的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我们指战员眼见人民的力量,感到人民的温暖,深受鼓舞和感动。他们很多的英勇事迹,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为了减少青岛城市在攻占过程中的损失,我们根据中央和华东局的指示,强调部队要保护城市,遵守城市政策、纪律。指出,保护好工商业,就等于增强了支援战争的力量,保护好公共物资器材,就等于人民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就能减轻人民的负担。由于部队认识了城市政策和入城纪律的重要性,指战员们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刚解放的青岛。部队入城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受群众的称赞。同时受到了华东军区的赞赏。

进驻青岛后,根据上级指示,成立了青岛警备司令部。谭希林任司令,我任政治委员,刘涌任副司令。我们部署部队守卫青岛,维持市内秩序,保证接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八月份,三十二军举行了庆功大会,在总结青即战役之后,部队转入了正常执勤和练兵工作。(1989年1月20日 肖相鸾整理)(选自《青岛党史资料第五辑(青即战役专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