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陈吴江楠:我的故乡

 当代文摘 2023-10-24 发布于河南



我 的 故 乡



文/陈吴江楠(江西)



本刊原创首发作品



我对于自己的过往,毫无隐晦。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在乡村成长起来的男孩。我爱乡村,我喜欢乡村的生活,它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儿的生活,是我人生的伊始。

在这美丽的小村庄里,有疼爱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儿时的我,对外祖父充满了仰慕,觉得他是个无所不能的匠人。外祖父时常会给我做一些木质的小玩意儿,其中我最为钟爱的,便是他做的独轮车——一个圆圆的轮子,镶嵌在一根细长的木板里面。虽说简易,却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每当外祖父在院子里栽什么东西时,我就用独轮车帮外祖父压土,一遍又一遍,便将一开始松软的土地压得紧紧实实,外祖父也夸我是个压土小能手。我自是十分高兴的,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外祖父的夸赞,也为我自己的聪明能干而暗自喜悦。谈及我的外祖母,她是个和蔼善良的妇女,外祖母待人真的极好极好。家里来了客人,外祖母便会与其真心地交谈,聊些家中的琐事。倘若说到动情之处,还会留下感伤的泪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愁绪,令人怜惜。要是天色已晚,外祖母定会请客人留下来住一晚,他们也会欣然答应,村里街坊之间的情感,永远都是这么质朴。外祖母对我更是极度关爱,她亲眼看着我降生到这个世上,又无微不至地悉心照料我,从幼小无知的婴孩成长成调皮贪玩的少年。每当我将要受到父母的鞭斥时,她总是第一个站到我的前面,我就会迅速地躲到她身后,双手紧紧地扯住她的衣角,默不作声,我的父母也无可奈何,如此便可免去一顿责骂。外祖母打牌时,偶尔赢了钱,总会坐在狭窄的楼道口,微笑地朝我招手。我过去了,她就眨巴一下眼睛,我立马搂住外祖母的脖子,给她一个大大的甜甜的孩童的亲吻,外祖母便会给我一些零花钱,于是我们都笑了——我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外祖母则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农村的孩子,似乎天生就没有什么烦恼,做的也是一些不讨人欢心的事,我却偏偏只记得这些。想儿时,我常和伙伴去油菜地里捉蜜蜂,追逐打闹,到最后蜜蜂没有抓着,倒将别人家的菜园子糟蹋了一番。玩累了,肚子不停地叫唤,我们又跑去偷挖红薯,踩踏竹笋,来犒劳一下自己,即使之后免不了要挨一顿训斥。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总会在一个临近傍晚的午后,去飘满稻香的田野里玩泥巴。我们给这样的游戏取了一个响亮又俗气的名字——打泥仗。我们将彼此分成两队,伏在长长的田埂下面,再搭上一些光秃的稻梗作为掩体,手上裹着粘稠的泥巴,互相投掷到对方的阵地。玩到尽兴之时,有的人还会一股脑地发起冲锋,于是大家直接抱在了一起,在潮湿的田野里玩起了摔跤。这样的后果就是,所有人的身上没有一处是干净的,不仅仅是大家的衣服上粘满了泥土,脸上,头发上,都是黏稠的。我们是玩得开心了,奈何辛苦的只有家里的长辈,他们一边絮叨着,一边给我们换洗衣物。可即便这样,他们继续他们的训斥,我们仍继续我们的游戏。这样的日子近乎于疯狂,至于以前是否做过些讨大人喜欢的事,我着实记不清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一提的,就要数我家门口的那条小河以及位于村头的那座戏台子了。先来讲讲那条小河吧,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会到这来洗衣服,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天还未亮,河边就响起了稀稀疏疏的捣衣声。村里勤快的妇女总会赶早去占一个洗衣服的位置,倘若去晚了,便只能提着一大桶衣服,悻悻地回去,在家里打井水洗衣服,这是极不方便的。所以,早晨的小河是十分热闹的。有趣的是,它不仅仅是村里人洗衣服的场所,也是大家拉天说地的地方,什么事都能谈一谈,诸如谁家的女儿到了婚配的年龄呐,谁家的小孩考上了大学呀,村里面开了什么会议啊等等。村里面的事,无论大事小事,有什么不清楚的,都可以在大家的闲谈中晓得消息。对于小孩子来说呢,这条小河也是极具欢乐的场地。每每临到夏日的傍晚,村里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来这里洗澡游玩,这时候的小河,又成了孩童的乐园。至于那座戏台子,平时是没什么大的用处的。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村里的干部才会请戏班子来唱戏。我小的时候只看过一次大戏,那年我才九岁。记得那年看戏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台上站着的是穿着戏服的演员,台下坐着的是赏戏的农民和一些好奇的小孩。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小孩对于戏剧,大部分是抱着一种新奇的态度去看的,待新奇感过了之后,便不再有什么兴趣了。可我们依旧会跟着大人们去戏台,当然不是去看戏的,而是这个阶段的孩童心中不变的渴求——吃。因为戏台的开放,这儿成了人流量最大的地方,那些做小本买卖的商贩,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保不齐以后就不办戏了呢?这倒也是巧合,那一台大戏之后,村子里基本上就没再请过戏班子了。只有在外打拼的人回到村子,会拿出一部分赚来的钱在戏台那儿办几桌酒席,来宴请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辈们,这也是他们对家乡的一种感恩吧。

今天,当我回望过去,在时光的长河中,显现出了这么一幅流动的画面: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年幼的我在庭院里打李子,脚下踩着木质的板凳,缓缓地踮起脚尖,才可以勉强摘到几颗,之后便一个人坐在地上,背靠李树,咀嚼着胜利的果实。看着画面中这憨态可掬的男孩,还有那棵如今我触手可及的李树,我才惊觉时间的流逝。而在这过程中,逝去的一切都将成为日渐模糊的真实印像。可它对于我,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与过去唯一的牵连,这种牵连冲破了时空的界限,裹挟着我对往昔的无限眷恋,走向我既定的命途。

2023.10.23

特邀专栏·原创首发

本刊原创首发

—2023—

❀ 作者风采简介 ❀

☆☆陈吴江楠(右二为作者本人),家居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热爱文学,喜好散文诗歌。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描写家乡,描写生活,做一个纯粹的写作者。



 

《当代文摘》编辑部

主编:黄山松 吴顺珍

微信:rocola20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