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一句实话,也许我会被网爆,其实所谓的古法九蒸九晒黄精算得上是一种骗局了

 Loading69 2023-10-24 发布于四川
说一句实话,也许我会被网爆,其实所谓的古法九蒸九晒黄精算得上是一种骗局了
有著名中医说过炮制黄精的九蒸九晒是以讹传讹,是做一些表面的事儿,喊口号的事儿导致的,目的不在这儿,而在于提高它的品质,就是说人家那个九蒸九晒实际是为了把药材蒸透,而不失它药材的本性,因此不能蒸久了,因为蒸久了很可能这个药材的有效成分都流失了,你掌握不好,他就流走了,那么你怎么办?我少蒸一下多搞几次,要的这么一个目的,如果非得九次长时间蒸,黄精里头啥都没了,你全把它蒸走了,黄精里面的黄精多糖,它遇水溶解度特别高,你蒸完了以后,那下面一锅黑水全是黄精多糖,你黄精里面反而没有多糖了,你这个九蒸九晒的意义到哪去了?我们不能说是只做一些表面的事儿,喊口号的事儿,我们一定要实实在在去了解这个中药。
而有些市面上的黄精为了省时间就是直接水煮或者泡(这会让黄精变黑加快,黄精用地黄或者黑豆之类的熬出的黑汁同时进行煮或炖)正常的制黄精是黑红色
在《千金翼方》中:“九月末掘取根,捡取肥大者,去目熟蒸,微爆干又蒸,暴干,食之如蜜,可停”。(第二早)
这里只是说把黄精蒸晒至甜就行了,并没有强调九蒸九晒,而黄精不可能完全甜如蜜,市面上很多制黄精很甜很糯不是洋姜做的就是蜜制(蜜制成本高,非常高),加了黄酒蜂蜜炮制(这类加辅料的方法出自宋明清,如宋代最早加黄酒的是《太平圣惠方》曰:取生黄精“三斤,净洗,于木臼中捣绞取汁,旋更入酒三升,于银锅中以慢火熬成煎,这里是取黄精汁水和黄酒煎”,明代提出了加黑豆汁同蒸等炮制方法,而清代的很多本草著作及炮制专著中虽然都记录了“九蒸九曝”。可未见记载黄精加入各种辅料炮制的目的),正常来说制黄精是先甜后有点微苦,有嚼劲,而且直接吃味道也不是非常好,我记得有一个主播叫“小亿尝百草”,她吃制黄精的时候都吐了出来。而且市面上有很多地瓜做黄精或者人工上色(自己亲自动手做过制黄精的人,大概知道绝对不会出现类似市面那种湿答答的制黄精)
《名医别录》记载:“二、八月采其根,阴干”。后《雷公炮炙论》中出现了蒸制的方式。言:“凡采得,以溪水洗净后蒸,从巳至子,刀薄切,曝干用”(最早炮制黄精的记载,这里蒸时间很长因为古代黄精根茎比现在的黄精要肥硕,肥硕的新鲜黄精很难蒸熟,必须要时间要长,但是长了之后,我只蒸这一次,然后晒干就可以入药了)
而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洗净,九蒸九曝代粮,可过凶年,入药疗病... ...”这里是最为标准的一个答案
黄酒,蜂蜜,黑豆,在古代很贵,说明古代制黄精时并不局限九蒸九晒和各种辅料,而这些古法大部分都是记载挖来洗干净就直接蒸,并不是像某些人那样晒干再蒸(新鲜的成本高)
如明朝《寿世保元》记载了酒制黄精,也是取新鲜的:“酒蒸。”现行,取净黄精用黄酒拌匀,置炖药罐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炖至黄酒被吸尽………”
这里指出来黄精应该和黄酒一起蒸,而不是泡,自己动手制过黄精的都知道,光泡,黄精是很难吸收进去的,而酒黄精的方法应该是源自《太平圣惠方》,人家也是取黄精汁水和黄酒一起煎,古人知道黄精精华会融入水的。
唐朝的《食疗本草》:“铒黄精……可取瓮子,……即曝之第一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
这里只是提到了九蒸九曝,并没有提到辅助料,这本书是根据《千金要方》编写的
葛洪的《抱朴子》中说:“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与老少代粮,谓之米癜,亦有称作余粮、救穷、救荒草”
黄精是甜的,但是这种甜是相对于古人来说,市面上那种非常甜非常适应现代人口味的黄精,大概率就是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