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辅导班、无兴趣课,老师称农村孩子最轻松,很现实也很无力

 食旅记 2023-10-25 发布于浙江

孩子的分数决定父母的命脉,成绩稍降,父母如临大敌。

现在的城市孩子,他们的父母深知生活中无处可退,因此竭尽全力地培养孩子,期望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迈向更高的社会阶层。

这种对教育的重视,让孩子们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接受各种早教班、兴趣班和补习班的熏陶。

除了上课时间,他们的业余时间都在不同的兴趣班和补习班之间穿梭奔波。

常常听到人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压力最大,睡眠时间不足,课业负担沉重。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存在——他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这群孩子,没有任何学习压力,也没有升学的困扰。他们自由自在,无人约束,甚至在学校里也显得格外悠闲。

这群孩子是现在的农村娃。虽经过多年减负,多数学生压力日益增加,但他们的压力反而减轻了。

20年前,农村家里都有十几亩地,院里还会养些牲畜。

放学回家还要割草喂猪喂羊、洗衣做饭等等家务活,农忙时还要跟着大人去地里干活,农村孩子就是这么长大的。

现在农村孩子很少下地干活或帮家里做饭,一方面是城镇化导致父母外出打工,田地外包,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使得农田不再需要大量人工。

现如今的农村现象就是,年轻父母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

为弥补不在孩子身边,年轻父母每月打钱,孩子物质满足。

田地多外包或使用机器,老人溺爱孩子,不让他们干活。

孩子课余时间多用于玩手机、看电视。

农村孩子学业压力小,上学靠自主。

如今的农村已经与往日大不相同。

在这里,你会发现,农村的老人聚在一起,他们口中谈论的更多的是邻里的八卦,而很少会谈论到孩子们的学习。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也往往因为年迈或者知识所限,无法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教育和引导。

这使得许多农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能享受到有限的教育资源。

他们往往没有机会去参加那些能够开阔视野、培养特长的培训班和特长班。

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之路显得更加崎岖和艰辛。

农村父母对补习兴趣班普遍抵触,对孩子要求不高。

农村父母与城市父母的想法不同,农村孩子很少上辅导班,也很少有孩子去参加兴趣班。有些父母认为这些活动浪费时间和金钱,且没有接送孩子的时间。

农村家庭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业期望并不高。

他们不指望子女能考上大学,甚至认为孩子们完成初中学业后,就应该尽快结束学业,帮助家里干点活,多赚点钱。

父母的想法是帮孩子攒够钱后,就给孩子娶媳妇,盖房子。

在农村,建造房子是一项相对轻松的任务。

家里有宅基地,不像城里的居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三四十万就能轻松建成一栋小洋楼。

所以,农村娃在住房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工作方面,农村的孩子可以选择到周边的工厂打工,一个月也能赚到五六千块钱,养家糊口没有问题。

如果选择继续供孩子上学,可能会多花一二十万。用这些钱来买车、盖房显然更为划算。

因此,农村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并不高,只要他们身体健康、快乐活泼就可以了。

未来的路已经规划得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尽快长大结婚生子。

如何为孩子创造最有益的生活状态?

现如今,读书无疑是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唯一的出路。

先苦后甜与先甜后苦,这种学习压力虽然看似艰辛,却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益处,为孩子们提供出人头地的机会。

通过努力,他们能够走进大城市,领略这个世界的无尽美好。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虽然拥有快乐无忧的童年,但却被困在农村,无法改变命运。

对于生活在乡村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领略了太多的田园风光。

然而,为了让孩子们对城市生活有所向往,父母应该偶尔带着他们走进城市,让他们感受城市的多彩和魅力。

偶尔打破孩子的生活常态,让他们接触和体验一些平时难以触及的事物。

这样的状态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来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种偶尔的转变,可以为孩子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和启示,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前进。

【话题讨论】:

你觉得现在的农村娃轻松吗?

你如何看待农村孩子的这种无忧无虑呢?

对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