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平原(二百七十)|故乡的马颊河

 渐华 2023-10-25 发布于山东
大平原(二百七十)|故乡的马颊河

故乡的马颊河

贾维平

先人逐水而居,与水相生。村庄傍着马颊河生存了几百年。已无从查考是先祖那一辈迁徙至此繁衍生息。我很幸运出生成长在河畔,自垂髫而束发,目睹了河流奔腾、干涸、草荣木枯、舟行蓬落;见证了村庄的喧嚣、静谧、困苦、繁荣和邻里乡亲的生老病痛、喜怒哀乐。

千里河水,迤逦穿行,自庆云淌入无棣后,由南而北向东流贯全境,汇入渤海。沿途滋养着流域黎民百姓,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浓郁的风土人情。小时候在静谧的夜里,趴在土窗台上,数着满天繁星、听着大人们议论着马颊河自哪里来到哪里去,地里的庄稼浇灌了几遍水。空气中充盈着惬意和河水浸泡出的茶香,给人以恬静和无限的想象。马颊河古传为禹疏九河之一,据史料载,禹贡九河变迁淤塞,唐久视元年,为分泄黄河洪水,开挖马颊河。1966年,马颊河下游人工改道,夺占麦河新掘而成。1968年,借老马颊河裁弯疏浚新辟行洪河道,因流经德州、惠民两地,故名德惠新河。但乡亲们还是口耳相传称其马颊河。河水流经之地,美丽富饶,沿途造就和沉淀了许多人文景致。

马颊河有着唐诗宋词般的底蕴。她的躯体,神奇地将灵秀与雄浑统一起来,在流动的历史岁月里时而柔婉、时而奔放。唐朝诗人李峤有诗赞马颊河“源出昆仑中,长波接汉空,桃花来马颊,竹箭入龙宫”。清代诗人李鲁《枣园桥畔》描绘马颊河“添得青林路欲迷,行人道是旧西溪”。古来许多文人墨客围绕马颊河也留下了诸如“青青草色上河桥,雨后推窗见柳条”“重来村落改,迷望荻芦黄”等脍炙人口的名句佳篇。村里的人,亦如水如诗,读之不尽、品之不竭。在他们的生命周期里始终展示着河的基因、水的不可斩断。贾房陈蒋等杂姓聚居,比邻而安。鲜有交恶掐架不可开交的,更少见因不孝而闹到大街上的,这样的人或家庭会成为千夫所指,在村里抬不起头。偶见俩妇女互指对骂,但也不至于拳脚相加。对骂如唱戏,声音婉转悠长、抑扬顿挫,引来庄乡指点评说。等到各自的男人气咻咻赶来,呵斥几句,低眉顺眼跟着回家。转过天来,两人又好得跟亲姐妹一样。

马颊河宽而深,坝堤之外地势高于河床且平缓,阡陌纵横,水浇条件相对较好。只要有水,不愁好的收成。在我的记忆里,旱灾常有,涝灾少见。小时候,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了几次大旱。最严重的一次,河床大面积见底,偶见几处散布遗留的浅洼,洼水里懒洋洋趴伏着茂密的菹草、苦草及一些不知名的水草,散发出热噗噗的泥腥味。在那个物资极度贫乏的年代,干旱的河床给村庄补充了大量的生活给养。大人小孩乌泱泱聚集河道,在泥水里摸鱼、挖泥鳅。将水草割拢起来,运回家。摸、挖到的鱼和泥鳅成为家家户户近几天的美食。运回家的水草晒干,碾成粉储存起来,蒸干粮的时候拿出来掺到主粮面面里,减少主粮的消耗,能够支撑全家顺利度过青黄不接的季节。日子丰裕的年代,取自河里的水草主要用来饲喂家畜。河水变深或流急的时候,很难见到网鱼的人。偶尔有挑着木桶串街叫卖,也是在浅水塘或长期积水的沟渠里捕拿的。

河水汤汤,冲刷得河滩平坦而柔软,岸堤之下,间隔或连片生长着一方方、一丛丛茂密的芦苇、蒲草和叫不出名的野花。四季更迭,乐趣轮换,河道始终是村庄人的依靠。在这里挖野菜、割猪草、捉蜻蜓、做游戏、编草玩,乐不归家。炎炎夏日,孩子们拉帮结伙,瞒着家长偷跑到河里洗澡,没完没了,往往被家长追到河里拖回家。夜晚,河道成为大人的专属,瞬间河道里热闹起来,欢声笑语、插科打诨,人们站在没腰深的水里,一边嬉闹、一边搓洗着一天的燥热和劳作的疲惫。寒冬腊月,河面冰封,厚厚的冰层甚至被冻裂出一指宽的缝。放眼望去,泛青的冰河平滑如镜,阳光铺洒,返照成晕,彩环斑斓,如梦似幻。两岸往来,也省去了多跑几里路过桥的麻烦。青年儿童做成简易的滑冰车,或站或坐,随心所欲的滑行耍闹。稍不留神就会滑倒,被摔得四仰八叉,疼得龇牙咧嘴。入冬伊始,冰层能够禁得起人的时候,早晨天刚放亮,就有勤快的人肩挑水桶、手提铁镐,下到河里,在冰面上选个合适位置,砸开冰层,凿出圆形的冰窟窿,清澈甘凉的河水便汩汩翻溢出来,打满水桶挑回家,直到灌满备用的水缸。这个冰窟窿从此就成了家家户户挑早水的泉眼,直到来年冰雪消融。深秋季节,马颊河则呈现了别样的美。芦叶飞黄,水汽蒸腾,薄雾淡淡,朦胧缥缈,河水也脱去了往日的喧嚣,平静舒缓,悠闲淡定。村庄、河谷如少妇轻纱敷面,半掩半露、半笑半颦,让人有一股说不出的亢奋、感叹和不忍触摸。有时雾气即将散去之际,天空又飘洒起细雨,微微的凉,令人神清气爽。间或有几只小鸟穿掠其中,活动的画卷便又多了一些点缀,乡土味道更加醇厚。在河滩、野地里疯跑,任由身心放松,真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和化身大自然的舒适。乡人一代代传承,享用着马颊河无穷的眷惠、享受着马颊河不尽的抚慰。时光荏苒,村庄也在悄然演变,诠释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河与人血脉相通,脾性相连。河是人的寄托,人是河的具象。悠悠岁月,时移事易,有多少爱喜悲忧、有多少跌宕离合,都随流水汇入了遥远的传说。

村里一位大约出生在1920年左右的老先生,书法和文章在当地颇有名望,家家户户发出的书信和过年的春联都找他代笔。老先生对马颊河情有独钟,据说搜集整理了不少关于马颊河的资料和民间传说。我领略过他的口才。老先生讲起马颊河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在那个懵懂的年龄,他的学问让我着迷、令我敬佩。

离家久了,河与人时常跃入梦境,时间愈久情结愈重。在部队服役期间,曾出差到过河南省濮阳市,听说马颊河的发源金堤河就在附近,便急匆匆赶过去,踏堤漫行,折柳寄情,掬水眺望,以解思河念乡之情。马颊河的上游窄且缓,不及家乡的雄浑气势,娴静有余刚性不足。感觉虽有落差,但毕竟“千里同风无远近、未分秦陇与潇湘”,看过之后,内心焦灼相对舒缓。随口吟出七律——“历历金堤几载期,葱茏蒲柳寄归思。一河碧水流明月,两岸青葭覆野陂。风掠澶渊牵旧梦,泉滋碣石听新奇。回眸盈亩黍香沁,且待鸿飞故里时”。默愿流水载去期盼、捎去祝愿!事过多年,一次回家的机会,见到了家乡的河也见到了老先生,跟他聊了一个多小时,说起马颊河,诚心诚意地将诗句写出来留下,等待他润色修改,却一直没有音信儿。一年之后,偶遇村庄来客,问起来,才知老先生约在半月前已作古,他收存的一些书籍随之散落、一生形成的文稿也化作青烟随其去了。

惟愿永恒:我河无殇、村庄无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