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子建:从“心”认识象山,从“石”理解宇宙

 山海昆仑 2023-10-25 发布于江西

自古以来,人们与山水泉石相依相伴,把石头视为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其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人们对所赏之石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赏石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观石“畅神”的境界。中华民族是个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的民族,石头文化源远流长。几万年前,先民已经在玩玉石了。人们对玉石的喜爱催生了“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观念,进而演化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石文化。远在夏、商、周时代,作为赏石文化的先导和前奏——赏玉活动就已普及。

《山海经》和《轩辕黄帝传》指出:黄帝乃我国之“首用玉者”。而《说文》云:“玉,石之美者”,这就把玉也归为石之一类了。故玉也以“美石”称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兼备者乐石”。中国儒家学者吸收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和理念,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全然融合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

因此,“出仕为官济天下,入世为隐独其身”,中国儒家文人皆是赏石者,他们在品赏奇石时,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赏石景象看成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从赏石中得到身体的休息、精神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象山,江西金溪县人。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宋明两代心学鼻祖。他的学说远承孟子,后得到王阳明的继承、完善和发扬,形成一套成熟的哲学体系——陆王心学。

1187年,陆九渊见应天山形宛然巨象山,便易应天山为象山,自号象山翁,居所称象山草堂,讲学处以片石垒起象山精舍(后扩迁为象山书院),金溪仰山书院也意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象山书院历经数百年而蕴藉的教育、思想、文化精华。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王阳明心学的学习热潮。追根溯源,是王阳明继承、完善、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学,并集心学之大成,史称“陆王心学”。陆九渊是宋明两代心学鼻祖。没有陆九渊的心学,就没有王阳明的心学,这在我国学界已成共识。

先生生前钟爱山石,物象宛然,得于仿佛,对奇石悉已如教置之。大列于园馆,小置于几案,泉鸣石间,回溪为佩,冰玉明莹。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并达到天人相际,物我两忘,出神入化。

象山先生曾在鹅湖之会做诗:“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更有何人似我顽?” 石是小山水,山是大石头。

象山先生体悟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此心之良,人所固有”,在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人之初性本善”的基础上,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由此提出“发明本心”“大作一个人”的心学思想。

象山公园楹联即为:览三峰叠翠,探九渊传奇。象山心学思想字字玑珠、处处智心,近乎禅石。

象山先生爱石立心,让四方学子在观石中格物而致知,恢复本心。“明理、立心、做人”。

象山先生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此良善“本心”。“若能发明此心,涵养此心,凡者即圣人。”他认为人生的目标是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作书”,即便是目不识丁,也要堂堂正正做一个人。

因此,学问之道,以“尊德行”为本,“道问学”为末。即便是微弱的幽光,也能驱散千年的黑暗,德既立,心自光明,己心光明才能推其明以及天下。这正是这块“德著幽光”匾额的含义。

在金溪象山心学博物馆“波涵千顷”匾额下方有一池静水,当我们将石子投入水中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但只要我们不再继续投石子,水面终归会归于平静。我们的本心就如同这静水,本来无波无澜、无善无恶,一旦生起私心杂念,就如水中投入石子般不再平静,分别了善恶,有了取舍,进而有了或善或恶的行为。如果我们能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就能对自身、对外物有真实的认知,若能为善去恶,久而久之,心自能平静恢复到本来的样子。此为善去恶便是格物,格物而致知,才能恢复本心。

人皆有初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让我们从“心”认识象山,从“石”理解宇宙。只有培元固本,修好“心学”,我们才能坚如磐石,朝气蓬勃,勇往直前。

象山先生爱石立心、格物致知,风雨不动安如山,斯人千古不磨心。象山先生的心学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作者 抚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文昌书院 赵子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