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永声树 2023-10-25 发布于北京

已是下午四点,正式进入参观环节,开启奇幻之旅。

雨已停,但阴云未散,天色昏沉,光线多少已经不太够用,尤其那两处价值300块的特窟据说还颇为幽深。离景区清场仅剩两小时,必须抓紧时间了。

循着参观路线一路急行,匆匆浏览沿途的佛窟,信手胡乱拍上几张。幸亏自己并非造像爱好者,否则还真难以保持速度。

第3窟盛唐石塔,而窟中四壁上的壁画则是密宗风格,绘于明代。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第6窟,北周造像和壁画,这个就很有点儿敦煌的感觉了。事实上,炳灵寺与敦煌、麦积山石窟一样,是佛教传入中土后最早开凿的石窟之一,颇有一些古早风格的造像和壁画。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第11窟的壁画很有些意思,菩萨衣带的画法虽颇有唐风,但造型和面容却大有吐蕃风格,显然是吐蕃占据河州期间的作品。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匆匆一瞥编号49-58的一系列小型佛龛,显是盛唐造像,但也并没有什么看头,并不打算停留。然而,当眼光习惯性地掠过这几龛的介绍,竟一时如遭雷殛,立即不假思索地窜了回去,扒着栏杆对中间的54龛使劲打量起来。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54号龛是个常见的一佛二菩萨造像,但令人震惊之余又颇感奇幻之处也正在此:于平平无奇之中,藏着鼎鼎大名。

只见“54”标记的上方有一处很不起眼,以至于在参观距离上都无法拍摄的题记,上书:“大唐永隆二年(681)闰七月八日,陇右道察使,行殿中侍御史王玄策敬造阿弥陀佛一躯并二菩萨。”

居然在这么个偏僻的石窟中看到了王玄策的名字,可敢信?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一个名为王玄策的低级官员(太子右卫率长史,正七品上)带领着30多人的小使团出使吐蕃,继而前往天竺。使团在途中遭到中天竺国军队的袭击,损失惨重,王玄策也被俘。设法越狱回到吐蕃后,王玄策以唐使的身份发国书征调军队,得到1200吐蕃兵和7000泥婆罗(尼泊尔)士兵。他率领这支不足万人的混合仆从部队悍然南下,砍瓜切菜般歼灭了中天竺的战象军,占领中天竺首都,再一鼓作气摧破前来支援的东天竺数万大军,俘获之前逃脱的中天竺国王,遂灭其国。于是天竺各国震恐,纷纷委质上表,请求归附。如此壮举,被后人称之为“一人灭一国”。

但“最牛外交官”王玄策的灭国之功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因此在史书中也记载寥寥。除了其在龙门石窟中还留有一处高宗麟德二年(655)第四次出使归国后供养的一尊弥勒佛像题记之外,便再无音讯。此刻,我们还知道,之后的数十年间,他仍在大唐的边境内外奔波着.......

在这样的地方,跟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古人猝然相遇,着实有种无法言喻的奇异感觉。

愣怔片刻,继续前行,在隔壁编号64的佛龛处略作停驻。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看起来仍是常见的唐代一佛二菩萨二天王,但造像上方的题记却需要看一下了。题记撰写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这个时间可是有点儿意思的。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64窟张楚金题记

从题记首行的“三日大军”和题款中“仪凤三年十月□□刑部侍郎张楚金撰”来看,很显然,这块题记正反映了仪凤三年(678),十八万唐军再次被吐蕃战神论钦陵击败的那场青海之战。张楚金可是《旧唐书》中有传记的大人物,被武则天弄死之前曾官至秋官(即吏部)尚书的顶级大佬。炳灵寺一带正位于当时青海前线与后方的交通线附近,大佬公务繁忙之余游玩一番,也是平常......

此后一路疾行。粗粗看来,沿途以唐代造像为主,体现着凤林渡、炳灵寺一带在唐代的极度繁盛。不过北魏、北周期间的造像亦颇有之。例如125窟的北魏造像,衣饰神情都开始带上了南朝意趣,显然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风格。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25窟北魏造像

甚至藏传佛教特征显著的明代造像和壁画也很有一些。例如70窟的八臂十一面观音像,已是彻头彻尾的藏地风格。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一直跑到135窟才稍作停留,根据指示牌描述,寻找山壁上的另一处摩崖题记,上书“上受宝圭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洮西守将何灌,率王安….晨发郡城,绝冰河,尽灵岩胜境乃还。”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何灌题记

经过遭遇王玄策、张楚金的刺激后多少已经适应,但看到何灌的名字还是难免惊叹——又是一个史书留名的人物啊(《宋史.何灌传》)!何灌,开封祥符县人,少时武举入仕,以武勇善射著称,一生伐夏攻辽,平灭方腊,无役不予,算是北宋名将了。联想到十四年后,这位曾以射术高绝威震边疆,在辽夏两国圈粉无数的老将,最终竟以六十三岁高龄战死在靖康元年的汴梁城中,也不禁唏嘘。

这通题记还有两处有意思的地方。一是“上受宝圭元年”,这居然并非年号,而是指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宋徽宗上台后,由于出身不正难以服众,便一直发动全国人民制造祥瑞以巩固帝位,终于在1122年得到了据称为大禹治水所用的玄圭。由此将这一年定为“上受宝圭元年”,但却又没改年号,赵佶之轻佻,由此可见一斑。题记中另一处显示,何灌等人早晨从郡城(临夏)出发,当天就到达炳灵寺,这与上一篇中考证的路程颇有出入。究其原因,当是这一行武官不但轻骑快马,而且还趁冬日封冻从炳灵寺的黄河对岸踏冰过河,没有绕行凤林渡的缘故。这样一来,单程不过80里,一日往返确无问题。

转过何灌题记,路旁一尊大佛静静坐在山崖之间,这便是炳灵寺的标志,全国第六大佛,建于盛唐开元年间的171窟弥勒佛了。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这尊大佛通高约30米,除了高大之外,其特别之处在于,大佛上半身为唐代原状的摩崖石雕,而下半身却是泥塑。泥塑部分曾有阁楼遮护,但阁楼在清末毁于兵火,因此百余年风吹雨打后已损毁严重,于是在2003年左右进行了重塑。很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修复,著名的反面教材。

此行的真正目标,那两个300块钱的特窟,正在大佛的头顶之上,需要攀爬大佛右侧那条陡峭的栈道方可到达。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第一次在参观石窟时被反复追问是否恐高,这种感觉奇异而荒诞。

169和172是两个天然洞窟,也是最早开凿的石窟,其建窟年代不晚于十六国早期由乞伏氏鲜卑所建立的西秦(385-430)。且不说造像和壁画,便是当年在山崖上修筑一条如此这般的栈道,也足可称庞大工程了。

更令人浮想联翩的是,通往这两处石窟的栈道曾经被焚毁过两次,第一次大致发生于靖康之变后西夏趁火打劫期间,在明嘉靖年间才得以修复。清末同治回乱中再次被毁,直到1973年被修复。换言之,在过去的1000年间,头顶的这两个石窟竟有一半时间处于与世隔绝之中。忽然生发出探险小说主角落入山谷,遭遇古代遗迹的幻想。

攀登途中路过几处古栈道孔中焦黑的木桩时,还是引起了一些并不美好的联想。毁掉了大佛阁楼和石窟栈道的同治回乱,如今被轻描淡写为清末陕甘回民抵抗清廷的起义。但事实上,那是MSL们为了建立一个纯洁的YSL国而发起的一场种族清洗,数年间,陕甘两省估计有4000万汉人死于屠刀之下。要不是左宗棠的全力镇压,西北五省恐怕都要变成一片深绿且脱幅而去,实不可轻忽焉。

辛苦爬上栈道顶端,以为可以独享秘境之时,身边忽然窜出一个工作人员,严令不可妄动,不可拍摄。只好讪讪站定,听凭这位导游兼保安的安排。以下跟这两窟相关的照片大多来源于一本画册,还有些网络盗图,特此声明。

169窟是一个高约15米,宽约30米,进深约10米,距离地面约60米的天然洞窟,不但与世隔绝,且洞中还布满着红白相间的神秘花纹,实在是早期僧侣们坐忘禅修的绝佳之地。除了实在无法触及的洞顶高处之外,整个洞窟被西秦时期的造像和壁画所充满,即便因天光昏暗,难于领略各处细节,也使人大感震撼。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69窟西北壁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69窟西壁(最早期造像)

在导游充满戒备的灼灼目光中开始169窟之旅。导游的水平倒也不低,疑似炳灵寺研究所的考古人员。耳边是导游程式化却条理清晰的描述,眼前昏黄手电光柱的导引下一幅瑰丽的佛国景象扑面而来。

修建169窟的西秦、北魏、北周,是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的年代,是秦川中血流没腕,淮河边尸积如山的五百年大黑暗。就在这黑暗的年代里,这处黑暗的洞窟中,却默默地树立起上千身造像和壁画,他们或立于身侧,或悬于山壁,甚而高踞洞窟顶端,佛陀、菩萨、天女们沉静的目光,凝望着世事变迁,无视着光阴流转,最终穿过1600年尘烟,投射在访客身上,不由得令人敛衽肃容,诚心以对。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69窟第7龛 立佛 西秦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69窟24龛,千佛图,西秦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69窟11龛,说法图,西秦

而在众多造像和壁画的空隙中,却又见缝插针地满写着千余年来贩夫走卒们的题记,这些下层民众并无财力为自己供奉一尊佛像,只能在岩壁上写下自己对佛祖的虔诚,对生活的期盼。他们中,有北魏的低级官吏、唐代的防秋健儿,宋代的行脚商贩,明代的普通市民......浏览着那些粗陋的题记,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古人挑担骑驴,沿着历史的长河迤逦而来,悠然而往,他们一路或举目四顾,或交头接耳,或低首疾走,却也各自带着充满希冀的表情,擦肩而过......

正陷入奇幻的想象不可自拔时,导游的手电光指到了炳灵寺石窟的镇窟之宝,位于第6龛上方的”建弘题记“上,正好趁机把自己调整到考古状态上来。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建弘题记(420AD). 西秦

建弘题记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具有明确时间的石窟题记,书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这个题记在1963年被发现后曾引起了全球性的轰动,因为这处年代清晰的题记,为全国早期佛教石窟的断代提供了一个精确坐标。具体就169窟而言,因为题记的最后一行有”神仪重辉“的字样,显示这是石窟重修后的题记,则169窟的初建时间当远早于420年,考虑到洞穴环境中风化水侵的速度,感觉这个初建时间如果上溯至100年前的曹魏晚期或西晋初期也实在不算过分。

那么,为什么不试试推测一下这个石窟的初建年代呢?

下图中,被塑封的那处就是建弘题记,题记周围的泥层浑然一体,表明红色区域中的壁画和泥塑都是建弘元年重修石窟时的作品,但这一层泥底在右下角靠近地面处出现了脱落,露出了更早期的壁画层,即橙色区域。显然,可以通过对这个区域的观察,推测石窟初建时间。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早期壁画层中的几处场景。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第10龛的文殊菩萨像,全然为毛笔勾勒而成,这是几乎没有受到西域绘画技术影响的汉代绘画技法,其笔触风格与在汉魏墓葬中常见的壁画如出一辙,例如下面这幅出土于山东的东汉壁画。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这带来的猜测可就有点吓人了,接着再往下看。下面是12龛的一幅供养像,这个龛左下方的白色区域,正是建弘年间重修的晚期壁画区。而以红色为底的早期壁画层则与上面的文殊菩萨像相同。这个龛中非常潦草地绘制了一尊如来佛像,而佛像的左侧是两个供养人,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法显”和“道聪”。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69窟12龛,法显供养人像. 西秦

荒诞而奇幻的感觉再次泛起,我所看到的,居然是“法显”吗?在偶遇王玄策、张楚金和何灌之后,我居然又看到了法显的名字!

那是中国第一个远赴印度求法,也是无意间开辟了印度—中国航线的高僧法显吗?

据法显所著《佛国记》所述,法显于399年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求法。当年夏天来到当时西秦的首都金城(今兰州),并停留数月。在此期间来到炳灵寺瞻仰一番,并供养一尊佛像,也是情理中事。这个推论使炳灵寺石窟的始建时间又可以前推20年。而且,既然399年时这个石窟就能让300里外的法显慕名而来,其历史显然还要更长一些。

经过法显的刺激,当看到后秦高僧昙摩毗(印度禅师,活动于380年左右),以及鸠摩罗什门下十哲之一,道融的供养像时,已是古井无波了。这个石窟,简直是个名人打卡地。

眼看着周围山壁上还有大量历代游人的题记,决定收手,不能再刺激了,心累。

此时方想起来炳灵寺的初心,到172窟打卡那处最古老木构。

跟随导游沿着169和172窟之间的横向栈道走向172窟。由下图可见,现代栈道并未沿用原先的位置。在现代栈道的上方,密布着古栈道的栈孔和屋檐的痕迹,而这段栈道所经的山崖上,依然是满满的壁画和泥塑。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栈道上方的彩塑和壁画 西秦

刚走进172窟,就为窟壁上的五尊北周塑像所摄,这种过渡期风格的造像常会产生一种陌生又熟悉的美感,不过我已经决定不再细究这些东西了,因为洞窟的正中,那处意义重大的木构,已赫然在目。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72窟北壁,五佛像.北周

172窟的正中央,一处山壁凹陷之中,放置着一座并不起眼的木制佛帐,大致是个边长约2.5 米的正方体。佛帐立于木架之上,看上去有点干栏式的意思,但显然只是因地制宜的设计罢了。佛帐外面的彩画,以及帐顶九宫平棋上的六字真言都带有明显的藏式风格,初看之下,令人对它的年代不免深刻怀疑起来。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72窟木制佛帐.不晚于北周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平棋格中的藏文六字真言.明

当看到佛帐内部供奉的几尊佛像,疑虑就打消了大半。尽管这些佛像之上的彩画和帐内的壁画应该都是明朝的,但中央三尊佛像的造型却是毫无疑问的北朝晚期风格,跟外面的五尊北周佛像如出一辙。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72窟佛帐内部

但佛像亦存在从外面搬来此处的可能,因此想要断代,还须看建筑结构和风格。一番争取之下,导游终于允我凑近观察。

抵近之后,一眼便看到最高的两层枋木上,还有着未被明代彩绘遮盖的早期彩绘,那是毫无疑问的北朝风格。至于那些略被斫成了八角型的立柱,绞头突出的绞口造连接,乃至于横截面朝下放置的平棋枋、柱头枋,这都是在敦煌、云岗等处石窟的早期石质仿木构建筑上常见的风格,而类似结构的木构建筑,在今天日本的一些早期唐样建筑中或能偶见一二。不过日本的那些古建筑每隔几十年就要落架重修一番,式样固然留存,但早都已经不是原构了。这么说来,如此原构的高古木构,竟似是世间仅见之物了。

对着这座比排名第二的南禅寺至少早了两百年的木构建筑躬身而退,肃然起敬。不想导游又抛出个惊喜,他指着栈道外侧一个挂在半空中的木构说:“我们对这个做过C14测年,结果是公元200年左右”。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172窟外的勾栏残件.不晚于唐

心下一惊,走近望去。那看起来是一间完整的栏杆,术语称为勾栏的东西。一道地垘,四条卧棂和覆斗型的蜀柱,造型简洁平实,确是敦煌壁画中极为常见的隋唐时期风格。公元200年着实有些夸张了,但如果说是隋唐时期的木质栏杆,那是绝对到代的。

行至最后,抬头竟然又偶遇至少1500年前的勾栏,此间太过奇幻,以致词穷。

几经催促后,恋恋不舍地走下栈道。返回地面,仰望着上方60米高处的两处洞窟,只觉这短短半小时的参观,竟似梦幻泡影,如露如电......

炳灵寺石窟:一次疑惑和奇幻之旅(下)

返回景区大门时余晖落尽,而前面尚有几十公里山路要赶,再无暇感慨,直奔金城去也。

炳灵寺石窟,嗯,真有点儿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