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警惕非黑即白谬误?

 精读君 2023-10-25 发布于福建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00+概念

为什么要警惕非黑即白谬误?

二分法是我们最常用的分类方法之一。例如,根据性别,将人分成男人和女人;根据好坏,将人分成好人和坏人。

二分法很有用,但在不少情境中,容易导致我们陷入非黑即白谬误,误导我们决策。

例如,有些人难以拒绝别人请求,是以为自己只有两个选项:要么答应请求维持友谊,要么拒绝请求导致关系破裂。

这就是非黑即白谬误。事实上,拒绝一件事并不等于拒绝一个人。可以答应对方一些事,也可以拒绝对方一些事,但不影响与对方的友谊。

世界不是只有黑白两色。即便不考虑各种颜色,单单考察黑白摄影也会发现,在黑白两色之间有深浅不同的灰色

在计算机显示领域,以黑色为基准色,用不同饱和度黑色来显示图像。纯白的饱和度是0%,纯黑是100%,之间则是不同等级的灰色。

如果饱和度以1%为刻度,就有99种灰色。也就是说,纯白和纯黑只占2%,不同灰度占98%。如果非黑即白,就只是考虑2%可能性,没有考虑到其余98%可能性。

小孩子是典型的非黑即白思维,眼里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如果我们理解灰度,就不难识别这种二分法的错误。

例如,考虑事情维度,好人会做坏事,坏人也会做好事;考虑数量维度,有人做的好事多,有人做的坏事多。

考虑时间维度,有曾经做坏事的好人,有未来可能做坏事的好人;考虑动机维度,好心可能办坏事,坏人可能阴差阳错做好事。

更重要的是,好和坏可能发生转化。此时的好,可能是未来的坏;此时的坏,可能是未来的好。

不难理解,每个人都不是纯粹好人,或者是纯粹坏人。是否违反法律,是黑是白相对容易分清;是否符合道德,却有大片灰度值得探讨

多数情境下,事情充满灰度,我们需要运用灰度思维审慎判断。

例如,执行计划时不要认为,要么完美执行计划,要么努力就等于白费。

追求目标时不要觉得,要么成为第一获得成功,要么就等于失败。

进行谈判时不要误判,要么自己赢过对方,要么只能向对方妥协。

在可能性空间中,灰度居多,我们不能随意下非黑即白的结论,而要提醒自己细加探究,究竟是什么样的灰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