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肚菌技术服务的高级骗术之一:条件严苛化要求(上)

 lyan63 2023-10-25 发布于河南

不少业内朋友和我聊到某个业界的大忽悠级人物的时候,都充满了膜拜的口吻,这种膜拜当然不是针对他的专业水平,因为如果是真的专业水平高,他就用不着当个大忽悠。老实说,其实我也同样对此人充满膜拜,因为他从事技术服务以来,从来没有人追究他责任,哪怕他害到人家底裤都露出来。
我老人家也没有被服务对象追究过,但那前提是我从来没有吹牛,没把握就说没把握,不会让人充满希望的失望,这和人家的情况不在一个档次,我的服务没有构成大损失,人家是拿老板的勇气交学费。所以,我也有些膜拜他的水平,当然是忽悠水平而不是专业水平。
我和我那些朋友的共同疑问是,他是如何坑人到底却无人能够公开追究责怪的呢?要知道,河南的几位知名忽悠都经常性沦为丧家之犬的,因此可见即使是忽悠,那也有水平上的极大差异的。
终于有一次,他在某个场合大谈绝招的内容被传到我的耳朵里,我恍然大悟,连连叫绝,大忽悠不愧为大忽悠,四两拨千斤,一招化解所有责难。
这个绝招被我命名为:条件严苛化要求。
条件严苛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谓最佳,甚至比最佳还要苛刻。以羊肚菌菌种培养温度要求为例,从培养测试来看,基本的规律是:在不至于对羊肚菌菌丝产生伤害的范围内,培养温度高长速快,温度低生长速度慢,但培养温度和保存环境的温度高,对羊肚菌菌丝体是影响是较为显著的,老化速度也更快。菌丝体老化后,作为生产菌种的意义逐渐丧失。
事实上,羊肚菌菌种生产许可的温度(料温)是比较宽泛的,约在3-28℃,相当于气温3-25℃,这是不至于构成严重伤害的基本要求,但如果站在生产条件控制兼顾菌种品质的角度看,3℃下生长显然太慢,占用场所会更多,而25℃太危险,略有超标就发生伤害。
所以,羊肚菌菌种生产者设定的上限温度通常是18-20摄氏度,菌种生产季气候下的室内,通常不至于有温度过低状况,这是目前几乎有条件的菌种生产制作的大框架。但在严苛化的要求下,这个温度上限被要求为16℃,那么相信除非是特别条件的工厂化设备设施,加本地使用菌种,否则,培养和运输过程,必定有一段可能超过这个要求。也就是说,16℃上限不是不好,而是很难做到,甚至基本上做不到。
那么,好,现在出现生产问题了,大忽悠开始找原因,当然肯定会有这个超过16℃的问题,他就告诉你,这事儿可不是我的责任,不是要求你必须不超过16℃吗?他极大可能有微信聊天记录为证呢?他真的说过,所以你倒是无话可说了。
但我们知道,那些成功甚至高产的实例,如果有记录回溯的话,所有菌种用前环境达到20℃的时段普遍存在。羊肚菌菌丝体生长高峰期,产热量是很大的,培养室通常是高密度的摆放,设定为16℃的上限情况下,大多数选用的压缩机接近工况极限,能效比下降,造成实际培养温度实际短期达到或者超过20℃概率很高。与此同时那些设定环境温度上限为20℃的菌种企业,其菌种售出后的成功率实际上也与别的企业的菌种不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培养上限设定为18℃,某些气流死角的局部温度达到20℃也是常态。所以,按照大忽悠的要求,全国羊肚菌菌种生产基本上都是有问题的,那么,那些成功和高产的例子是从何而来?
当然大忽悠能够忽悠成功的关键是这些老板不懂逻辑,当然懂逻辑的老板就不可能会用大忽悠这种技术“人才”。中国羊肚菌产业的失败比例高企,技术成熟度不高,条件设施不好固然是其中的两方面,但更加主流的问题是科学原理逻辑的缺失。
非工厂化食用菌培植,所谓最佳条件,事实上不可能达到,但条件水平只要不偏离到伤害范围,就不是关乎成败的要素,而是关乎产量水平的操控。同时,在环境不可控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设施控制保护羊肚菌不进入伤害条件,才是关乎成败的要诀。
大忽悠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忽悠,真正的专业水平也还是比普通农户和小忽悠们高出一些的,他能够利用大多数人不懂理论的弱点,料定人家做不到他的要求,而这个要求又不是原则错误,也很难争辩。被骗者的弱点,严格说也不是专业知识问题,而是自己概念不清,理不明逻辑关系而吃哑巴亏。
更加不可救药的是,这些吃亏的老板,基于智商和虚荣心的原因,既不愿意曝光被忽悠的事实,也不肯咨询他人,弄明白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再决定对待大忽悠的态度。其实即使他自己不可能追究赔偿,也不能让大忽悠继续忽悠别人啊。
所以平心而论,该大忽悠的忽悠指数估计能够做到全国第一,当然他的秘密我也不敢说全部知道,他一定不会只设置一个这种的逻辑陷阱,而应该有一连串的套路,我还得慢慢破解。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