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客户为先。第2,有异议参见第一条

 外滩商学院 2023-10-25 发布于上海

几乎每一位企业高层都知道,客户为先
甚至曾经有老板说,我们公司经营的秘诀有两条:第一,客户为先。第二,如有异议请参见第一条。公司的策略就是全员营销,可见其认识之深。只可惜,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的企业似乎并不多,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很多。

首先,全员营销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运营企业的必然要求。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需要对每一位员工进行全员营销培训。掌握有关理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强化意识,形成习惯,落实到每一位的员工的每一个行动中。这需要极大的付出,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这样的决心。

其次,企业的业务流程需要重新梳理,完全面向客户。组织结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人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组织结构优化并不容易。

最后,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进行全员营销实操培训。

谈到实操培训,有人可能认为那是基层员工的事。可对全员营销来说绝非如此,而是要从企业最高层开始。由于业务分工的关系,企业高层的工作重心与普通员工不同。他们打交道的主要对象往往是客户的管理层,政府机构、媒体等。正因如此,他们的全员营销的意识和行为可能更加重要,有时候说错一句话就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对内而言,如果说每一位领导都肩负一定的企业使命,除了自身的努力,团队成员是他拥有的最宝贵的资源。从营销的角度看,也是他的服务对象,是他的内部客户,这是完成公司使命的必要条件——因为员工更加贴近最终客户。

一个常常耀武扬威、吆三喝四、动辄训斥员工的领导,其属下也很难善待他们的客户。事实上,领导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团队成员起到表率作用。所谓“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

真正领导力强的领导往往身体力行,哪怕是日常小事。比如,在最后一个加班员工离开公司之前,他一直都在公司;在第一个员工上班之前,他已经在公司;员工遇到困难了,他往往会适时出现,及时协调解决问题;逢年过节,只要有员工外地出差,他都会想办法去现场陪员工过节。

我曾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研究所领导,每天早上在单位大门口迎接员工上班,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那段时间,这个单位的员工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

全员营销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行动。这样的行动只有从公司最高层做起才最有效。

可以说,真正达到全员营销的企业,每一位员工的每个毛孔,都渗透着全员营销的意识,并落实到实际行为中。

比如,见客户一定会注意着装,因为这是对客户的起码的尊重。我有一位朋友去老挝见客户,顶着高温,穿西装,系领带,在他看来是十分自然的事。如果出差到客户侧工作,他和他的团队一定会比客户早到,一定会比客户晚走——早到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客户日常工作的影响,晚走可以防止客户有事找不到人。

如果系统有问题,他绝不对藏着掖着,而是对客户透明。有一位朋友每当赴现场解决问题,他会坚持把每一个发现的问题打印出来,张贴在墙上,客户随时可以检查任何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进展。客户因此对他非常信任。

真正全员营销的企业,所有的员工都会对技术、产品、服务孜孜以求,因为他们要为自己的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因此,你会发现这样的企业,很多员工各擅所长,客户粘性非常高。

曾经有位客户领导对某公司的领导说,我这人有洁癖,办公桌上从来不放任何东西。不过,最近你们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项服务。我把总结报告放在办公桌上一个多星期,每天看一遍。整整看了七遍。工作成绩突出,报告也很出彩!这样的工作成绩来自现场团队每个人长时间的努力学习与辛勤工作,当然是给公司加分的。这份总结报告就是无声的广告!

朋友告诉我另外一个故事:

某地客户老大与公司领导一起吃便餐。当时已经接近晚上9点钟,客户老大说,我要谢谢你们公司,因为你们给我们派了一位真正勤勉的员工。我猜这会儿他一定还在现场工作,不信当场试验。于是他当场打电话给那位员工,果然对方仍然在现场处理问题。这样的员工无疑也是给公司加分的,是公司的宝贵资产。这位员工当选公司年度十佳员工一点儿也不奇怪。

企业大了,客户有问题的时候要找对人不容易。

全员营销的组织往往施行的是首问责任制,尽管不一定有明文规定。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人,只要是第一个客户联系到的,他就负有责任。因此,在他没有能力解决的情况下,一定会想方设法找到对的人,一直跟踪到问题的真正解决,客户满意为止。毕竟他在公司内部找人比客户从外部找人方便得多。

在这样的企业,你完全找不到那些平庸的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欺瞒客户,与客户吵架,工作懈怠,不作为、乱作为等。

客户最敏感的就是欺瞒。应该说系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或者存有一定的风险因素,这很正常。只是有些人下意识地认为不让客户知晓就万事大吉,否则公司利益会受损。于是编造各种理由去解释。到最后问题还是往往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反而令客户失去信心——失去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大忌

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本身就是一种营销的力量。

比如, 我们要购买扫地机,可能会先问问用过的朋友,朋友的反馈就是活广告。产品好服务好的话,公司大概率又得到了一次实现销售的机会,反之就会失去市场。因此,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可能不会说话,却是最为鲜活的营销元素

我本人曾经用过某国际品牌的手提电脑,整整八年时间,几乎没有出问题。于是我购买新电脑的时候毫不犹豫买了同样的品牌电脑。比较幽默的是,现在用的电脑,隔三差五更新,经常莫名其妙CPU高占用,售后服务又是鸡同鸭讲,如果再次购买电脑,我一定会买国货。可见,产品与服务的确是活广告。正面反面都是!

全员营销作为一种理念不仅适用于企业,同样适用于更多组织与机构:

医生的服务对象是病人,病人遇到好医生,往往会口口相传;老师的业绩是通过学生的思想进步、学业提高实现的。学生是老师某种意义上的服务对象,而动辄打骂惩罚是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的,也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政府部门是通过老百姓的满意度来衡量的,比如招商引资,正因为各地政府对外资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条件与服务,才得以取得较好的成效。

实现全员营销,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外滩商学院立场。

外滩商学院于2016年创办于黄浦江畔,秉承上海开埠以来的契约精神,坚持客户为先,追求创造价值,致力于成为推动中华商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我们为企业及组织提供管理咨询、版权内训、定制学习、在线训练营、讲师认证及高价值活动等O2O专业培训内容与咨询服务。

我们坚信,“解决中国企业问题的,一定是中国方法!”

外滩商学院坚持产品驱动、品质保证与品牌塑造的经营理念,拥有包括《进化领导力®》、《3A教练技术®》、《绩效五环®》、《影响力演讲®》、《战略六艺®》等多门独家版权课程体系,交付各行各业逾300家企业客户,收获一众好评!创办至今,多次获评「中国区最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国最具影响力人力资源品牌」、「中国最具用户价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行业殊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