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一个10年,得供应链者得全局

 扫地僧一一 2023-10-2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内容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责编 | 若风  排版 | 五月
第 7793 篇深度好文:5661字 | 15 分钟阅读

商业思维

2021年7月,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日子里,在比亚迪总部六角大楼的一间大型会议室,悄然进行着一场决定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会谈。

当时,来自几家核心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高管都到场了,原因就是在工信部协调下,比亚迪愿意向国产新能源汽车友商出借汽车芯片。

2021年对汽车芯片产业来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年份,在这一年的3月,几家核心汽车芯片生产企业接二连三遇到意外事件,使得汽车芯片开始减产。

这一下子打乱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的步伐。

因为当时很多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以销定产的模式,意味着只有订单出现之后才可排单生产,这虽然大幅度降低了配件存储的风险,但在百年一遇的芯片短缺来临之际,却成为这些车企的漏洞。

反观比亚迪,对于相关供应链的风险有着自己的感知,不光他们在汽车芯片领域已经投并建立了自己的汽车芯片生产能力,而且他们还提前半年就利用供应链金融的手段,锁定了很多汽车芯片企业6-8个月的产能。

实际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芯片荒,迫使企业主动升级供应链。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以前传统供应链那种单一链条的模式,正在被动态服务的适配模式所取代。

比如比亚迪每次采购都是招标选定3-5家供应链合作企业,然后由这些企业中能满足供货时间要求的合作方接下订单并快速组织生产。这种非一一对应的供应链动态合作模式,已经是所有行业的常态。

同样供应链金融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以前一一对应的供应链时代,企业可以按生产在账上预留出供应链所需的资金做保障。

但现在类似比亚迪这样的大型企业生产模式是动态化的,尤其是汽车客户的订单随时可能发生,对于供应链资金的匹配就成为一个问题。

供应链资金预留多了会挤占流动资金,预留少了却可能在大规模的订单进入之时,企业无法做出合适的反应。

所以,唯有数字化和灵活地动态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才能帮助这些企业在新的时代,成功实现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一、供应链金融面临新挑战

其实,汽车芯片荒在制造业中并不是个案,很多大型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供应链金融变革是当下必须解决的发展痛点。

尤其是,很多制造业与商业企业不光在上游供应商,存在需要供应链金融覆盖的场景,还有在下游的经销商也需要供应链金融的介入,带动整个链条顺利地实现同步协调发展。

这其实是几乎所有大中型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因为大型企业的供应链都在升级,产业链和供应链相互交织,相关的金融支持也需要变化才行。

汽车芯片荒反映出来的供应链金融难题,一直在供应链金融发力的京东科技感触颇深。京东科技认为,这个问题核心就是单一的金融服务无法跟多样化的供应链表现形态相匹配,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参与供应链各个企业的数字化规模,以及对供应链管理的方式都要进行整体的升级。

因此,在刚刚结束的2023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大会上,京东科技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当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彼此依存度越来越强、业务流程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同产业链交织更加复杂、供应链对于市场需求变化反应更加敏捷,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也进入下一个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图片

首先,越来越多的核心企业需要提供全链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而如何将供应链上的需求与供给进行贯通并相互促进,化解供应链的结构性摩擦,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必选项。

为了完成这一点,从生产资料、半成品到生产制造、分销渠道、物流仓储到终端消费的全链路,从最上游到最终端,供应链金融都必须实现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促进需求,进而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亿邦智库联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的《2022数字化采购发展报告》指出,超过七成的大型企业已经或者正在进行,将自身的采购管理系统跟上下游企业连接起来,实现全产业链的业务覆盖。

但受访企业也表示,光内部管理与数据覆盖产业链全链路还不够,还需要金融能力的支撑,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其次,供应链金融正在进入按需定制时代,“一链一策”甚至“一企一策”这种更加具备产业链特性的产品和服务,是未来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能力。

当下的产业链是一个越来越网状化的交错结构,由于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们需要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也不尽相同。

根据《2022年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发展报告》内容显示,在供应链体系中,因为企业所处行业和面临的市场不同,企业能接受的供应链金融方式也有所不同。

根据调查,保理融资模式占比为17.39%,票据融资模式占比为15.22%,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占比为13.04%,票据融资模式占比为15.22%,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占比为11.96%,剩下预付款融资、集采垫资、仓单质押、订单融资、电子债权等也都有企业愿意采用。

因此,企业需要供应链金融根据企业所面临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单独定制方案,用科技和专业性评估风险,并提供适合的相关服务和支持。

因为只有这样,企业以及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方,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供应链金融的支撑,提升各方的经营效率。

第三,供应链金融需要数字化。因为只有最大限度实现供应链各个参与方之间的数据正常流动,才能让企业做出最有效的供应链金融决策。

艾瑞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渗透率从2018年的5%增长到了2022年的30%,预计2027年将达到50%。根据艾瑞测算,2021年中国供应链数字化服务收入规模为2.8万亿元,预计到2026年增长到4.4万亿元。

第四,供应链金融运营,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以及生态联动的模式。现在企业的供应链愈趋复杂,单纯依靠模块化的网络金融服务,无法完全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尤其像很多大型制造业企业,它所带动的经销商数量以及服务客户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

除非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能积极参与到企业线下的业务中,并采用面对面沟通和陪跑的方式,否则的话,单纯靠网络的模块化服务,无法满足这种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需求。

二、供应链金融的底层逻辑变了

实际上,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在进行供应链金融的变革,但他们挑选合作平台的眼光挑剔。有意思的是,京东科技是这些企业的最优选择。

原因很简单,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体系由于数字化的加持,使用过的企业都觉得异常“丝滑”。

在此基础上,以京东内场业务为基石,京东科技逐步走向外部产业链,形成了以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为中心、叠加各类场景型金融产品和信用型产品的综合服务体系,覆盖了供应链上的不同节点,满足链上中小微企业在多业务场景的金融需求。

而从京东科技的实践来看,要做好供应链金融,必须坚持双链联动模式,就是数智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

'

实际上,京东科技让很多客户感受到的“丝滑”体验,就是因为京东科技做供应链金融从一开始就是坚持这种现代化、自动化,以数据驱动的这种风控和运营能力为基础、为核心的。

这是供应链金融新的底层逻辑。

正因为供应链金融底层逻辑变了,企业需要更符合新趋势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而能提供这样支持能力的平台,要具备对于数智化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都非常熟悉的能力。

为此,经过十年的淬炼,京东科技发布了供应链金融科技面向未来十年的“四个一体化”战略方向。

图片

第一,“内场 外场”一体化。很多企业会在各大零售企业有相关的直销业务需求,同时自身还有制造生产的供应链管理需求,两个需求都是同等重要,这也就让类似京东科技这种从平台延伸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需要兼顾场内和场外一体化结合,从平台场向核心企业自身场进行自然延伸,同时从核心企业自身场向平台场进行延伸。

实际上很多处于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本身也有自己的供应链需要管理,而这些中小微企业受电商平台和场外的影响更大,他们更需要跨越两个平台,同时提供丝滑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能力。而京东科技现在发布的这个战略,实际上为中小微企业依托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

第二,“科技 金融”一体化。因为最新的供应链金融底层逻辑其实是双链的紧密结合,那么数智化供应链就必须把科技能力放到首位。

京东科技原来客户在京东内场能够创造更好体验的根本原因是,京东本身就是一个基于数智化的供应链,在这个基础上叠加供应链金融才会如此丝滑。

而对于外部的产业链而言,之所以做不到那么好的体验,就是因为其自身产业链的数字化程度还不够高。

尤其对很多中小微企业来说,处于产业链上又有自己的供应链需要管理,数字化是他们必须迈过的坎,京东科技提供的这样完整解决方案,能大大加快他们融入整体供应链数字化的速度。

京东科技之前已经打造出“双十模型”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及轻量版服务平台,在去年一年的时间落地了数十个产业链。这种实践表明,“科技 金融”一体化,正是当下供应链金融的最优解。

第三,“上游+下游”一体化。现在由于供应链的日益复杂和网状结构的出现,就要求供应链金融必须涵盖供应链的上下游所有实际特点和运营场景,并更具针对性和适配性,“一链一策”甚至“一企一策”。

毕竟上下游企业甚至企业规模的大小,对于供应链金融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各种相关的情况也完全不同,因此供应链金融必须业务更加前置,要积极拓展新的产品来满足这些需求。

比如针对上游,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积极拓展的新型订单融资、到货融资、票据融资等产品,将产业链上游中小微供应商的融资时间点大幅提前。

针对下游,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还将优势的采购融资、未来货权融资等产品渗透到更多的节点和场景中,深入到产业链末端更多的二、三级分销商。一方面帮助核心企业解决自身回款问题,一方面促进核心企业的销售。

上下游产品一体化的服务,可以促进彼此的正向反馈,进而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行效率和资金效率。

这种上下游供应链金融服务一旦打通,就可以形成彼此的正向反馈,不光帮助企业的供应链实现更大的稳定性,同时也能从根本上降低供应链金融提供方的风险。

第四,B端+C端一体化。现在由于很多企业的供应链服务一直要延伸到C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产品的角度,所以,从原材料到消费端全链路的全面解决方案,包括供应链金融、支付科技以及消费金融等,真正实现端到端的金融服务,就成为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刚需。

京东科技金融科技事业部负责人认为,一体化的趋势要求服务商以更加“系统工程”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提供高度融合的“B端 C 端”的一体化产品。

尤其很多中小微企业,他们直接面临的就是c端客户想办法把整条链通过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方式打通,是他们的刚需。

这些产品不是相互割裂的,不是简单的 1 1 1,而是要让数据从底层打通,让四流从B端产业链贯通到末端 C 端消费者,去实现一个B2B2B2C的端到端服务。

三、下一个十年的价值共生

京东科技的经验表明,京东供应链金融经过十年发展,正好具备了用互联网的经验来推动供应链金融变革的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将供应链升级,并增加这张供应链网的坚固度和柔韧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

举例来说,立邦中国和神州数码,都是通过与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的合作,解决了自身产业链下游中小微企业对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诉求。

在涂料行业,为更好地助力立邦中国服务客户,打造更和谐的产业生态,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京东科技助力立邦搭建了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上线了资金赋能工具——“立邦E邦融”。

立邦中国的下游经销商曾面临后续经营的资金链比较紧张,通过这个平台,京东科技帮助立邦中国建立了一个多资金方的接入的丰富的金融产品平台,利用立邦中国掌握的供应链下游数据,可以动态评估经销商的情况,提供最适合的金融产品,满足了下游不同客户不同场景的资金需求。

同时该平台上的风控初筛及资金的智能匹配,可以帮助经销商更便捷找到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最终提升资金周转率。

在3C数码行业,神州数码构建了遍布全国1000 城市,集合3万家合作伙伴,涵盖各大垂直行业,覆盖全产品、全周期的庞大B2B营销生态网络。

这就使得神州数码的合作伙伴面临设备极其复杂,甚至价格高昂的现实,这些经销商需要在其中垫付大量金额业务才能顺利开展。

于是神州数码在2020年选择京东科技为其旗下的B2B垂直分销服务平台“神州商桥” 提供采购融资服务。

通过神州商桥上的“神州商桥易贷”板块,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依托中小微企业的采购数据,评估授信额,为神州商桥中小微采购企业提供纯线上支付流动资金信贷服务,从而满足二级经销商的采购资金需求。

2023年,神州数码又与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Lite版合作,通过本地化部署,全面提升神州数码金融产品的运营能力。

实际上,京东科技帮助这两家核心企业最终解决问题的思路核心,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推动并利用供应链全链路的变革,可以服务好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让他们的价值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中得到实现,进而提升他们的发展底气。

因为只有最大化地发挥产业链上下游每一个参与企业的能力,才能保证供应链网络能够稳定且快速地对市场目标做出反应。

知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企业只有一个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只有一个定义,那就是创造顾客价值。

而在供应链领域,围绕核心企业客户打造的体系,其实也是每家参与企业的“产品力”。只有将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产品力”集合起来,核心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顾客价值。

所以供应链金融变革的最终目标,一定是推动供应链各个企业实现价值的共生。

另外,供应链的安全是国家特别关注的事情,再有它可能是各个行业,也是关系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能力。

京东供应链金融现在对于整个产业层面的赋能,就是在利用自身的解决方案和能力以及积累的经验,让供应链金融更加地科学、高效和安全,确保所有的企业都能在供应链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正因此,10月25日召开的京东科技供应链金融大会,发布了京东供应链金融四个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方向,就是为了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再一次升级,以便应对底层逻辑的变化。

时代的这种易变性和复杂性要求企业的创新,必须从过去最原始的线性创新向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体系演进,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环境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挑战,最终实现穿越周期。

日本战略咨询之父大前研一这样说过:一家企业的能力反映在“对看不见的未来的风险对冲”和“对看得见的未来的布局”。

目前看,推动供应链金融升级所需要的能力各不相同,但都是要将数字化、供应链调度与管理能力,以及金融能力紧密结合。

这意味着下个十年的趋势已经出现,做好准备的企业就会占据优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