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生命和健康来自“道”“德”——《道医学》读书笔记25营气与卫气下

 背后国文 2023-10-26 发布于江苏

中医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让中华文明维持绵延不息源远流长。然而,我们在与一些疾病的对抗中,有的人可以辩证处理手到病除,而有的人却钻进了死胡同束手无策,这是为何?

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而有的人却从来不知道病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有的人生了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疗愈,很快恢复了健康,而有的人却从此一病不起,甚至断送了性命?还有,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奔赴黄泉,而有的人却颐养天年寿终正寝?

《道医学》为我们开启了认识的大门,请看第二篇第一章《质元生理学》第二节《气和炁》。

25.五、气体的分布与分类

林杰医生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营气和卫气,当气血处于液态时,叫营气,或者说营血;处于气态时,叫卫气。营起濡养,卫是慓疾者,还是速度的不同。气脉和血脉可以相互转换,三阳更像气脉,三阴更像血脉。气血从来不分家,用时多出力,而呈其性。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不能分开。

“营气和卫气,都是源出于元气和水谷精气,是以谷气为其主要的生成来源。但是这两种气功用各异,'营在脉中’而'卫在脉外’(《灵枢·营卫生会》);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而属于阳,二者之间的运行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正常的体温,以及正常的防御外邪的功能;反之,如果营卫不和,就会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者汗多以及抗御外邪能力下降等征象。”

营气和卫气功用各异,“营在脉中”而“卫在脉外”(《灵枢·营卫生会》);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而属于阳,二者之间的运行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正常的体温,以及正常的防御外邪的功能。

人体内环境中的质元隐态物质之一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气之外,还有“臟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等。臟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实际上都是在元气所统驭下,多种气集合一起,其中的成分各有侧重,在体元整体全息性地总调控下的动态平衡性传输、渗灌、输布。当这些或者某些气同注于经络中时,就称之为经络之气;灌入于臟腑中时就称之为臟腑之气。即成为某一臟腑或某一经络之气,它属于人体真气的一部分,其中含有元气,元气是诸气生成的原动力和生发能量,是构成各臟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臟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内环境中的质元隐态物质之一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气之外,还有“臟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等。当这些或者某些气同注于经络中时,就称之为经络之气;灌入于臟腑中时就称之为臟腑之气。

修真生理学,用物元、质元、体元这三元论述人体隐态生理系统的物、质、全息体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中,气是质元的基本质能物质,修身修真学探讨人体隐态质元物质,研究气,在基础阶段是为指导去病疗疾、强身健体的基础方法修炼服务,使学习者理通法明,有的放矢地进行修炼,顺利地完成清地平基,进入筑基炼已层次之中。在初级阶段,是为初真修习者深入研究人体生命科学,探讨性命双修法理,顺利完成筑基炼已,进入“人法地”阶段的修证服务,帮助立志修真者“穷理”,使实修者更好地掌握初级阶段中的方法,在性命双修实践中做到“理通法随”。

研究气的目的,在基础阶段是为指导去病疗疾、强身健体的基础方法修炼服务,使学习者理通法明,有的放矢地进行修炼,顺利地完成清地平基,进入筑基炼已层次之中。

人体内环境中的质元隐态物质一一气,通过上述探讨,我们不难发现人体整体中只有三种气:宗气、营气、卫气,是以集约本体全息元为主导的气。这三种气又都是在体内的德性物质-元气的主宰下所生发的。这种现象是人体小宇宙内的一种个体性、小环境的“一气化三清气”的现象。道理的同源性是无处不在的,隐态物质的全息现象同样是一个普遍规律。

人体整体中只有三种气:宗气、营气、卫气,是以集约本体全息元为主导的气,这三种气又都是在体内的德性物质-元气的主宰下所生发的。

人体内环境中整体性地存在着四大类气,锻炼和修真证道、以元气的内部调动和外环境的采聚为主要方法。这是由于其它三类气都是元气所化生,是末,元气才是人之本源。舍本而求末,不符合道家的整体观,宗气、营气、卫气是维系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基本质元隐态物质,它们与生命体生理功能作用结合紧密,这三类气中用全息观分析,其内部所集约的主要是遗传全息元和个体全息元。完成这类个息元的置换,非高能量、高质量的道性全息元则不能实现。而元气则不同,元气中所富集的主要是德性全息元,贵德尊道,以“道莅天下”,则“道生之,而德畜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元气的盛衰始终决定着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和盛衰。元气不足的常人,必然会主要依赖于谷气和清气的不断参与和补充,才能正常地生成。元气是诸气之帅,元气充沛时,元气即可以自行直接生成宗气、营气和卫气,就可以减少对于饮食和呼吸的依赖性。修真界中的“进入胎息宗气旺,自然辟谷营气纯,真元接天卫气壮”现象,充分说明元气的盛衰是生命的根本,修真实践者和道医从业者,都应当执此一以牧三,用中守一,从而“道法自然”,法无定法,把握住修持和运用德一的至简至易性,从繁返朴,把握住修身之根本,道医之根本。

元气的质有优劣之分,元气中德性全息元的含量有高低层次之别。元气的内在质和量,是修真学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元气具有光的性质,其光的强度和色彩特性,由元气本身内在的质和量所决定。今后随着修证的深入,我们将逐步展开对光的探讨。

元气是人之本源,元气中所富集的主要是德性全息元,贵德尊道,以“道莅天下”,则“道生之,而德畜之”。元气的盛衰始终决定着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和盛衰。元气不足的常人,必然会主要依赖于谷气和清气的不断参与和补充,才能正常地生成。

那么怎样认识和理解三元学说中的物元系统,请看第二篇《道医生理学》第三章《物元生理学》第一节《经脉系统概述》。

文中很多内容来自熊春锦《道医学》,用双引号圈段,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