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成身退,以求自保。刘邦坐稳天下后,对张良说:“子房,你功劳最大,朕封你为三万户侯,全国上下地方随你挑!”刘邦以为张良会感恩戴德,没想到,张良却拒绝道,“这万万使不得,臣实在是受之有愧!"

 刘开曙图书馆 2023-10-26 发布于湖北

刘邦坐稳天下后,大方地对张良说:“子房,你功劳最大,朕封你为三万户侯,全国上下地方随你挑!”刘邦以为张良会感恩戴德,没想到,张良却连连摆手拒绝道,“这万万使不得,臣实在是受之有愧!"

大家都知道,刘邦在坐稳江山后,就将屠刀对准了曾经的好兄弟,“汉初三杰”中,韩信被宫女所杀,萧何被判下狱,只有张良通过自己的智谋,不仅躲过了皇帝的屠刀,还享受了荣华富贵,最后成为一代“谋圣"。

而张良能够在刘邦手上做到“功成身退”,全凭自己的智谋,他早早就洞悉了人性的善恶,更掌握了人心的弱点。

张良这位“谋圣”,他的人生何其辉煌呢?他的五世祖上是韩国的宰相,家里有三百多名奴仆。他年轻时,秦朝覆灭韩国,他全家被杀,兄弟全死了,于是他去找刺客”沧海君”为他复仇。

成年后,他被秦追杀多年,安然无恙,甚至还能救下反对秦国的项羽,张良这段过往,在任何一本书里都是少有的经历。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他本来打算投奔景驹,却在途中遇到刘邦。他和刘邦聊起《太公兵法》,当他看到刘邦能理解的时候,他就断定,这人是上天授予之人!

他帮助刘邦说服了东关的守将,两万大军先在关中称王。在鸿门宴上,他找到了当年在秦被他所救的项伯,帮助刘邦去除了项羽的杀机。

正因为张良立下太多汗马功劳,刘邦才想奖励他。

刘邦登基以后,对张良说:我既得天下,你功不可没。朕封你为君侯,赏赐三万户,如何?他以为张良会十分感激。没想到张良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地说,皇上,万万不可。

刘邦很诧异,忙问为何,张良接着说:臣与皇上识于留底,乃上天有意安排,让臣得遇明主。皇上若要赏赐,就将臣与您相遇的自留地赐给臣把,三万户侯,臣担当不起。

刘邦无可奈何地说,子房何必如此谦虚呢,这样吧,朕就把留县封于你,封户一万,这总行了吧

可能很多对这一万户没什么概念,我们来做个对比:建国功臣萧何有8000户,而刘邦的连襟樊哙也只有5000户。张良这一万户,属于大奖赏了。可见,刘邦是真心实意地感谢张良。张良于是跪下说,谢皇上隆恩。

汉朝初期,刘邦统一了天下。这一天,他到大街上去转转,没走多远,就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刘邦问张良:他们在聊什么?张良说:他们在讨论怎么谋反!

刘邦心里一惊,说,我大汉天下刚刚一统,正是一派祥和,他们为什么要谋反?

张良说:“陛下,你是以平民身份取得天下的,以前和你一起打天下的好兄弟都获得了封赏,而跟你有仇怨的敌人都遭到了诛杀。现在有一些将军很担心自己命运,所以才要密谋造反。"

刘邦听后大为震惊,赶紧追问张良:“可为今之计,要怎么做才可以稳定局势呢?”

张良说:“那么臣斗胆问了,请问陛下平日最恨的人是谁啊?”

“雍齿。当初在沛县此人和朕就有恩怨,多次的羞辱朕不学无术。后来更是背叛了朕!要不是看在他以后战功卓著,功劳很大的份上。朕早就把他碎尸万段了!”刘邦咬牙切齿的说。

于是张良让刘邦先封赏雍齿,大家看到连和陛下积怨最深的雍齿都受到了封赏,也就不担心了。

张良的计策果然如他预想的一样,当大家看到刘邦连最恨的雍齿都受封了,从此转变了对刘邦的看法,认为刘邦是个宽容大量、公私分明的君王;同时那些有谋反之心的将领也心安了许多,他们觉得连雍齿都能受封,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不久之后,刘邦就命令丞相、御史等人详细调查各位功臣们的功劳,并逐一进行了封赏。这一举动也彻底浇灭了将领们想要反叛的心,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内乱。

刘邦这个痞子皇帝虽然对自己的很多臣子都不太尊重,但他却给足了张良面子,对他优礼有加。只因张良不仅帮他打下了江山,更帮助他坐稳了江山。

对于皇帝而言,有张良这样的谋士是无比幸运的;对于后世的无数臣子来说,做官到他这种境界也是十分难得的。

关于张良的很多智慧故事,被记载在明代大才子冯梦龙的《智囊》中。这套书中,冯梦龙记载了从先秦到明代,帝王将相,仕子儒生等1200多个智慧谋略故事。内容简短精悍,文白对照好理解,读懂一二就能受益匪浅。

《智囊》书中的大智慧之人,不仅有王侯将相也有平民百姓,他们都能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大麻烦,个个发人深省。

康熙和乾隆把这册书称为智慧宝库,不仅自己常常捧读,还介绍给大臣翻阅;曾国藩对此书也是非常推崇,放于枕下每日三省;识字不多的杜月笙也对它爱不释手。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他们都希望能从中寻求到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