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多种慢性胃病的高效方

 tnj660630 2023-10-26 发布于江苏
作者:董洪涛
这是选择中医馆在公众号发布的
第2414原创内容



生活中所见,很多人胃都不怎么好,有的只是感觉胃脘不适,或胀或痛,有的则检查发现有胃炎,或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那么,有没有一个治疗胃病(特别是久年胃病)的高效方呢?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我的观点是,有的。药方就是半夏泻心汤。

可以说,半夏泻心汤是一个治疗久年胃病的高效方。而且几乎能通治几乎临床所见的所有慢性胃病,包括各种胃炎、胃溃疡、胃肿瘤等。

为什么会出现胃病高发呢?我的思考是,这与错误的饮食习惯相关。

不少人喜欢暴饮暴食,或吃各种垃圾食物,或吃外卖,或喜欢吃冰冷的食物和饮料,或时饥时饱……所有这些,都会导致胃气失和,进而诱发各种胃病。有的甚至成了老胃病,长年胃脘不适。

图片



那么,西医能治好胃病吗?从临床来观察,疗效不怎么令人满意。不少人选择西药,仅仅是暂时控制了症状,或者暂时改善了指标,但稍有饮食不节,即容易复发。

为什么胃病会难愈且易复发呢?我的观点是,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源于饮食习惯难改,总是不能调节饮食;其二,源于过大的压力、紧张等负面精神刺激,这也会导致胃病持久不愈。

我诊治了数百例胃病患者,我的体会是,慢性胃病的病机非常复杂,既有虚,也有实;既有寒,也有热;既有湿浊,也有气滞。往往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且多兼有湿热和气滞。

大体说来,要想治愈慢性胃病,那就要调节寒热和虚实,使归于平衡;还要清热除湿,要疏畅气机,这样才能让胃气和畅。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时节,阳气敛降而欲闭藏。霜降养生,当以避寒防燥为要择中医特此推出寒露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图片



我推荐半夏泻心汤,这是一首既能调节寒热和虚实平衡的药方,也能化湿热,兼可养胃和胃。此方特别适合于久年胃病,且这种久年胃病的病机往往是寒热虚实夹杂的。如果以此方为基础方,并对证化裁,那就可以治疗几乎所有的胃病了。

虽然说仲景创制半夏泻心汤的本意是用来治疗“心下痞”的,而“痞”是不痛的。但从临床来观察,此方完全可以治疗胃脘部位的疼痛。我的思考是,因为此方能寒热消补兼顾,从而调节胃气归于平衡,能让胃气安和,自然可以缓解胃的所有不适症状。

我自己的临床经验,凡属寒热虚实夹杂所导致的胃脘痛,此方屡用屡效。且从临床来看,胃脘久痛属纯寒或纯热者固然有之,但寒热虚实夹杂的却是最多的。或虚中夹实,或实中夹虚,临床最为常见,由此说,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机会甚多。



关于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标准,以下谈谈我的体会:

其一,有寒热夹杂的病象,或为上热下寒,或为上寒下热。

上热下寒者,表现为有口干口苦,舌红,反酸,大便溏薄,甚至完谷不化,小便清长;上寒下热者,表现为既有清涎自涌,或呕吐清水,口淡,又见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而涩等。

其二,有体质与病情表现不一致的虚实夹杂的病象。从体质来看病人可能偏于虚弱,表现为面色无华,乏力,精神不振等,但从病象来看却有实证,表现为各种不适症状明显,这种情况即属于虚实夹杂。或者与之相反,病人表现为饥饿则痛,得食则缓解,痛时喜按,此属虚象,但外观患者形态尚且壮实,举止行动无异于常人。这也是虚实夹杂证。

图片

其三,有脉象、舌象与症状不一致的虚实夹杂的病象。比如,胃脘疼痛绵绵,喜按,食欲不振,这属于虚象,但舌象却见苔黄厚,或黄腻,或脉见沉实有力,这属于实象。再如,胃脘部疼痛拒按,反酸,心下痞塞,便秘,这属于实象,但脉见濡弱,舌质淡红嫩,这属于虚象。



对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胃病,当用和法。所谓和法,即是既用补虚药,也用泻实药;既用清热药,也有温阳药。

以半夏泻心汤为例,此方既有甘温补益胃气之品,又有苦辛通降胃腑之品。通补兼施而相互为用,从而使胃气流通,胃病自愈。

对于寒热错杂证,仲景是归属于厥阴的。其所用的乌梅丸即是代表方。此方中的寒热兼施之法,与半夏泻心汤颇为一致。而治疗寒热错杂的胃病,叶天士常喜用黄连、吴茱萸、白芍三味,而且主要用于治疗肝胃失调,三药合用,能清能降,能散能养,肝胃同治,体用并施。我的体会是,凡临床见肝热阴亏,胃热气逆者,最有良效。

对于慢性胃病,我的观点是,既要养胃阴,又要保胃阳;既要清热,又要温通。从临床来看,比较常见的是多种慢性胃炎(甚至包括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这类疾病一方面表现为胃阳不足,已见食少、腹胀,若妄用清热阴柔之品,则容易更损胃阳;另一方面表现为胃阴不足,体瘦、舌红、少苔,若滥施辛温燥烈之药,则容易更伤胃阴。由此说,能护胃阴,保胃阳,使胃之阴阳调和,通降复常,通则不痛,通则症状自然能缓解。



关于半夏泻心汤的药方,我常用的剂量如下:姜半夏15克,干姜6克,黄芩6克,黄连6克,党参15克,大枣20克(切开),炙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

图片

半夏泻心汤的病位即在胃脘,其所治的症状是:“心下痞满,但满而不痛”。显然,心下即类似于胃脘,指的是胃及周围的位置。

由于各种病因刺激,导致胃气不和,升降失调,水热互结,形成痞块,堵在中焦。脾胃气机不能正常升降,于是胃脘胀满,此时即当用半夏泻心汤。

我的临床体会是,此方所治疗的胃病往往病机复杂,由此说,需要对证化裁,使方证相应,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

比如,热偏盛者,表现为心下嘈杂,或心烦不眠,可加栀子、淡豆豉;

反酸明显,可合左金丸;

大便秘结者,可加全瓜蒌,或加制大黄;

寒偏盛者,兼见胃脘胀闷,大便溏泄者,可加砂仁;

苔黄厚,症见腹痛,或出血,可加制大黄;

面色黄,舌质黯淡,可加肉桂;

兼腹胀者,可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兼湿热偏重者,可合温胆汤,或合连朴饮;

以腹胀、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者,可合外台茯苓饮;

我临床治疗多种慢性胃病,常喜用半夏泻心汤合外台茯苓饮化裁,自觉疗效非常满意。



哪些场合可以用到半夏泻心汤呢?

有报道,半夏泻心汤对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症、幽门梗阻、慢性胆囊炎等消化道疾病都有良效。而且用原方即有效果。

我的体会是,半夏泻心汤可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之所以会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源于胃内有湿热,而幽门螺杆菌即喜欢呆在湿热的环境之中。半夏泻心汤可以调节胃的寒热平衡,并清除胃内的湿热,湿热一去,幽门螺杆菌即失去了生存的环境,自然也就消失了。显然,这与西医的单纯杀菌灭菌要高明地多。

从症状来看,有的病人饮食非常小心,既不能吃冷的,也不能吃热的,此时就可以用半夏泻心汤。

胆汁返流性胃炎也属于寒热虚实夹杂的病机,当然也可以用半夏泻心汤。此方能清降胆火,使随胃降,则胆汁返流自然消失。进一步说,此方能调畅胃中的寒热气机平衡,胃气得降,胆火自然得降。

图片

对于多种慢性胃病来说,在服中药的同时,最好能配合针灸,特别是针或灸中脘、足三里穴,效果会更好。



中医治病,重在治证。由此说,在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时,不必拘泥于西医的病名,只要有寒热虚实夹杂的病机,不管是何种疾病,或者是不是胃病,都可以考虑用半夏泻心汤。因为此方能调节体内寒热虚实归于平衡,当然可以治愈。

我的老师黄煌教授认为,半夏泻心汤除治疗胃病外,还可以治疗以下疾病:

其一,宿醉。对饮酒过量的呕吐、上腹部烧灼感、头昏、烦躁,或口干、口苦、口臭、苔黄腻以及腹泻等,本方有效。腹痛加肉桂;头痛、头错加葛根。

其二,肠炎腹泻。本方对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肠息肉等肠道疾病也有效。通常有比较明显的肠鸣音。特别适合于大便粘滞不爽,肛门灼热疼痛,或大便秽臭者。

其三,焦虑症。本方适用于睡眠易醒、多梦,白天头昏、疲乏等伴有消化道症状者。凡是有焦虑失眠以及消化道症状的其他疾病,如皮肤病、肛肠病、精神病、妇科病等,均可用本方。

其四,口腔溃疡。本方也能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等口腔粘膜病。

其五,皮肤病。湿疹、皮炎等见睡眠障碍、焦虑不安、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用本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