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顺地名源流考

 我欲浩歌行大荒 2023-10-26 发布于贵州
摘要:安顺境域,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繁衍。夏商时期,属梁、荆之域。西周至春秋末,属牂牁(牂柯、牂牱)国地。战国时期,属夜郎国。秦属象郡夜郎县地。两汉属健为郡、牂牁郡夜郎、谈指、且兰县地。三国、两晋属牂牁郡夜郎、且兰等县地。作为侯国都、政区地名,历有所称。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释。
关键词:琰州;望江;始安;普定;安顺;地名源流
《新唐书卷四十三下·江南道》:“琰州,贞观四年置。县五:武候,望江,应江,始安,东南。贞观中又领隆昆、琰川二县,后省。”[1]事实上唐朝在今贵州所置州县,皆为朝廷遥控,州县官员常被当地少数民族土司所制约,州县多同治一城,成为孤点。反映了流官与土司在治政上的矛盾体制。
安顺境域,有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属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遗存。[2]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表明这两个时代,这儿就有人类活动、繁衍。夏商时代,属梁、荆之域。西周至春秋末,属牂牁(牂柯、牂牱)国地。战国初牂牁国亡,夜郎国兴起,为古濮人建立的政权。[3]秦属象郡夜郎县地。两汉首属健为郡夜郎县地,次属牂牁郡谈指、且兰县地。三国、两晋属牂牁郡夜郎、且兰等县地。
晋太康四年(283年)普里部族率众内附。晋永嘉三年(309年),牂牁郡析为牂牁、夜郎、平夷三郡,其中夜郎郡治今安顺西秀区一带(亦云在今安顺、长顺交界处)。普里为部族名,亦为部族邑驻地,历称罗甸国,治今普定县扬武乡,辖有今安顺市西秀、平坝、普定区、县及长顺、紫云二县部分地。南朝时今安顺为东爨乌蛮所控,属宁州夜郎、广谈县地;其境内郡、县名存实亡。隋属宾化县。
唐贞观三年(629年),居住在今贵州境内的罗甸国“三谢蛮”向朝廷进贡归附。朝廷以其地置矩州、普宁羁縻州 。唐贞观四年(630年)又置琰州,以琰川水为名,辖武侯、来南、望江、始安四县。西谢蛮首领谢汕为刺史,治武侯县即今贵州镇宁县南。
琰州,羁縻州名。琰,美玉。字出《周礼·考工记》:“琰圭九寸。”这是指上端削成尖锐的玉器。《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矣,怀琬琰之华英。”刘峻《辩命论》:“火炎昆岳,砾石与琬琰俱焚。”皆可释为此义。州,《禹贡》列九州,始有“州”之称。西汉时成为政区地名,州牧俨然一方诸侯,权力很大,但各代又有不同。隋唐之后,以州辖县,成为县以上政区地名。琰州,可能琰川水内产一种玉石,故土著以玉石名水;唐置琰州为羁縻州,以琰川水名州。这符合唐初以文治国的施政方略。
望江,县名。望江县之“望”,含远望之义。《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左传·襄公十四年》:“夫君,神之王而民之望也。”《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皆可释为此义。江,古人指今长江为江,黄河为河。《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4]至唐代孔颖达疏:“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
实际望江县之“江”,当指今贵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河段支流北盘江下游东源王二河。该河源于今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塔基山,西北流经两乡与西源汇合后称打帮河。王二河长85.9公里,流域面积776.8公里。西源称可布河,源于贵州六枝特区二塘,河长48公里,流域面积731.4平方公里。望江之“江”,可能是指王二河与可布河汇合处之江口。
望江县设置后,县治据《安顺府志》考订,在今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一带。辖境较广。这是今安顺市首设之县,直属朝廷。然而,县城遂为四周土司合围之孤点,行政权力受限。好在谢氏首领为琰州刺史,忠于朝廷,势力强大,县官们尚能有所作用。
始安,县名。始,字出班簋铭。字形繁异,似少女跪育之状,会意开始。《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说文·女部》:“始,女之初也。”皆可释为此义。安,字出甲骨文,字形如女人在室中一付安然的样子,本义为稳定。《老子·六十四章》:“其安易持。”《荀子·议兵》:“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左传·僖公四年》:“君非臣民,居不安。” [5]皆可释为此义。始安,意为开始稳定。
始安县设置后,治今贵州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上官寨(原名西堡)。辖有今安顺西秀、普定全境及平坝、镇宁部分地。这也是今安顺市首设之县,直属朝廷。其县城为土司合围之孤点,其发挥县级政权之作用,与望江县不相上下。
琰州及望江、始安县得名,当与乌蛮部族据地自雄,历代与朝廷关系密切相关。
其一,“三谢蛮”(指以居地方位所称的东、南、西谢氏三支)族源有考。据《西南彝志》载:彝之先祖笃慕俄之时,“蜀地泛洪”,为避水灾,其部落从今四川宜宾进入云贵高原山区(一说从四川西昌)。公元年405年,在洛尼山举行盛大祭祀后,六个儿子分别迁徙它处,史称“六祖分支”。其中六祖第五子叫布部,即穆克克,又分支向滇东、黔西迁徙发展,后裔占据今云南宣威,后占据今贵州毕节、遵义、安顺等地。默部,即穆齐齐,六祖第六子传至默阿施时,继承祖业,以古东川为中心,兵强马壮,向武部进攻后攻下昆明,其后裔发展为东川阿歹土司、镇雄芒部土司、贵州水西土司、普安土司四大著名土司。
其二,“三谢蛮”始祖据考为谢暹(前22-36年)。《族谱网》及今贵州有关地志史料载:西汉时“三谢蛮”,从今重庆市涪陵南迁至此,因地多属牂牁郡,故通称掸柯蛮。其始祖为谢暹(前22-36年),为中原汉人。西汉末东汉初,为牂牁郡太守功曹(助理)。其时,中原烽烟四起,义军遍布,豪强割据,西南大部为公孙述所占。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称帝,谢暹联合本郡龙、傅、尹、董大姓,保境为汉,向刘秀政权进贡。刘秀封谢暹为义郎,世代承袭。据《六枝历史沿革》载:南梁太清三年(549年),东爨乌蛮爨赞据宁州附西魏(寻废为北周),时有乌蛮句阿纳者,借乱自南秦(今云南镇雄)率部南掠,遂据地自雄。今贵州西部及中、南部分地,尽为乌蛮所据,号昆明。[6]这与《西南彝志》所载:济火后裔传二十世阿纳为唐玄宗时,其中一支始迁水西为普里部(族名,亦为地后),是契合的。北宋初置普宁州(治今贵州安顺西秀区扬武乡)。
其三,火济源自乌蛮部落,功劳至伟。据《罗甸安氏世系》记载:穆齐齐之子为虎,即济济火,亦称火济。蜀汉时“火济从诸葛亮南征有功,封罗甸国王。”[7]明郭子章《黔记卷五十九》记:“蜀汉时,有火济者从丞相亮破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即今宣慰使安氏远祖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时,帅火济积粮通道,以迎武侯,表封罗甸国王,居普里。”云南《镇雄州志》《大定府志》等,都有这方面的记载。《贵州通志》认为:建兴四年(226年),蜀汉后主刘禅封济火为罗甸王,世长其土,勒四十八部。后有牂牁界中普里(今贵州普定)革僚(仡佬族先祖,源自濮僚)叛,济火受后主诏,率众讨平,进而招其境地,进占四十六个山庄。这一记载,可能更符合当时实情。史载:“济火深目身长,面黧色而齿白”,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家众,诸彝爱戴之。据传死后葬于贵州大定(今大方县)城东火焰山,后世称其为“济火峰”。
其四,“三谢蛮”其生产生活习俗,与当地苗、濮、越等部族有区别。自东汉后谢暹后裔,与苗、濮、倮(彝)、越,久居苗岭腹地,习俗浸染,逐渐演化成苗、濮部之一部。“三谢蛮”其生产生活习俗,与当地苗、濮、越等部族有区别。三谢蛮部众从事畲田耕作,无文字,刻木为契,宴则击鼓。据有今贵州中西部等地。《隋书卷二十九》载:牂牁郡“其风俗大抵与汉中不别。其人敏慧轻急,貌多蕞陋,颇慕文学,……不离乡邑。人多工巧,绫锦雕镂之妙,殆侔于上国。”如推广“稻、粟(小米)再熟”耕作技术,烧土木灰堆肥技术,经商趋利,今安顺市一带的布依族(三谢蛮多数自认为汉族,少数为布依族),历有重视人文教育、祭祖、拜神、崇鬼、拜佛,杀猪牛鸡过年,打牙祭、过端午、赛龙舟(划龙船)等等习俗。隋唐时代,“三谢蛮”应是受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最关键时期。这也与他们的始祖谢邏为中原汉人,密切相关。
不过,据《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七》载:“贞观三年,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若今之髦头,以金银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滕而著履。”颜师古还奏请朝廷“撰为《王会图》”。[8]《旧唐书》载为纪念之事。可见入朝东谢蛮首领谢元深朝贡的穿戴打扮,与当地土著苗族首领几乎一样。这可能是一种蒙混朝廷的障眼法,是想多获得一些封赏而已。
其五,“西谢蛮”,亦称琰州僚,因其首领后裔族居在今贵州西南部,后长期统治西民,故称“西谢蛮”。《旧唐书》《新唐书》等载有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南谢蛮首领谢强,西谢蛮首领谢汕。“三谢蛮”多次向唐朝廷进贡。西晋时其谢氏首领官至牂牁太守,势力扩允,其族众主要分布在今贵州安顺市西秀、镇宁、紫云、关岭、普定、平坝等区、县。隋唐之时,今贵州之应、庄、牂、矩四州,皆为谢氏所控,可见其经济政治势力较强。[9]虽然,“三谢蛮”首领对部族有压迫剥削的一面;然而,率部族忠附朝廷则是一贯的。
《新唐书·高宗本纪》载:永徽元年(650年)十二月五日,琰州僚人(今壮族先祖)犯边,梓州都督谢万岁殉难。《资治通鉴》载:永徽元年(庚戌,公元六五零年)“十二月庚午,梓州都督谢万岁、兖州都督谢法兴与黔州都督李孟常讨琰州叛獠;万岁、法兴入洞招慰,为獠所杀。”[10]
其六,罗甸国与罗氏鬼国有别。据《西南彝志》载:罗甸国(罗殿国)与罗氏鬼国,其族源始于始祖希慕遮,传三十一代到笃慕俄,其后裔“六祖”各部,不断开疆拓土,分散于今滇东、黔西及川南。后各支因时代变迁,兴衰不定。
贵州学者先有史继忠(1980年),继有王燕玉(1984年),再有陈天俊(1989年),另有郭声波、王宁(2011年)等。他们分别从始祖族源、历史轨迹、地域特产、族称演变、支系繁衍、族域范围、政区更替、归辖变更、家支关系、史实分辨等不同视角,明确提出罗甸国与罗氏鬼国,分别为两个独立的地方政权。史继忠甚至认为:罗甸国在今安顺地区,都邑在安顺附近;罗氏鬼国占有今毕节地区及安顺部分地,都邑在大方,一南一北,各有分治[11]此说我们认为可从。
我们从以上三谢蛮族源、分支,生产、生活习俗,治政战事,朝“蛮”关系,地域范围等视角,进行初步考释,可以看岀,唐代琰州及望江、始安县设置,当与乌蛮部族后裔据地自雄,历代尤以“三谢蛮”治政有效又归附朝廷,密切相关。
贵州学者王继超认为:罗甸国延至唐时称“罗氏国”,宋代称“阿者国”。元、明、清时实现土司制,分别为“亦溪不薛宣慰司”“贵州宣慰司”“水西宣慰司”等,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改土归流,才结束地方部族政权统治,前后沿袭1474年。从上若为史实,罗甸国可谓寿命延祚。这与罗甸国上层人物,历代依附朝廷,处理好朝廷与少数民族关系,有很大关系。他们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值得充分肯定。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复置普宁州,治今安顺市西秀区杨武乡(杨武大寨)。南宋开禧三年(1207),阿达卜砦(今安顺城旧名)苗首朵克势力大涨,据地称雄。
元宪宗七年(1257年),罗殿国普里、普东二部归附,以普里地置普定府,治今安顺市西秀区扬武乡。“普定”之名始于此。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置八番罗甸安抚司,治札哇阿卜(今安顺城附近)。不久复为普定府。次年(1291年),置新添葛蛮安抚司,辖有黑土石、只蛙等长官司,均在今安顺市境。元大德七年(1303年),改普定府为普定路,又置普定县,治今安顺市西秀区,属普定路。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以普定县张番之地置安顺州,治今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属普定路。安顺之名始于此。同时置安州,治西堡寨(今普定县马场镇上官寨)。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普定路为府,次年废府为安顺州。[12]
普定,始为府名,继为县名。何以为名?
据《郡县释名》载:普定“取普里底定之义也。”意为“普里平定”而得名。有学者认为:“普里”为部落名,“底定”即砥定,含有平定之义。这是一种误解。
古文中“底”与“砥”互通,含有平顺稳定之义。《孟子·万章下》:“《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朱熹注:“底与砥同,砺石也。言其平也。”《汉书·晁错传》:“和辑士卒,底历其节。”颜师古注:“底与砥同。”而“底定”一词,最早源自《尚书·禹贡》:“三江即入,震泽底定”。由上可知“底定”含有平顺稳定义项。
普定得名于“普里平定”,值得商榷。
其一,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南方曰蛮,亦曰西南番。今郡县以外,羁縻州洞故皆蛮地,犹近省民,供税役,故不以蛮命也,过羁縻州则谓真蛮矣!区落连湖广,接西戎,种类殊诡,不可胜数,此等前世盖尝内附,……谓之西南番。”据此载,大抵在元代之前,西南番(元之后称“八番”)“尝内附”,为“羁縻州”“供税役”。由此可见西南八番,并无背叛朝廷之事。《经世大典·招捕总录·八番顺元诸蛮》:“至元十五年,罗殿国(罗甸国)主罗阿察,河中府番主韦昌盛纳土来降。……朝廷立八番宣慰使司官赴镇。”
其二,明郭子章《黔记·安顺州属土司》:“习安州,唐宋始安县也,初为谢氏所有,久之并于普里,至是置州,以其酋沙卜却为西堡长官,领寨四。正长官卜却,洪武二十四年,从军有功,暂充西堡长官。二十五年,奉献勘合升本司正长官。”后裔承袭。《元史·地理志·八番顺元诸蛮夷官》载:至元十六年(1279年),两淮招讨司经历刘继昌招降西南诸蛮,以“罗阿资(即罗阿察)为罗甸国遏蛮军安抚使,并怀远大将军,虎符,乃以兵三千戍之。”后在此基础上分别立八番、罗甸二宣慰司,足见朝廷对罗甸国的重视。明初八番、罗甸各司归附,直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土归流”。清朝仍对诸番优待,设居十三个长官司及七个外委土舍。
其三,贵州学者王燕玉经过考证认为:齐、梁之际,济火系阿纳之兄阿台、阿轮二人,分占普里几处地方,合称暴蛮部,北周遥授阿台为树帅大将。隋代暴蛮灭东爨,部落称大小鬼主,部长称罗王,领地称罗国。唐高祖时内附,太宗时令其大小首领为刺史、县令。代宗时阿宋统领乌蛮七部。后三次归附。武宗时封暴爨别帅为罗甸王,其领地为罗甸国。五代后唐时遣使入贡。五代末领地缩小在贞丰、普安一带。宋太祖时,顺化王子武才三次献方物,后又有所贡。宋末其所领部为普里部,降附蒙古,以其地置普定府(亦称罗甸)。元世祖时改为普安路总管府。后又改为普定路,辖地当今安顺西秀区、普定、平坝、紫云、望谟、贞丰、关岭、镇宁诸县地。何有“平定普里”之说。
明初政区频更,己无“八番”“罗甸”称名。原罗甸国普里部族,受册封改为安氏;其辖地改称贵州宣慰司,治今贵阳市。最后又缩小领土,改称水西宣慰司。
洪武二十六年(1395年)至二十八年,西堡长官阿德及土官阿傍又作乱,贵州都指挥顾成讨平之。“三十一年,西堡沧浪寨长必莫者聚众为乱,阿革傍等纠三千余众助恶,成皆击斩之,西堡悉平。”[13]清康熙三年(1664年),水西首领安坤反清,被云南总督吴三桂率军平定。1400多年来火济后裔,受官府欺压、盘剥而背叛也有一些。但总体而言,上层首领历代皆依附朝廷,并无时附时叛之事。何况普定得名于元初,距清康熙初,己有400多年。
由此推知,普定府及普定县得名,并非以“平定普里”得名。恰恰相反,是普里部族所辖境内“稳定平安”而得名“普定”。
明洪武五年(1372年),诏置普定府,[2]7十五年(1382年)置普定卫,后复普定府,隶云南布政司,次年废府置安顺州,归隶不变。万历三十年(1602年),改称安顺军民府。清初沿袭之。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置普定县,为安顺军民府治;二十六年(1687年)改安顺军民府为安顺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普定县入府;民国2年废府为安顺县。
安顺,府、县名。何以得名?
安,本义为稳定。顺,字出何尊,本义为依从、依顺。《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荀子·王制》:“使天下莫不顺比从服。”皆可释为此义。安顺,平安归顺之意。
安顺,为延续地名,亦可视为移借地名。《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傅友德传》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自帅大军由辰、沅趋贵州。克普定、普安,降诸苗蛮。”“水西诸部皆降”。因此之故,贵州一些地方志认为,安顺得名与傅友德平定贵州诸蛮有关。这当然有一定依据。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安顺得名,实源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这年四月朝廷以普定县张番之地置安顺土州,隶普定路。蒙古人推行蒙、汉文。“安顺”当以汉文“平安归顺”得名,属于地域延续地名,亦可视为地域内移借地名。
有贵州学者认为:元、明、清时代,今安顺市及周边一些县、市地名,多用企愿地名命名。如元代今贵州镇宁叫宏州,关岭叫达安。明代镇宁初名安庄,关岭叫永宁;另有安南(今晴隆)、普安、安笼(今安龙)。清代有平安(今平坝)、归化(今紫云)等。我们认为这些企愿或愿景地名,是历代朝廷推行以文治国的一部分。这当是元之“安顺”企愿地名之类的遗存。
民国后,安顺称名不改,境域略调,政区有县、专区、地区、市之称,归属随政区调整而随属,终为安顺市。[14]2000年撤安顺地区置地级安顺市,原县级安顺市改为西秀区。现辖西秀、平坝2个区,普定、镇宁、紫云、关岭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境内陆处贵州高原中部,群峰竞列,苗岭横亘中部,为长江与珠江分水岭。气候温凉多雨。河流众多。富有农产,多生姜、茶叶、黄果等特产。矿藏有煤、铁、铝、磷、硅石等。自古交通便捷,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有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有龙宫、织金洞、红枫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古迹有夜郎湖、安顺文庙、云鹫峰、天台山、关索古驿道等。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749.
[2]中国新闻网.贵州普定穿洞遗址第三次考古挖掘正式启动[N].中国新闻网,2022-06-25.
[3]贵州省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顺市志(上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6.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888.
[5]古代汉语编写组.古代汉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
[6]李钺.六枝历史沿革[EB/OL].[2021-08-04].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992557847.
[7](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5470.
[8](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3588.
[9]史继忠.试论“东谢”“牂牁蛮”及“西南番”等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0).
[10]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第十三册)[M].中华书局,1987:6273.
[11]史继忠.罗殿国非罗氏鬼门是辩[J].贵州民族研究,1982:(4).
[12]薛国屏编著.中国古今地名对照一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475.
[13]孟凡松.明代黔中六长官司建置考辨[J].教育文化论坛,2014:(2).
[14]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300.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校对:罗洋、粟娟      
彭雪开老师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