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

 一起国学 2023-10-26 发布于重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语 译

子禽问子贡:“孔夫子每次到了外国,一定会调查研究他们的政事,是(主动)询问还是(被动)听闻?

子贡说:“夫子是靠和气、善意、恭敬、谦虚、礼让得来的,这种(调查研究)的方式恐怕跟一般的询问方式不一样。”

解 析

子禽:陈亢的字。他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3次,其中2次都是向子贡请教的对话。所以,有学者怀疑,陈亢是子贡的弟子。

子贡:端沐赐的字。孔门十哲之一,长于言语,擅长应对社交关系,是外交、公关的高手。孔子死后,子贡的威望最高,树孔子为“圣人”也是子贡策划。

夫子至于是邦也:夫子,指孔子。是邦,某个国家,这里的对话估计有前文,也许是子贡在给学生们讲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所以才有子禽的问题。

必闻其政:“闻”与“问”同源,一个是被动听闻,一个是主动询问。“求之”是问,“与之”是闻。

其诸:表示不肯定的语气,我翻译为“恐怕”。

这一则主要是讲孔子出国的时候调查研究别国政事的方式,子禽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主动和被动上。子贡的回答是,孔子跟一般人的调查方式不一样,得到的信息是靠“温良恭俭让”得来的,因为夫子人好,大家乐意跟他讲。

引 申

相关句: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郰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