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志丹与陕甘根据地的开辟

 【风雅轩】 2023-10-26 发布于广东

刘志丹


刘志丹是陕北保安县人,1921年考入榆林中学,这是当地新派人士倡导创办的一所中学,也是陕北24县唯一一所中学。学校聘请了许多进步人士和中共党员担任教师,刘志丹便是在校期间接触到革命思想,并加入共产党。

1925年6月,刘志丹奉命南下报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第四期炮兵科学员。毕业后他参加了北伐,随队伍一直打到江西吉安,此后接到命令赴冯玉祥部工作。

1927年,老蒋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冯玉祥也追随了老蒋,将部队中的共产党员“礼送出境”。押送的火车中途出了故障,刘志丹趁机逃脱。随后他投奔陕西军阀李虎臣,因为该部新编第三旅中许多军官都是中共党员。

5月上旬,刘志丹与唐澍等人发动新编第三旅起义,更名为西北工农红军。该部进击渭南、华县,打垮了多股小军阀、地主武装,并成立了渭华工农革命政府,领导广大贫苦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斗争。这就是陕北著名的“渭华起义”。

革命力量的壮大,自然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很快便调集大部队前来“围剿”。起义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后损伤很大,为了保存革命队伍,最后仅剩的两三百人分散隐藏到军阀部队中。

1928年秋,刘志丹奉命赴上海向中央汇报陕西工作。他被任命为陕西特委军委书记,仍然回陕北开展军事斗争,在时机成熟时建立革命根据地。

刘志丹回到陕北后得知国民党保安县党部书记长曾继之真实身份为地下党员,便在他介绍下担任督学,并以此身份为掩护秘密从事地下工作。一边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一边在学生中培养革命积极分子。

当时保安遇到旱灾,老百姓食不果腹,到处扒树皮、挖草根充饥,刘志丹安排地下党员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群结伙地去吃大户,把土豪的粮仓打开分给饥饿的老百姓。通过这次战斗,使穷苦老百姓意识到,只有参加斗争才能拯救自己。

1930年春,刘志丹在榆林主持召开陕北特委会议,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立即开展武装斗争。要进行武装斗争必须要人和枪,刘志丹一样都没有,但好在陕北地下组织中许多人都有兵运工作经验,他们决定去改造地方民团和土匪部队。

刘志丹看上了保安县民团,团总陆仰之平时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很多被欺压的群众都跑去县政府告状,这让县长非常为难。不处置他又怕激起民愤让自己丢了乌纱帽,要处置吧,他手上又有百来号团丁,怎么敢轻易动他?

地下党员王子宜以督学身份拜访县长并给他出了个主意:“团总职务实行竞选制,想当团总的都可以来参选。这样就可以借助选民之手,把陆仰之顶下去,而且不会得罪他。”

县长听完连说:“甚妙!甚妙!”

经过组织研究,决定派刘志丹参选。选举那天,刘志丹才发现对形势估计不足,陆仰之雇了很多地痞流氓前来助阵,情况十分不利。他一边设法拖延选举时间,一边让人去发动学生来投票。

陆仰之雇来的地痞流氓大多没读过书,不会写字,只好请会场里的学生代写,他们纷纷在选票上写上“刘志丹”三个大字。就这样,刘志丹当选了民团团总,并把这支部队改造成革命队伍。

刘志丹很擅长搞统战工作。当时“哥老会”在陕甘交界一带势力很大,其中很多贫苦农民都是为了自保才参加该会。刘志丹亲自找到“哥老会”的领头人马锡五,向他讲解革命道理。马锡五教过书,见过一些世面,对刘志丹的理论十分认同,同意加入革命队伍,经他动员有200多人参加了革命。

1931年秋,刘志丹整合了南梁一带的游击队,建立了一块根据地,并于年底建立了红二十六军(当时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后来为了进一步壮大红军力量,争取迂回盘旋余地,陕西特委决定分三路建立游击区:第一路为陕北,以安定为中心;第二路陇东,以南梁为中心;第三路关中,以照金为中心。

1934年2月,国民党陕甘军阀对南梁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当时根据地只有1300多兵力,武器装备极差。刘志丹灵活运用战术,发挥游击战优势,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这次战斗胜利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展到18个县的农村,面积为2.3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


1935年春,老蒋调动陕、豫、晋、宁、甘五省军阀共计4万多兵力,发动了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红军集中兵力击破敌军一部后,向南、西发展,逐步将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

陕甘根据地的开辟,为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最终目的地,为长征乃至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志丹同志可谓居功至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