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乐大典》史话⑨| 现存《永乐大典》卷目表

 小夏ho78b993zg 2023-10-27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国家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永乐大典》史话

张忱石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调查《永乐大典》现存的卷目及藏家,是利用、研究和影印出版《大典》的第一步。由于《永乐大典》散藏在亚洲、欧洲、美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个公私收藏单位及私人手中,那时,这些图书馆有的连馆藏汉籍图书目录都没有,要弄清该馆里是否藏有《大典》,必须亲临图书馆查阅。至于那些私人藏家,一些藏主的财不露白、秘不示人,以及经常易手,给调查带来困难和不稳定。上世纪 20 年代末,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到欧洲遍访各大图书馆,作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他访得现存《大典》一百四十九册二百七十五卷,异常兴奋,未及归国,在伦敦就撰文《永乐大典考》,发表在《学衡》杂志第二十六期。袁同礼是第一个调查《永乐大典》现存卷目的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又出版了《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的单行本,在卷号上有所增加,共计三百四十九册,计六百六十三卷。20 世纪 50 年代,中华书局影印《永乐大典》时,曾做过三次调查。第一次调查约请了著名目录版本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王重民。他在三四十年代,到法国、英国调查敦煌文书,并帮助图书馆汉籍图书编目。后又远赴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多年,他对欧洲、美国的汉籍馆藏甚为熟悉,由他来调查《永乐大典》是最合适的人选。由他与中华书局目录版本专家陈乃乾、出版部主任潘达人共同负责这项工作,中华书局共调查到现存《永乐大典》现存卷目(包括仿钞本)七百三十卷。
我国台湾地区的世界书局出版了杨家骆主编的《永乐大典》影印本,在中华书局影印本的基础上又增加十二卷,收七百四十二卷。
不仅中国学者在做这项工作,日本学者亦有这方面的兴趣。岩井大慧在《东洋史论丛》发表了《袁氏永乐大典卷目表补正》。不久,日本广岛文理科大学的今崛诚二发表了《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追补》(《史学研究》第十二卷第 3 号),对岩井的文章作了补充,增添了新的史料。嗣后数十年间,岩井大慧对《永乐大典》的调查一直没有停止,他吸收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两家影印本的成果,又补充了日本所藏的卷号,撰成《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新订)》,共收七百九十五卷,不过他把待访卷目十一卷亦混同计算在内,实际其现存卷目应当是七百八十四卷。岩井大慧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把这篇论文收入他古稀纪念论文集里。
70 年代中期,中华书局第二次调查《永乐大典》现存卷目,由于参与第一次调查的王重民、陈乃乾于“文革”中病逝,调查工作由笔者为之。经十余年的努力,历尽艰辛。例如日本学者岩井大慧的文章最后说,最近有了新的发现 , 卷二七三七、二七三八两卷原为山本悌次郎藏,后归古贺幸太郎。这段文字显然是岩井在审阅其文校样时得到这一消息而加写上去的,他并未见到这册《大典》。当时 70 年代,中日两国建交未久,我们对这两个日本藏家的身份一概不知。曾经委托一些访日的朋友查询,他们访问日程短暂,专业又不同,故未能办成。后来我请教日本史专家汪向他告知山本是轮船公司老板,古贺是古董书商。80 年代,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赴日本京都大学讲学,他赴日前有事来京,中华书局编审冀勤 50 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与章先生相熟,承她介绍,我认识了章培恒先生并将寻访这两卷《大典》之事委托了他。章先生到日不久,即来信告知这两卷《大典》已由日本天理会大学图书馆收藏。该馆正所藏《大典》十余卷影印,由八木书店出版。后章先生购得一部,我们即据此复制。为取得这两卷《大典》,费时多年。
当然亦有种种机缘,顺利取得的。1973 年春,中华书局副总编辑赵守俨与笔者赴上海了解“二十四史”的整理情况。事情办完后,顺便拜访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问及有无新增馆藏时,顾老告诉我们有《永乐大典》一册卷七三二二、七三二三、七三二四。因该册放置另地,无法阅看,但答应拍摄缩微胶卷。我们回京后不久,缩微胶卷即寄到,我们对顾先生的慨允和上海图书馆的办事效率,十分感动。
80 年代,一日下午赴平津街北京图书馆,时任该馆善本部主任李致忠正在送走一位身材矮小穿西服的人,等客人走后,老李即向我招手,他说:“你来得正好,刚才这位是日本版本专家尾崎康,长泽规矩也的学生,他送我一篇文章是讲《永乐大典》卷八○九○第十一页的,这是一张另页。论文上有另页书影,续印本所收的五张另页,该页即据此复制。
至 80 年代中期,查访得六十七卷,印制成线装本,凡二函二十册,称之续印本。后来又连同第一次调查的七百三十卷,凡七百九十七卷,并连同连筠簃丛书《永乐大典》目录,印成十六开精装本,凡十册。
90 年代笔者又作第三次调查。我的调查仍然离不开中外朋友的帮助。日本奈良女子大学教授横山弘告知笔者,日本神户一宫市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有一册两卷(卷八五六九、八五七○)。该所主要从事古代陶瓷研究,对《永乐大典》长期未作宣传,连岩井大慧亦不知晓,我们通过日本东方书店取得复件。旅居加拿大学者张家璩来函相告,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有一册两卷(卷一五九五七、一五九五八)。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荣新江赴英国研究敦煌文书,得知英国国家图书馆新入藏两册五卷(卷一三二○一、一三二○二、一三二○三、一四二一九、一四二二○),爱尔兰的切斯特· 彼蒂博物馆藏有三册九卷(其中一册两卷,即卷一九八六六、一九八六七,中华书局续印本已收),另外两册七卷(卷八○三、八○四、八○五、八○六、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也就是说,英国、爱尔兰两国共有五册,其中四册十二卷是中华书局续印本失收的,这无疑是十分重要又令人兴奋的好消息,笔者于1996 年冬,亲赴英国、爱尔兰阅看并取得复件。
2011 年 11 月,时任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主任张志清告知加拿大华裔袁文女士藏有《大典》一册三卷(卷二二七二、二二七三、二二七四),该册于 2013 年 9 月正式入藏国家图书馆。又 1965 年赵万里先生捐交卷一七五三九、一七五四○两卷一册(有人分为两册,实为一册)。时在“文革”前夕,未予宣传,中华书局多次调查,竟失之交臂。综合计算,第三次调查又得二十一卷。
调查现存《永乐大典》卷目,不是几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做好的,也许要经历一百多年,几代人的努力,众人的参与,才能做好。
本书的《现存永乐大典卷目表》,主要是在前人调查的基础上,对前人的著录予以补充、订正,并增补了笔者长期辛勤调查发现的卷目和一些资料。到笔者修订此书时,共收八百十八卷和五页零页,注明每卷页数、韵目、内容及藏家。抗战时期,北京图书馆曾寄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六十册《大典》,60 年代被台湾当局移存台湾“中央图书馆”,其产权仍属北京图书馆,即今国家图书馆,故表中以〔国家图书馆〕标识。另外有八册十一卷,数十年前曾知其下落,如今不知流落何处,故另附《永乐大典待访卷目表》,以便查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者注:2020年,另两册《永乐大典》(分别为卷二千二百六十八、二千二百六十九“模”字韵“湖”字册;卷七千三百九十一、七千三百九十二“阳”字韵“丧”字册)被国人从法国以640万欧元的价格购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