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岫云杂记 || 滕伟明先生印象

 孟寒秋 2023-10-27 发布于河北

图片



追念滕伟明老师

病里秋空惊霹雳,寒风吹雨扑楹深。
一隅浮想生前事,幕幕诗吟教导心。


今天,本来是滕伟明老师的七十九岁生日,却惊闻恩师仙逝噩耗,一时悲从中来,泪雨难禁。往事点点滴滴,又缀成一幕幕浮上心头。


滕伟明老师印象

张建兰

      初见滕老师是2016年秋天,他虽已白发苍苍,瘦骨嶙峋,但精神饱满,笑容可掬,骨子里透着浓浓的书卷气,一见就令人肃然起敬。我初略介绍了来意:我是张建兰,经射洪县谢德锐老师介绍来申请加入省诗词协会,因长住成都,方便以后多向老师们学习交流。

      滕老师很高兴地说道:“现在年轻人写古诗词的很少,每次开会,常感叹诗词界有点青黄不接,你发几首作品给我先看看呢。”于是加上微信,发了几首我的诗作,请他提提意见,看看我在哪方面需要加强学习。或许是为了鼓励新人吧,滕老师始终微笑着,没说作品的好坏,只道“可以”,就安排我加入了省诗词协会。

       然后坐下来听他讲了些诗事,讲他写《八台雪歌》的过程。当时他从四川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城口县任职,城口县很偏僻,属高寒地带,公路不通,徒步而行要翻越两座雪山,赴校途中四天历经了从未有过的艰险,风雪交加,寸步难行,站不稳就匍匐在雪地上爬,忍饥挨饿,几欲昏迷,想起父母的恩情,不能就此倒下,于是更加坚定信念,就算爬也要爬到目的地,这分明就是与生死作斗争啊!然而滕老师却说,那时自己兴奋得接近好奇的岑参,越是印象新鲜的,富于刺激性的事物和人物,越能激发创作的灵感,越能找到够味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这首《八台雪歌》:

      “巴山峰头逼天街,天街之上有八台。八台四万八千丈,雨雾霰雪常不开。双河谷口风夜吼,八台直向云中走。长冰结岩牙参差,古栈石磴压雪厚。锦江青灯庞眉客,风雪独上八台北。气蒸眉睫旋作冰,两耳欲堕指脱节。八台冻云何崔嵬,雪山万重扑面来。千年老鳌凝江底,山君战栗鹧鸪死。山中松柏直如桴,琼枝玉叶银珊瑚。天帝猎罢赏骑射,轻撒八台万斛珠。我登八台望四面,前江后江皆如线。我家应在西南隅,雪云迷茫看不见。正是八台飞雪时,千里赴任多佳思。如此江山如此景,大笑痴儿来何迟。”

      我当时读了这首八台雪歌,滕老师问跟谁的风格近似,我说李白,滕老师就笑得很开心,他说很多人说是杜甫的风格,可这首不像杜甫的风格。然后又讲《村饮》的闲适与洒脱:“现烹赤鲤犹疑跳,才泡黄瓜略带生。饮罢凉床扪腹卧,悠然大字向天横”。讲《阿母》深沉的爱:“坠叶飘窗夜已阑,几番叩问得无寒。可怜我已垂垂老,阿母一如襁褓看”。讲我至今无缘读到写汶川地震那首新诗……

图片

      从此,每季《诗词四川》期刊,我都记得选几首投稿,以不负滕老师的勉励。那段时间,因为工作和家庭原因,我很少去省诗协领刊,倘若久了没去,雷老师(滕老师爱人)就给我邮寄刊物。

      第二年,新都区格律体新诗研究会成立时,喜见滕老师参加研究会成立挂牌仪式,临别时见那么多诗人争相与滕老师合影,心想,到底是名家呀!这么受人欢迎和尊敬,于是我也乘兴加进去沾沾大诗人的才气,兴高采烈地合了影。

      几个月后的一天,滕老师忽来电说让我去办公室一趟。挂了电话有点小激动,猜想是不是有啥诗词讲座喊我去学习啊,无论如何,这是滕老师第一次邀我去,怎么着我得安排好业务,抽时间去听听。见到滕老师时,他老人家特别高兴,说在群里见我写新诗还可以,以后可以多写写新诗,写新诗也尽量押韵,古诗词难度大,说我个别字用得还不到位,词汇积累偏少。我告诉他,自从接触古诗词后,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古诗词,虽然写不好,但还是特别喜欢,甚至有点痴迷,很难割舍。我觉得古诗词的含蓄、典雅、隽永、音律、意韵之美,目前还没有哪种文学体裁可比。滕老师说:“要写好古诗词,必须多阅读,尤其是古人名家的要多读多想多悟,今人的也要选读,要接应时代。尤其每期省刊,你就先读《我有嘉宾》栏目作品,还有《岷峨诗稿》,《岷峨诗稿》几乎是当下全国优秀诗家的作品,值得学习。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喜欢古诗词就得多花时间和精力多读多悟。”听滕老师这一席话,才恍然大悟,我几乎没有阅读史啊。对于古诗词的阅读还只停留在小学初中课本上学过的那些,难怪提笔时总是词穷,心里想的,与写出来的,怎么都没表达出想要的那个意味。

图片

      滕老师还说:“无论新诗旧诗,都必须源自生活,多写人事,少写酬赠唱和同题拈字之类,诗是由心底流淌出的歌,要有感而发,水平高的人不一定能写出打动人心的诗来,水平一般的也不一定写不出一首好诗。所谓好诗,就是能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喉头一热。人站在低处,眼睛要向上向远看,心胸才会开阔辽远;人站在高处或者任何角度,眼睛都要向下看,要有悲悯情结、人文情怀和民族大义,要写现实世态,要有自己的生命情感融入,从自身出发,身边熟悉的小事小人物写都可以。写诗是要负责任的,如果只当是写着玩,那只能是自娱自乐,上不得台面,永远算不得真正的诗人。”

      又说,比如何革的诗词,他就已经找到一首诗中该倾注什么了,且大都是现实题材,能反应当下时代特色,你看看他《凭窗有感建筑工人冒雪劳作》这首:“一窗相隔两重天,我沐春风他冒寒。往日偏怜雪花美,今朝何忍用心看。”对比强烈,感人至深。还有《京都逢故人》“莫问北漂事,十年滋味深。未曾迁户口,岂敢改乡音。额上风兼雨,杯中古到今。华灯光影暗,知是夜沉沉。”形象、真实,引发深沉的感慨,一读就能让人拍案叫绝。何革好些作品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震,喉头一热。还有张小红的词,人家走到哪里写到哪里,个人经历不同,别人想仿也仿不了,全是自己的切身体会,所以尤其能打动人,也能反应当下这个时代农民工的现状。你看她写的《清平乐》“半生辗转,已惯离家远。醉卧他乡君莫管,自有孤灯相伴。风沙时抚青丝,雪花时吻纤眉。偶去城边散步,牦牛缓缓同归。”还有这首浣溪沙《代留守儿童题》“莫说孩童不解愁,思亲几度泪长流。伤心最是守空楼。玩具焉能消寂寞,新衣岂可替温柔。团圆梦里数春秋。”她的词就贵在语浅情真意深。一提张小红,我也来劲,我就特别喜欢张小红的作品,她很多句子读来都能让人产生共鸣。然后我又提到了刘能英的《北漂歌》和刘庆霖的绝句。说到刘能英和刘庆霖,滕老师就差没高兴到手舞足蹈起来,他说这两位姓刘的作品在传统诗词形式基础上,语言和内容都有所创新,这种好是古人没有的,我惊讶于滕老师几乎能背下他们的代表作。

      滕老师还说有人给他推荐了网红诗人孟依依作品。觉得写得很不错,有代表性,叫我留意她作品选读选读,我说孟依依没听过,然后滕老师就背她那首《山花子》:“莺语间关莫与闻,离人不羡可怜春。艳李秾桃开次第,枉殷勤。尝记花中君爱白,从今只着素衣裙。偏是素衣难浣去,旧啼痕。”记得不久前,是哪个诗词刊发这首作品,尤其是“尝记花中君爱白,从今只着素衣裙”,这两句记忆深刻。是张静的吧?因为同姓我留意过,当时这首《山花子》就在我作品前面,具体什么刊物记不清了,以前没存照。滕老师说:“孟依依本名据说叫张静。当下的作品太多读不过来,写的好的很少,要选择性读,还有魏新河、星汉也写得很好。”

      听滕老师一席话,真是获益匪浅,临走时,滕老师叫我常来办公室,即便有人来访,常听他们交谈也能学到些诗学知识。我很无奈,说到常来,眼眶不由得湿润了!雷老师蹒跚着脚步一直送我到马路边,拉着我的手:“滕老师说你悟性好,愿收你为学生。你好好把握机会,趁年轻多学习,争取一年一点进步,滕老师不随便收学生的。”听到这我心里激动不已,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于是告诉雷老师我没法常来的原因,竟惹得雷老师长叹三声。从那以后,我就彻底放弃了继续学格律体新诗。开始买纸质书《诗经》《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一天天一篇篇慢慢地啃,开始阅读起来,重拾久违的文学梦想。

图片

      后来每次去拿刊物,我都尽量多坐会儿,听听滕老师讲些诗事,每次去他都会提起张小红,一提张小红眼睛就会湿润。他曾想过办法,找人帮张小红在当地找适合她的工作,但都因为文凭编制等诸多原因,始终沒能遂愿。他老人家不想张小红在环境那么恶劣的西藏那曲打工,那里高寒到树都栽不活一棵,经常饭菜吃着吃着就结冰了,一个女人在外漂泊打工太不容易了,长期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他想护小红周全,却又无能为力。

      滕老师总是很热心,跟我讲些他发现的好诗好句,比如冉长春的:“新闻南海事,五指又成拳”;卢笙的:“我心如硬盘,一直存着君。”滕老师说,好诗来源于生活,如果一个诗人十年八年都在写酬赠唱和步韵拈字同题之类,再有底蕴才情也是枉然,没多大意义。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诗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一个诗人只写吃喝玩乐游山玩水,没有社会内容,没有对底层的悲悯心,也是不可取的。诗词要传承发展,就得学会旧瓶装新酒,翻出新意。作为诗人,水平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就不要轻易下笔,下笔尽量出新,不能跟初学阶段一样随意练笔。若已成名家大家了,就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推荐鼓励有潜力的新诗人,已成名家了就不必到处参赛宣扬自己,把机会留给后来人,这也是一种责任。

      我问滕老师怎么不发些作品到各网络平台展示,我几乎没有在各微信公众号看到您老的作品。滕老师说没有那个必要,一朝天子一朝臣,百年后谁还记得谁的诗,若果真是好诗,几百年后自然能流传下来,当今诗界,又有多少人能流传千古?诗人这么多,一个人若能有一两首流传下去就不得了。听这一席话,不得不佩服滕老师这境界之高。难怪我一提滕伟明作品,省外诗友知道的并不多,于是我就发滕老师的作品给他们看,读后诗友们也不禁赞叹:“看得出滕伟明作品几乎是他自己亲历的,诗贵在事真情真,即使写别人的事也能把自己融进去,感叹四川潜藏的高手之多,说滕老师是位真诗人。”

      有一次去刚坐下,滕老师问我认不认识遂宁的吴江。他说他发现了个惊喜,吴江的诗写得非常好,平常事写出了别人没道出的好,写出一首好诗不易,得了好句不一定非要押韵,然后就背起了吴江的《与妻述旧》来:“我读诗书妻种花,黄昏小院两杯茶。笑谈初恋几多事,争说当年是傻瓜”。我是遂宁的,当然认识,吴江还获了很多奖呢。然后又翻到我有嘉宾,读武立胜的诗,说这个写得太好了,可惜他有的字出律,有的诗还不押韵。我说武立胜大多都是用新韵写的,没出律也押韵了,滕老师作惊讶状,原来新韵也能出好诗嘛!他说就没往中华新韵那儿想过。

      2018年冬,遂宁文联庆祝建国70周年既遂宁诗词100期大庆会上,很惊喜意外地见到滕老师和雷老师。在台上展示《遂宁诗词》百期成果时,我正好排在滕老师前面,在台上还没有看出他精神状态不佳,晚上吃饭时明显见他酒力不支,很是疲惫,早早退席回酒店休息了。看着他蹒跚的脚步,心头掠过一阵凉风,感叹岁月不饶人,王晓春老师说今天比上次开会时好多了,上次还柱着拐杖呐,瘦得风都能吹跑,那时我才知道,滕老师是遂宁蓬溪人。

      第二天我们一起回成都,雷老师和滕老师包裹里书多,很沉,我主动要拿过来帮忙提着,一开始滕老师还拒绝,说不用劳我个弱女子提这么重,说自己能行。我拧不过他,说那可以提装书这个包吧!滕老师这才松手肯让我提个小包。我明显感觉滕老师身体不如前两年了,在高铁上,我也建议滕老师多休息,协会的事能安排下去的就不用事事亲力亲为,这个年龄段了,重要的是多活些年头。滕老师说没事,就动动脑还能行,青春诗会本来想叫上你的,想到要耽搁好几天,你情况又与别人不同,就没有叫你,以后等你不忙了,有机会再参加诗会活动。又说他正在编《中华诗词四川卷》,让我空了发一组诗词给他选选。我那时只懂格律,还不懂章法结构,理论知识一片空白,很没底气。滕老师鼓励说,“发来看看,不对的地方我指出来,你自己可以改改,平常不给你改诗,但你投稿发来的还是会认真看的,上刊的可以把把关,诗词贵在真情,脉络清晰联贯,能打动人就好,技法倒是其次。等《四川卷》完了”,还有省里交下来的重要任务,两年内必须得完成,不然放心不下。去年我才知道那个沉重的任务就是《清代蜀诗全选》和《当代蜀诗选》,这个工程有多么浩大啊,可想而知,这得耗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多少心血啊!而滕老师却倾尽余生,为古诗词的传承发展真可谓是呕心沥血了。默思细想,心头不由得一阵阵酸楚,也更加敬重这位年迈而又清瘦的老人了。

图片

      2019年春,一日在朋友圈看到张小红动态分享了一本厚厚的书《词学大典》,料她此刻一定是在滕老师办公室,我知道她刚参加完陈子昂诗歌奖。正好我也去领书,也想见见这位滕老师一提眼睛就湿润的乡愁才女,于是约好了等我,到办公室时滕老师和雷老师又约了杜均,几个一起吃饭聊诗,好不开心,九点半杜均有事得走了,滕老师、雷老师让我跟小红一起住,我执意要回家,小红说她知道我为啥吃饭要拍视频,她懂,不用陪她。临走时,雷老师用微颤的手给我们几个和滕老师匆匆在酒店拍合影照,想起每次无论谁与滕老师合影,他总要挺一挺胸,面带微笑,站成一棵傲雪松的姿态,这次酒店地方有限,就让他在前面坐着一起合了影。不久就在《诗词四川》上看到滕老师写小红那一组诗词,其中《菩萨蛮·那曲打工妹》“羌塘石屋白于雪,羌塘布被寒于铁。蜷缩似孩童,缩回到子宫。子亦为人母,当念儿悲苦。何不早回家,一听娃叫妈”。这首尤为深刻,既真挚又关情。

      秋刊出来时,李姐通知我以后就去岷峨诗稿社领书,后来才知道滕老师会长一职已移交给孙和平会长了。他得专心编《蜀诗选》。认识滕老师这几年来,相见不多,点点滴滴却都铭记于心,他老人家一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为省诗协、诗词四川、岷峨诗稿,倾尽心血,病中也坚持不懈。用小红说的话:“路都走不稳!”却还孜孜不倦地为诗词传承和发展努力作贡献,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没有一颗纯粹的诗心是做不到的。

      初冬之季,当我知道滕老师依然在省诗协办公室时,我特意抽时间去拜访。滕老师见到我异常高兴,放下工作,不惜起身要给我倒水。我哪能劳驾他老人家,赶忙自己行动。雷老师正忙着清理旁屋的书,也过来坐下陪我聊天。很惊讶,几年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见滕老师抽烟。雷老师说滕老师一直有抽烟哟,只是你很少来,没见过罢了,然后招乎我到旁屋,让滕老师午休会。雷老师说搜到一套《近代巴蜀诗钞》让我带走慢慢看,再有别的好书就帮我留着。这两年雷老师一直拿我当闺女,说我与她女儿年龄差不多。两老待我的好铭记于心,悄悄跟雷老师说:“你劝劝滕老师吧,他身体没以前好了,要少抽烟少喝酒。”雷老师赶紧压低嗓音,说滕老师挺喜欢你这个学生的,一会儿你劝劝吧!你们说了他听得进去,我说了没有用,反惹得他不高兴,乱发脾气,有时惹到了脾气怪得很。”看得出,雷老师有时挺怕滕老师的,于是我就安慰雷老师,都这个岁数了,什么风浪也过来了,同在屋檐下,让他到最后又何妨,滕老师是性情中人,一个诗人脾气再怪也是有理智的,但他毕竟是个大诗人,你嫁的是个大才子呀,你看看现实生活中,多少女人嫁的都是粗脾性的人,男人和女人不同,大多都有点性格冲动,要不然这个民族都被人欺压到没得救了,牵让着过,不也挺好的么?说完雷老师笑了:“建兰说得真好哈!所以滕老师腿脚不好时,我天天给他按摩几百下”。“雷老师真好呀!原来你这么伟大,我真佩服你这么有耐心,换了我还真做不到。”听我这么说,雷老师笑得更开心了。快到下班时,滕老师雷老师让我吃了饭再走,正好我也想多陪陪他们,以前每次来这吃饭都是二老请我,这次无论如何得我请,不用再争了。

      后来疫情不断,大半年都不曾去看望两老。一天我去城里办完事,时间还早,就买了些老人嚼得动的水果,匆匆赶到省诗协,直接上楼,门卫却说二老今天不在,于是我打电话问雷老师,雷老师说这几天有事没去办公室,改天打电话给我。既来了,每次都匆匆忙忙,今天何不附近看看,于是我就到对面百花潭公园去转转,想想来成都这么些年,还沒有出来闲游过,难得闲一会儿,就一个人顺着河堤边慢悠悠地转,百花潭公园原来这么大啊!古木、曲径、山溪、梅园、画廊、假山、鸣鸟、流水、花台、盆栽……转了一个多小时居然迷了路,还是借助手机搜了导航才走出来。

      一个月后,雷老师突然来电,叫我空了去一趟,因为业务那几天走不了,我就计划着等《岷峨诗稿》出来再去,却不曾想,半月后在群里看到雷老师仙逝的消息。事出太突然,半天没回过神来,雷老师平常精神挺好的啊!一转眼说走就走了,不得不感叹生命有多无常。我知道,雷老师一定是让我去拿书,雷老师这一走,滕老师没了照顾他的伴,走路都飘飘然,生活该有多难啊。听李姐说滕老师儿女很孝顺,寒冬接疫情,不放心他一人去办公室,可偏偏滕老师执意要去,放心不下《蜀诗选》。年前我有空想去看看,打了电话,滕老师说他没在办公室,年后会去,去了再通知我。年后受疫情影响门市上班较迟,上班后又忙着上新款,接着忙完订货会,依然没等到滕老师的来电,大概是以往去拜访的人太多,想必滕老师是想多清静清静吧!想着几天后省诗协组织丹景山牡丹采风,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采风活动,到时问问李姐。见到李姐,才知道滕老师年后就病了,身体很虚弱,辗转住院出院,不便不宜多接见人……

      那晚细数这几年来,与雷老师和滕老师的一幕一幕,不禁黯然神伤,我能想到的就是转个红包,送上我的敬意与祝福!可滕老师一直不肯收下。当红包返回时,我知道,他老人家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无需去打扰,这下滕老师应该把很多事放下了……

      滕老师是我学诗路上的指明灯,他让我明白了写诗的方向和做人的责任!更让我明白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当今时代,为人父母,有些事是左右不了儿女的,退一步想想,其实人一生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最快乐和幸福的。后来的日子,我只愿滕老师晚年少受病痛之苦,能够安心养息……

      没想到仅隔两年,我敬重的滕老师,今天突然走了,追随雷老师而去,或许与问陶论诗,与太白把酒去了吧。如今卸下负累,摆脱病痛,也算是离苦得乐。此刻,我已无力哀伤!暗想,今天既是滕老师忌日,也是他生日。或许,这也是他此生修得的一种缘分吧!

图片

主   编:留取残荷

副主编:岫云阁
校   对:紫  藤、悠  然、阿 黛、闲云野鹤
制   作:香樟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