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就看他的“微信名” 真的有依据吗?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随着通讯科技和网络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发开始从线下转为线上。
很多人甚至可是出现了不愿出门面对面社交。
只希望通过手机和网络等方式进行交往的倾向
甚至有一些人会错误的将网络中虚幻的个体和现实当中实际的个体进行混淆。
比如说某些生善于在网上发表自己言论的人,有可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十分的沉默寡言。
这就会导致他身边的人在和他交往时会分不清究竟哪一个“人格”才属于真正的他。
之所以会存在这种混淆,就是因为从个体存在的方式来看:
社交媒体当中的诸多特征会作为个体在虚拟空间当中的一种投射而存在。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类似于一种外界对个体的“标签化”。
会导致外界对某些人产生十分有特点的刻板印象。
社交媒体当中的昵称也是一样。
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类,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存在于网络生活当中的昵称类型大致就分那么几类。
这些昵称的类别是否能够反映出使用者本人的性格特征呢?
相关数据显示,使用同种微信昵称的群体之间还是有一定共性的。
1.真实姓名
有很多人在上网的过程当中并不会忌讳自己的真实姓名被展示给外界的各种社会关系。
甚至还会主动将真实姓名作为自己与他人在网络上进行交往时的一种标志。
这样的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当中,一般来说会比较直白。
因为在并不强制要求展示实名制的虚拟网络空间当中。
他们也仍然毫不避讳地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去与人社交。
目的肯定就是通过自己的真实姓名获取自己在社会生活当中所结识的最真实的、最本质的社会关系。
他们不会通过一些花里胡哨的昵称去展示自己的性格。
而是一五一十将原本的自己展示在了所有人面前。
2.“文艺”昵称
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喜欢以笔名以及字号来作为自己的代称。
比如我们熟悉的很多大诗人,除了本名之外,还有自己的字号,李太白、杜工部、昌黎居士等等。
这是由于古人在对待自己的姓名时比较含蓄,喜欢以更加隐晦的方式来展现自己。
现在社会当中同样存在一部分这样的人:
他们不愿意直接将自己的姓名展现出来,而是倾向于通过一些比较“文艺”代号。
兜个圈子来让身边的人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
或者是认为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高雅。
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都十分向往文艺和高雅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在网络社会交往当中发现很多人的昵称是一些很有文艺感的句子或者是诗词。
这样的人往往内心有着丰富的情感,同时不太善于表达自己。
3.自己乳名
除了以上两种类型之外,还有很多人的微信昵称是自己姓名当中摘出来的一个字,或者是小名等家人对自己比较亲切的称呼。
这种情况表明,在很多时候用户都是抱有一种十分真挚的状态去进行线上社交的。
无论是自己名字当中的一个字,还是出生时家人起的乳名。
都代表着一种亲密关系下的爱意。
用户既然将这样的称呼作为自己的微信昵称。
目的就是希望那些与自己进行线上互动的人,也以这样亲密的方式来称呼自己。
这表明这类人有可能是迫切的需要外界对于他们的情感,尤其是他们认为对自己很重要的人。
4.搞笑/无意
还有一部分人,会出于幽默或者是戏谑的动机。
以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或者是无厘头的段子来作为自己的微信昵称。
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时下流行的东西会成为各种“梗”。
很多人会趁着这股风潮,将这些网络流行热梗作为自己的昵称展示给自己身边的人。
他们的动机有可能是为了展示自己是个很“时尚”的人。
有可能仅仅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身边的人,自己是一个比较幽默的人。
除了这些赶流行的搞笑昵称之外,还有一些人会倾向于将那些看不出明显意义的词汇和句子作为自己的昵称。
这种行为往往是为了引起身边的人的疑惑,或者是打造一个自己很酷的“人设”。
总而言之,微信和各种社交平台昵称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展示出个人的性格特征。
可以作为我们社会交往时的一个依据。
但也不一定完全准确,真正交往还是需要日常生活的积累。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